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餐管理】從第三空間到第四空間,星巴克用咖快概念店迎戰瑞幸?

    7月12日,星巴克全球首家啡快概念店在北京落地成功。該店地處北京中心城區的金融街月壇中心,面積在10平米左右,周圍寫字樓林立。有趣的是,在距離該店不足20米的地方,還有一家瑞幸自提店。


    啡快概念店被認為是星巴克進一步互聯網化,正面迎戰瑞幸的戰略布局。



    來源:餐飲界(ID:canyinj)

    作者:大箏


    (圖片來自@北京美食探店微博)


    星巴克的第四空間零售平臺


    今年5月,星巴克中國正式推出“線上點單,到店取貨”的啡快服務,并在對北京、上海兩地的門店進行試點后,快速覆蓋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1300家門店。



    1、集結自提、外送、到店體驗三大功能


    啡快概念店,則是星巴克針對啡快服務的進一步布局。不同于星巴克傳統門店強調“第三空間”體驗,星巴克啡快概念店僅設有簡易狹小的顧客體驗區。啡快概念店,是星巴克對其“第四空間”的縱深布局。


    星巴克啡快概念店的重點服務對象是手機點單的用戶,用戶可以到店自取,也可以通過星巴克的外賣“專星送”坐等送貨上門。店內特辟的“堂食區”則供“去附近星巴克談點事情”的顧客所用。


    2、為專星送騎手設計獨立取貨動線


    雖然有用戶質疑,自提用戶與騎手取貨的來來往往會大大降低堂食體驗感,,但不可否認的是,星巴克依然對他的“第三空間”體驗“念念不忘”。


    在啡快概念店內,星巴克為專星送騎手特別設計了獨立的取貨動線與專屬自提柜區域,明確劃分的區域,不僅提升了騎手的取餐效率,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到店體驗。


    (圖片來自@北京美食探店微博)


    總是“慢半拍”的星巴克提速了


    鋪天蓋地的廣告,一輪接一輪的高額融資,瘋狂的燒錢補貼……瑞幸的到來,極大地沖擊了國內的咖啡市場。


    與瑞幸的發展速度相比,星巴克似乎總是“慢半拍”。特別是在互聯網化與外賣服務上,在2015年眾多咖啡連鎖企業布局外賣業務的時候,星巴克無動于衷。


    官方曾解釋為星巴克一直注重消費者的咖啡體驗,并不著急開展外送服務。直至2017年,星巴克中國的互聯網之旅才正式啟程。2018年,星巴克加速數字化布局。


    1、全面打通的外送服務


    2018年8月,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達成深度新零售戰略合作,內容涉及與餓了么、盒馬兩大平臺的合作。


    目前,星巴克不僅通過餓了么在35個城市的2100家餐廳推出外送服務,且與餓了么已打通了會員體系,會員可通過共享會員權益福利,享受包括免配送費、雙倍積分等福利。星巴克方面表示,希望將這種外送服務拓展到50個城市的3000家門店。


    去年,星巴克與盒馬合作的“外送星廚”先后落地于上海與杭州兩地。今年6月,外送星廚北京首店也落地在北京盒馬十里堡店。


    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對于與盒馬的戰略合作表示:“通過此次合作,中國將成為星巴克全球第一個實現體驗全空間貫通的市場。”隨著北京門店的落地成功,外送星廚也正式進入到復制階段。


    2、打造智慧門店


    2018年12月,星巴克中國宣布其“新零售智慧門店”正式上線。除了星巴克APP外,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淘寶、天貓或支付寶訪問星巴克的線上門店,包括不同平臺研發的“專星送”、“用星說”,以及星巴克天貓旗艦店。這是阿里巴巴首次向品牌方開放其集成生態系統,內容包括數據、會員、物流等。


    在這個新零售智慧門店,星巴克在原有的電子禮品的基礎上,增加了實體禮品的選擇與“即時送咖啡”功能,用以鼓勵用戶通過各種渠道消費。在消費場景上,曾經專注傳統零售的星巴克用“第四空間”補充了“第三空間”的短板。


    (圖片來自@星巴克北京微博)


    關于這場互聯網咖啡戰爭


    從瑞幸“碰瓷”星巴克要成為中國版星巴克,到星巴克“模仿”瑞幸尋找線上突破,瑞幸與星巴克之間的戰爭愈演愈烈。那么,在這場持久戰中,誰又將更勝一籌呢?


    1、互聯網流量與品牌底蘊的融合


    在咖啡領域,如果說瑞幸是互聯網流量的代表,那作為全球咖啡業標簽的星巴克就是品牌底蘊的代表。而如今,在兩大品牌的“合力”下,流量與品牌正在積極“擁抱”彼此。


    在星巴克“取經”瑞幸互聯網模式的同時,瑞幸的品牌建設之路也走得分外積極。5月,瑞幸上市,估值29億美元。星巴克正在努力觸網,瑞幸正在慢慢建設品牌,留給咖啡連鎖市場的,是競爭驅動下的持續進步。不過,國內品牌起步較晚的歷史性因素使然,瑞幸咖啡想要獲得與星巴克比肩的品牌份量,還需時間磨練。



    2、第四空間與無限場景的正面對決


    瑞幸自創立之初便提出了新零售無限場景概念,在業內人士看來,當時的瑞幸多少有點“狠懟”星巴克“第三空間”的意味。如今,當星巴克也乘上了新零售的東風,“第四空間”正式成立,兩大品牌均打通了全渠道運營的通道。


    幾乎可以預見,在全渠道運營通道打通之后,瑞幸的流量優勢或將一再被弱化,瑞幸與星巴克也不再是在互聯網零售與傳統零售兩大板塊各自為王,兩大品牌將轉而開啟全渠道下的正面對決。


    3、品牌溢價與性價比,消費者更吃哪一套


    在咖啡領域,作為新興品牌的瑞幸在模式上更為靈活,在定位是也更為親民;而星巴克則顯得有點小“傲嬌”,不僅不輕易上線外賣服務,且在價格定位也夠得上“輕奢”級別。


    如果說星巴克販賣的“第三空間”文化,是品牌溢價;瑞幸販賣的便是性價比,強調的是“咖啡平權”,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喝到,在這種強烈對比下,有人愿意為星巴克幾百元的杯子買單,也有人通過瑞幸將咖啡變成“咖飲”,讓咖啡滲透于自己更多的生活場景。不同的定位,鎖定的是擁有不同需求的消費人群。




    參某說


    從強行“碰瓷”到相互“關聯”,從發展速度上而言,瑞幸已經贏了!


    但是,接下來,互相“取經”的兩大咖啡品牌在渠道、營銷、模式等方面的差異會越來越小,這意味著,兩大品牌需要從其他維度來避開同質化競爭。


    比如品牌文化、服務理念,以及產品本身等等,這個時候,才是真正考驗品牌“咖(品)(類)(運)(營)功力”的時候。


    -END-


    輕餐餐廳普遍痛點:服務員人手不夠、就餐高峰期翻臺率低。餐謀軍師推薦餐廳使用旗魚掃碼點餐,顧客進門直接掃碼點餐支付,期間無需服務員介入,提高就餐高峰期翻臺率。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餐廳經營專家——“旗魚點餐


    掃碼識別添加餐謀軍師二維碼


    閱讀更多:


    1:【輕餐管理】肯德基的咖啡戰績:半年賣6000萬杯,要新開50家精品店!
    2:【輕餐管理】燒烤2.0時代已至,你的升級方向對了嗎?
    3:【輕餐管理】排隊6小時,8㎡檔口日銷8萬,這家30年老店逆天!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53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7日 17:30
    下一篇 2019年8月7日 19: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