看著一線伙伴們在屋檐下紛紛分享自己在木屋故事,“我”也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木屋八年半的往事。
“偷菜”的那些日子
“我”來自大湖北,學的是電子商務, 2010年大專畢業就選擇來深圳打拼。
幸運的“我”,一來深圳,就被在深圳上班的姑姑公司的領導順利地介紹到了寶安區福永鳳凰山附近的一家裝飾材料公司做統計員,工資2000元,就是傳說中很多人向往的早九晚五的文職工作。每天的工作特別簡單,特別輕松,天天也不用干什么活兒,覺得做的特沒勁。那個時候特別流行“偷菜”,天天沒事干,整天就忙著“偷菜”。講的實在點,就是在混日子!由于一畢業就被“分配”,自己也沒找過工作,就特別想自己去找找工作,去看看“關內的世界”。幸運的是,“我”當時的領導還挺支持“我”去闖闖,因為她深知這里沒有前景,也不贊同“我”長待,她愿意給“我”保留工作,讓“我”先去找找看。
2011年,在來木屋前,“我”還面試了3-5個工作,在南油、西鄉、前海等等都面試過。講真,面試真的好累,頂著大太陽,踩著高跟鞋到處跑,關鍵還嚴重暈車,一趟面試下來,吐的稀里嘩啦,一下子體會到找工作的艱辛,好想盡快找到工作,趕緊定下來。
那時候的工資
幸運的“我”聽說木屋(香蜜湖店)招人,工資1800,還包吃住,于是打電話了解到香蜜湖店招核算員(類似文員),程總(當時香蜜湖的店經理)面試“我”說店里不招人了,總部(深圳竹子林)好像招人,建議“我”去總部面試。到了總部,花姐面試的“我”,說物資部倉庫招做單的文員,上班時間是10:00-19:30,一個月休4天,工資1350元/月。講真,如果早知道工資是1350,打死都不來面試~~~“我”猶豫了很久,盡管“我”姑當時不贊同“我”來,但看在包吃住的份上,也想著先找個地方落腳,先穩定下來,于是在2011年3月“被迫”入職木屋(后來程總來總部開會見到“我”也很意外,沒想到“我”還真來了)。
那時候的住和吃
那個時候,木屋后勤大家庭的宿舍是男女生混住在3樓,很不方面。“我們”跟穿串的阿姨住一起,一個宿舍8人,她們每天4-5點就爬起來上班,所以一般8點就熄燈睡覺了,而“我們”這些喜歡過夜生活的小年輕哪里睡得著?!這些阿姨平時很節儉很會過日子,經常撿很多能賣錢的紙皮、水瓶和廢品帶到宿舍攢著賣錢,宿舍環境很亂,好像“收廢品”的地方;而且床也特別搖,爬上爬下,搖的很厲害,感覺馬上會散架,床板也是列開了,生怕哪一腳會踩爛~~~
那時辦公后勤伙伴也都能吃到員工餐,都是坐在自己的辦公位或者蔬菜穿制間伴隨著濃郁的韭菜味,吃著美味可口的員工餐。每到飯點,不用為吃什么而操碎心,也是一種幸福,不是嗎~~~
那時候的娛樂
“我們”這些睡不著的年輕人,最大的娛樂是去肖敬文、楊雙雙兩個男生宿舍3-5個人湊在一起看電影、打游戲、吃零食了。大家都沒結婚,也都是那么純真的年齡,現在回憶,那時真是最好的時光了,也是混住的唯一的福利啦~~~
半年后,公司給“我們”改善了宿舍。由于和物資穿串阿姨作息時間不同,“我們”和她們開始分住了,宿舍開始有空調了,地方也大了,跟何方、賀芳芳、歐陽、邢雪、趙紅等等伙伴一起住,宿舍各個方面都好一些了,心也安穩了,開始慢慢沉下心待下來了。
那時的“我們”有很多“活動”,天天下班一起去“我們”的據點——“大樹下”吃麻辣燙、炒米粉,有時也吃點烤魚喝點小酒,不知道為什么,覺得那里特別好吃,大家一起聊天;有時也經常去園博園店吃飯,周末也一起出去玩,公司還有很多集體活動和拓展活動,“勝者為王”活動至今依然歷歷在目,整個團隊特別有活力!
之前“我”性格特別內向,社交能力很差,在木屋,通過參加每天的早會,每天宣誓、跳 “晨舞”、喊口號,還讓“我”當小隊長、當年會主持人,讓“我”的性格開始慢慢打開,人也變得比以前開朗了,感謝木屋對“我”的歷練和改變!
那時候的工作
工作方面印象很深刻,是來木屋的前兩年。剛上班,前幾天整個人都是懵的,都不清楚這個公司是干啥的(不知道公司是干餐飲的,更不知道是賣燒烤的),就知道自己做文員,處理單據、做個賬,只知道自己是做這些,覺得自己的工作和上份工作差不多。當時何方是在物資部負責管成本的,每天聽著她們嘴里念叨著菜名和價格,就在想:這個公司到底是干啥的,她們嘴里天天都是菜名~~~估計像“我”這么“懵逼”的人也沒幾個吧~~~
剛來物資部時,“我”負責做單據,北京準備開2店的時候,何方去了北京支援,然后她手上計劃的工作就交給“我”了。那時候負責“計劃”工作要很早起床,5點上班,還有倉管員、采購、計劃、穿制都是那個點上班(那時都是當天配送),還是挺辛苦的。
到了2012年,“我”來木屋的第二年,每天單據和計劃一起做,還管倉庫。從管倉庫開始,“我”覺得每天工作很多,每天工作時間好長,還很累,想離職,而且有一年多也沒回過家,想著干到年底就不干了。
直到遇見YOKO是個轉折!他幫著公司進行采購改革,調了3個人組建了采購部,“我”管酒水和雜貨的采購。換了新的部門和工作,有了新鮮感,“我”又留下來了。采購方面最大的變化就是開始不帶錢賬期采購。原來是打電話給供應商報單,進步為有正式的采購訂單了,也有合同了。本來自己就不懂采購,又不讓帶錢買,而且自己性格又內向,不擅長社交,“我”覺得挑戰很大,同時學到很多新東西,奇怪的是——“我”竟然忘記辭職要走的事了。
幸運的“我”又遇到了老韓,他教會了“我們”做數據透視表、用函數做報表,對“我們”工作幫助很大——原來數據統計分析還可以這么做!我們開始嘗試數據統計分析的創新和突破。
后來物資的管理工作也開始精細化分公了,彪哥來了以后,采購和計劃分開了,“我”開始負責計劃。2013年被派去北京短期對接系統開發和申貨工作,后來負責深圳計劃及北京倉庫;2016年“我”開始全面負責全國的計劃。當然,在這段為期三年的“穩定期”“我”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結婚生子。跟著木屋走,老公、孩子都會有!
今年5月,“我”連著接了YOKO的3個電話,因為相信公司,義無反顧地聽從公司的調動——“我”一個人從北京調回深圳,不得不暫時與老公、孩子分開,同時也開啟了“我”在木屋新的歷練與新征程——負責全國計劃和人事。
感恩,幸運的“我”在最好的時光遇到了木屋。原來的“我”,從來都沒有想到能有機會留在大城市,在大城市扎根。木屋就是“我”家,因為他不僅給了“我”現在,更重要的是給許給“我”了未來!
餐飲屋檐下
這里有干貨
這里有故事
這里還有你
歡迎評論留言
期待你的分享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