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場分享由糖酒快訊網、《新食品》雜志酒類食品產業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睿農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侯軍偉先生帶來,這也是資深乳品專家侯軍偉先生在疫情后做的首場線上直播分享會。在對食品行業的新消費人群消費需求做了系統分析后侯軍偉先生提出了自己對于最近熱門的“零添加”現象的看法和觀點,以下是侯軍偉先生觀點的整理。
年輕一代的信息獲取方式已經發生巨變,不再是傳統的電視、報紙;而是線上實時的信息。
更為重要的變化是互聯網時代的去中心化,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信息中心,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從朋友圈到“抖”圈,萬物皆可“抖”。在“抖音”時代,每一個人都有15秒鐘的網紅時間。
圖片來源:侯軍偉分享ppt
疫情擴大了網上購物人群的基數,從一線城市的互聯網青年普及到了三四五線、中老年人人群,線上購物人數的猛增。
根據國家統計局/GK消費數據研究數據顯示有40%的消費者增加網購的頻次,同時有68%的消費者更偏愛本土品牌。本土品牌應緊緊抓住這個時機,擴大銷售規模和市場占有率。
疫情期間除了生鮮以外,大家對產品需求有了極大變化,更關注親情和家庭成員的健康,加之媒體和專家對抵抗力食品的宣傳,健康產品成為大眾更關注的產品。
新消費在幾年前就出現,但在今年得以不斷強化。睿農的觀點是:新消費正成為主流消費。
新消費人群主要指90、95后年輕人群(數據顯示90、95后約4.5億人),消費人群關注消費的品質和服務(數據顯示2020年疫后到家服務同比增加了20%),消費方式以便捷的信用/無卡消費為主,促使更多消費者在線上完成提前消費。
圖片來源:侯軍偉分享ppt
數據顯示,消費總人群中有55.5%的消費者更關注品質,49.5%的消費者關注價格。但新消費人群關注品質和價格的數據更高,關注健康的比例也在持續升高。這與新消費的整體趨勢是吻合的。
睿農數據顯示,有60%的新消費人群經常查看成分表,55%的新消費人群認為健康和天然原料是首選,33%的新消費人群首選產品品質。這都說明健康消費是新消費人群關注的重點。
圖片來源:睿農咨詢
以酸奶舉例,樂純推出的“無糖打卡”酸奶主打的個性化,光明的賞味酪乳傳遞的時尚化,卡士的有機酸奶主打的品質化,都是迎合年輕消費者對個性化,時尚化、品質化的關注。
圖片來源:侯軍偉分享ppt
據睿農2019年對西南地區研究發現,消費者購買食品的第一需求是口味。這與消費者品質、健康的需求是有矛盾點。
消費者在消費決策時,右腦的感性通常會戰勝左腦的理性,同時還會受終端環境的影響。因此,在滿足消費者需求過程中,既要說的好,也要做的好。
圖片來源:侯軍偉分享ppt
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安全需求是核心訴求,但消費者判斷產品安全的維度則是通過產品形象、產品概念、價格、品牌價值等層次復雜判斷來映射到產品上的。這也是為什么產品的最終形象和產品表達的核心訴求尤其重要。
圖片來源:侯軍偉分享ppt
控油、控脂、控糖是現階段消費者最明顯需求,這樣的需求是用原產地、手工、零添加、天然等概念來支撐,因此,對消費者有極強感知和沖擊力的就是“零添加”。
“零添加”也不是新概念,但在今年的需求格外顯著,消費者會更關注原料是純植物基、無人工色素、零污染、零殘留、零酒精礦物油的產品。
圖片來源:網絡
“零“可以是零防腐劑、零添加劑、零蔗糖、零脂肪、零反式脂肪酸,據益普索《2019年大健康白皮書》顯示,“零”背后是消費者對成分天然、高品質的產品的需求。
圖片來源:益普索《2019年大健康白皮書》
但即使一款產品成分天然、品質高,但如果口味如何不能俘獲消費者,依然很難獲得復購。因此,為了獲得消費者復購,在“零”添加概念上都是相對的,沒有絕的“零”。
為了獲得消費者復購,往往只在配料上在某些成分上“零添加”,甚至會做一些加法。
圖片來源:網絡
2012年上市的光明如實酸奶,完全不添加增稠劑、防腐劑、香精色素,品質非常好,但沒有滿足消費者對口味的需求,因此這款產品增加了諸如蜂蜜等料包來彌補“零添加”所帶來的口味不足。
圖片來源:網絡
“零添加”產品的高關注背后是消費者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以“零添加“為核心賣點的簡愛就受益于消費者這一核心訴求,成立5年以平均年增長率155%的速度成為近年來成長最快的乳品品牌。
目前市面上產品的“零添加”概念各種各樣,譬如歐亞的零添加指不含防腐劑,而蘭格格的零添加是不含蔗糖,樂純的“零”是零脂肪,消費者不僅愿意為這類“零”犧牲一些口味訴求,更愿意付更高的費用。
圖片來源:侯軍偉分享ppt
零添加的背后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健康產品的需求,也是消費者品質生活的追求,這是零產品受到消費者追捧的核心。但產品層面是無法做到完全的“零”添加,食品工業中添加劑的使用讓食品口味更豐富多彩和提升品質的作用。
因此,應引導消費者對“零添加”技術層面的正確認知,天然添加劑(比如天然植物色素)、減半(半糖、減少50%脂肪等)、局部0添加(比如減少糖的添加)、替代性添加(比如用木糖醇替代砂糖等)都是“零添加”的未來,不應絕對化。
零添加背后是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安全和健康的訴求。但不應絕對化,如果通過對原料選取的控制,對產品的適度添加有益于產品口感的豐富、品質的提升的前提下,是可以鼓勵“添加”的。
后疫情期,新消費的發展應聚焦在產品對消費者健康需求的滿足,零添加的背后是消費者對產品深層次安全的需求,零添加只是食品安全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東鵬飲料再度加碼能量飲料,新品東鵬加気重磅首發 線上市場規模暴增800%!天貓新品創新中心解讀植物蛋白飲料的五大創新路徑 后疫情時代,能量飲料市場之爭升級——紅牛之爭加劇、東鵬強勢崛起…… 依云水被曝含有禁用農藥殘留,農夫、娃哈哈們用行動表明“外國月亮不一定比中國圓” 餐飲即將結束“渡劫”,宅食品還能“高光”多久? 宗慶后做客“福布斯中國名人堂”直播,展示娃哈哈的“另一面” 350億的混合堅果市場怎么玩?堅果搭配活的益生菌,洽洽這一手666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