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局已來,如何搶占減糖趨勢下的行業先機?全球20+成功案例解析!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作者:Amtf Huang

    編輯:Anna HU

    僅2017年就有包括美國、斯里蘭卡、印度、法國、英國在內的近十個國家開始或決定對高糖飲料征稅,“糖稅”也是各國政府為了降低飲料含糖量的舉措。減糖大勢不可阻擋。

    同時消費者也在提高對食品健康的關注,他們追求更清潔的成分和更少的糖。國際食品信息委員會(IFIC)發布的2017年食品和健康調查中也顯示,大部分(76%)的美國消費者正試圖避免或限制其食糖攝入量。

    因此,糖類食品的“低糖化”、“無糖化”已經是全球食品行業不可逆轉的大勢。

    為此,各國飲料企業都在加大研發力度,積極尋找合適的減糖方法。我們特別策劃了本期減糖大勢下如何做產品創新的專題,用案例和數據為您盤點食品飲料各個品類的減糖成功創新案例!

    01

    飲料減糖

    一、使用甜味劑來取代配方中的蔗糖,不影響口感又降低含糖量。

    被Dr. Pepper以17億美元收購的明星產品Bai正是依靠天然甜味劑達到低糖低熱量。2015年,被Forbes評選為美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公司TOP20之一,以及最具創新力的消費品和零售品牌TOP25之一。

    年銷售額增長率持續保持150%以上的Bai在全球飲料市場中脫穎而出,它的快速成長正是在于它抓住了消費者的需求和痛點。

    近年來,美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迅速崛起,他們更關注產品的熱量和營養成分。Bai既滿足消費者對其抗氧化功能的需求,同時低糖、低熱量,采用特有的甜味劑組合(赤蘚糖醇+甜菊糖)實現真正減糖。 只要仔細看配料表,都會發現Bai先后推出的不同款飲料都是以這個甜味劑組合為基本配料。

    Bai的五種口味

    圖片來源: dooor.com

    圖片來源: dooor.com

    二、使用水果或其他原料(比如椰子水)中天然含有的糖為產品增添甜味,在產品中不再額外添加糖。

    “椰子水+”新概念:

    椰子水的熱量非常低,總糖只有2.14%,熱量只有13.62千卡/100ml,熱量相當于同類果汁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因為這樣的特性,它和其他果汁搭配的時候可以起到減糖、減熱量的作用。

    Technavio 201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百事可樂旗下品牌占有42.3%的椰子水市場份額,Vita Coco占有39%,10.7%掌握在可口可樂手上。如果以單一品牌來分,Vita Coco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圖片來源:item.yhd.com

    可口可樂旗下Zico的特色正是不加糖、非濃縮,提供五種電解質水,尤其富含鉀、天然的脂肪、蛋白和游離膽固醇。

    星巴克旗下使用椰子水增添的飲品

    圖片來源:huaban.com

    星巴克品牌Evolution Fresh用椰子水打底作為基料,和其他的水果進行混合,不加糖,將椰子水作為天然的甜味來源和風味來源。

    02

    在對兩種減糖方法做了介紹后,我們再來結合具體案例看看飲料企業面對來勢洶洶的減糖大潮做出了哪些自救舉措。

    碳酸飲料:

    面對飲料含糖量一降再降的要求,高含糖量的碳酸飲料整體不景氣已經成為事實,含糖的經典可口可樂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放棄。為了降低碳酸飲料本身的不健康性,可口可樂一直調整產品配方,降低產品含糖量來迎合消費者。可口可樂首席執行官詹姆斯·昆西強調,“公司目前有200多項減糖方案,而在英國,我們已經推出減少30%糖分的雪碧和芬達。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官網

    除了降低碳酸飲料的糖分,可口可樂也在轉向非碳酸型飲料。公司預計20年后,碳酸飲料的業務比重將占到50%,目前,這一數字是70%。比如茶飲料品牌Honest Tea和果汁品牌Simply juice被稱為是可口可樂的“探險者品牌”,通過建立起差異化優勢來搶占市場、實現增長。

    可口可樂的轉型動作,還包括加碼天然、精品、有機和高端的含氣飲料類別,比如英國怡泉蘇打水、氣泡果汁飲料Appletiser、Vio牛奶汽水和美國飲料品牌Blue Sky。在日本和澳大利亞推出的可口可樂咖啡產品,也是可口可樂新品牌的嘗試。詹姆斯·昆西提到,公司明年還將在歐洲上市大豆飲料品牌AdeS,該品牌目前在拉丁美洲很受歡迎。

    而一直扮演著挑戰者角色的百事可樂也在持續探索自己的減糖之路。

    2015年10月,百事公布了史上最嚴格控糖計劃,到2025年,百事旗下三分之二的12盎司裝(約合354毫升)飲料的熱量將控制在100卡路里以內。百事可樂此次推出的兩款新飲料“IZZE Fusions”和“Lemon Lemon”,含糖量符合百事可樂定下的雄心勃勃的減糖目標,可以說是落實減糖計劃的重要舉措。

    圖片來源:amazon.com

    圖片來源:amazon.com

    在碳酸飲料整體銷量下跌時,有一款飲料銷量保持不錯,對于碳酸飲料的減糖很有借鑒之處。

    Talking Rain旗下有個名為Sparkling Ice的飲料,同樣也是添加了人工甜味劑的碳酸飲料,和主流的低糖汽水沒什么區別。它將自己定位為水果味的蘇打水,從而避開了消費者們對低糖汽水的厭惡,讓自己更加接近消費者想要的天然和健康。其2015年在美國的零售額上漲了18%,達到了6.36億美元,是它2012年在美國零售額的三倍。

    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果汁行業的減糖創新盤點:低糖和無糖成為趨勢!

    果汁行業正在受到減糖的挑戰。

    對于果汁,一方面消費者很喜歡天然的、有機的產品,但另一方面普遍的高糖、高熱量和高價格也讓他們望而卻步。因而,對健康的訴求正在推動著低糖、有機和天然的高端果汁在市場上的增長。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在2017年2月發布的美國果汁市場的報告中稱:“由于消費者對糖含量的關注,果汁市場在2016年持續低迷,但仍存在潛在的市場機會,比如高端市場的生榨果汁(未經高溫消毒)、冷榨果汁(HPP)、果汁Smoothie和其他果汁產品(如椰子水和其他植物水)。

    盡管受到高糖含量的影響,但這些果汁的天然、健康的定位幫助它們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在2016年的平均單價提高了2%。”尼爾森戰略洞察總監Andrew Mandzy說道,“從數據方面也可以更清楚地看見這種趨勢,天然和有機果汁的銷售額分別增加了7%和23%。消費者更加關注簡潔性和透明性,果汁也一樣。”果汁生產商們也開始做出應對,簡化配料、去除人工成分和防腐劑,并且對糖、鹽和脂肪的添加量也非常謹慎。

    低糖和無糖果汁也已成為果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據預測,在不斷的創新下,果汁行業將在未來5年內將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

    超高端果汁將會是行業的一個爆發點,新型即飲茶,如康普茶或含益生菌飲料等,由于其低糖、天然、提神等健康功能型而成為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根據BMC的DrinkTell數據庫,2016年,長期停滯的水果飲料市場銷售量增長了0.4%,這也是十多年來的首次增長,而超高端果汁市場增長了8%,它們被認為比普通的水果類飲料更健康,因此可以減輕人們對卡路里的擔憂。

    圖片來源:m.jiemian.com

    被可口可樂收購的冷榨果汁領導品牌Suja不斷擴大其有機健康飲料產品組合,不斷尋找有效控制糖和酒精轉化的工藝。這款來自Suja Organic的即飲醋產品是融合了益生菌和冷榨果汁的雙重健康益處,完美契合了如今消費者對腸道健康的關注潮流。

    每瓶40卡路里,含有40億CFU的活性益生菌,通過天然椰子花蜜、藍莓汁和甜菊葉提取物共同提供甜味,每份含糖量大約7g。

    圖片來源:huaban.com

    Mintel報告指出,果汁Smoothie一直是該品類的另一個增長機會點,盡管從近期來看,其市場仍比較小眾。

    雖然Smoothie的概念看上去還是相當新穎的,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將果蔬混合Smoothie融入其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載體,在全美各地涌現的Smoothie飲品吧恰巧印證了這一點。

    總部位于紐約的百事可樂公司的Naked Juice,在果汁和Smoothie類產品中占有6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數據顯示,該產品在美國多個銷售點的同期累計銷售額超過5.48億美元。

    圖片來源:businessinsider.com

    Naked Juice系列產品使用椰子水與熱帶水果Smoothie混合,不添加糖和防腐劑,降低35%的熱量,帶給消費者100%純果昔的體驗。

    增長迅猛的功能性飲料如何減糖?

    根據2017年4月英敏特推出的報告《對功能性飲料的態度》對于“會有興趣購買具有以下哪些產品特征的能量飲料? ”這一問題的調查,其中“使用天然糖分而不是人工甜味劑”、“低熱量的”、“有機的”排名前三,均在48%-51%之間。鑒于此,為了獲得更加健康的產品,不論何種分類的功能性飲料都要在減糖上下工夫。

    以牛磺酸為主要成分的經典款能量飲料。能量飲料(Energy Drink)近年來上升勢頭很盛,這主要得益于人們對飲料產品功能性的關注和對健康產品的需求。

    從2009年至2014年間,美國能量飲料的銷售量增長了56%,除了2013年由于食品安全問題導致的下滑之外,增長勢頭良好。英敏特給出預計,至2019年,能量飲料還會有52%的增長。牛磺酸等功能性原料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神的功效,但其口味有時是比較難以接受的,所以需要添加一定的糖和酸來調節口味。糖類在能量飲料中的作用除了口感之外,也具有補充能量的作用。隨著人們“隱形糖”意識的日漸覺醒,出于健康考慮,對于能量飲料中減糖或代糖的需求也日益增強。

    圖片來源:sohu.com

    蛋白質營養型功能飲料。Bfit品牌的Fit Whey是一款結合高蛋白質和功能能量的健身飲料,主要針對追求健康的年輕人及健身愛好者。其在今年也做出了轉型和改變,從配方中去除了人工甜味劑三氯蔗糖,轉而使用天然甜味劑甜菊糖達到減糖目的。每瓶16oz中,含有20g乳清蛋白、3g蔗糖、100卡路里,非常適合于具有減肥、運動或體重訓練計劃的人群。

    圖片來源:sohu.com

    Coco Pro是一款清爽的高蛋白飲料,純椰子水中加入了20g的分離乳清蛋白,天然糖分為身體提供了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以及維生素C,有椰子和菠蘿兩種口味。

    圖片來源:360搜圖

    排毒養顏的功能性飲料。Glim Activated Charcoal Water配料中主要包含水、天然香料、木炭粉(來源于椰子殼)、檸檬酸和甜菊糖,口味清淡,有略微的木炭烤肉的香味,產品宣稱零熱量、零糖。得益于活性炭的特殊性能,這款產品有助于清除體內毒素,增強健康,也適合于一般性的排毒飲食、抗宿醉和保持皮膚健康。

    圖片來源:FBIF食品飲料創新食品飲料創新

    功能茶飲料表現更好,相對其他品項,它的基數相對較小,預計到2020年全球增長率可達到10.3%。其中,草本茶和水果茶品牌,已經開始充分利用茶的健康功效,將產品向功能性靠攏。近期,一些品牌商已經推出了營養強化的茶飲料。

    比如英國公司T plus,推出了擁有不同訴求的4款產品:Boost(增強)、 Detox(排毒)、 Immunitea(免疫)和Multea(多種營養)。4種產品均為綠茶、草本和水果的結合體,還添加了9種水溶性維生素。

    草本飲料的減糖創新:

    草本健康飲品,正在成為一個全新的細分品類。這類產品的特點是,含有適應原草藥(Adaptogens),也稱作身體系統調節劑,聲稱能夠增強身體對外界壓力的自適應能力。

    公司業績蒸蒸日上的REBBL,2017年營收比預計高出了22%,可能突破2000萬美元。REBBL是健康草本飲品的倡導者,改善風味時也非常注意原料的使用,在其主打產品有機椰子草本飲料中也是使用椰糖和甜葉菊提取物來增甜,控制糖的攝取。

    圖片來源:forbes.com

    圖片來源:forbes.com

    年銷售額從創立初保持15年40%以上增長的有機茶飲Steaz也是非常經典的減糖產品。這是它的一款甜菊糖+茶飲料+椰子水的有機冰綠茶:

    圖片來源:FBIF食品飲料創新

    Steaz Organic Iced Green Tea with Coconut Water使用甜菊糖和赤蘚糖醇復配,零卡路里、零糖、零碳水化合物,每罐中含有120mg抗氧化劑、15mg咖啡因。目前有枸杞黑莓、桃子芒果、蔓越莓、檸檬等口味。

    酸奶的減糖創新:

    前不久被法國乳業巨頭Lactalis收購的Siggi’s,成立于2005年,是最早將美國消費者引入高蛋白、低糖產品的品牌之一。1月3日, Siggi’s宣布推出了兩款新產品——4%脂肪系列的Skyr酸奶產品,不添加糖、防腐劑、人工甜味劑和色素等物質。

    新產品每份含有10g蛋白質、4克脂肪,同時在減糖方面顯示了極大誠意,以天然水果提供甜味,僅含5g的天然糖(來自牛奶和水果),共有兩種口味——桃&芒果以及蘋果&肉桂風味。 Siggi’s作為一個著眼全球的健康品牌,其核心價值觀——清潔標簽和減糖(Clean ingredient label and less sugar)將貫穿始終。

    圖片來源:FBIF食品飲料創新食品飲料創新

    是的,啤酒也在變得更健康!而且事實證明還賣的特別好。

    米凱羅啤酒是百威英博旗下一款主打健康的高端啤酒,一罐(310ml裝)熱量為69卡,相較于常規啤酒熱量減少了33%,酒精濃度也更低。

    據百威英博透露,該品牌在2016年的銷售額增長21%,是去年美國增速最快的啤酒品牌。

    低卡路里啤酒在國際市場并不是新鮮事。不少啤酒大廠旗下都有一些低碳水、低酒精度啤酒,諸如麒麟淡啤、朝日Zero、喜力淡啤等等,熱量都低于100卡;不少小眾精釀品牌也正在開發更健康的啤酒選擇。

    圖片來源:gq.com

    增加牛奶含量、降低含糖量,糖果與巧克力行業的創新:

    Innova Market Insights調查表明“甜味平衡”(Sweeter Balance)成為2017年食品飲料行業第三大趨勢,減糖成為糖果和巧克力生產商的工作重點。包括雀巢、瑪氏、百事以及家樂氏在內的食品巨頭都被要求將兒童食品,包括巧克力和糖類中的含糖量降低20%。

    2017年2月,雀巢公司承諾到2020年將歐洲地區產品中的糖的使用量減少18000噸,相比目前的水平降低5%。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也在不斷地實踐優化產品配方,日前,雀巢英國更新了Milky bar的配方,將牛奶含量從26%增加至37.5%。雀巢表示,這次配方的更新將使英國公眾消費減少近350噸糖和1.3億卡路里熱量,這也是雀巢英國和愛爾蘭承諾“在2018年之前去除全部糖果中10%糖含量”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jmmama.com

    在科隆國際糖果及休閑食品展(ISM)上,BENEO公司通過其Sweets糖果系列展示了在無糖硬糖方面的創新。據稱這種技術先進的無糖硬糖不僅外形美觀,且口感上乘,能帶動所有感官體驗。這種無糖硬糖的優勢得益于BENEO公司獨特的代糖——益壽糖(ISOMALT)。

    高纖維、低脂低糖方便面,減低吃泡面的罪惡感:

    日本日清則在4月下旬推出了“合味道”健康版“合味道nice ”。新款“合味道”減少了50%脂肪含量、40%糖分,并在面中大量加入了食物纖維。作為日本國民級方便面,“合味道nice ”上市后不少網友立刻分享了自己的試吃感想,“健康版食品總是味道有些清淡,但這款挺好吃的。在深夜里品嘗確實能減少我的罪惡感”、“感覺面有些類似蒟蒻面,口感上有些不足。但為了追求低卡路里的話,也能接受。”

    圖片來源:好奇心日報

    結語:

    誰能在減糖的道路上搶得先機,誰就有望在未來的市場中占據更多的份額!歡迎讀者們為我們提供更多減糖成功的方法和案例!

    提示:

    *本文FBIF原創首發,歡迎無條件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將包含全體大會、研發創新A(乳制品、飲料)、研發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包裝創新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論壇。更多信息,請在后臺回復“FBIF”

    / 微信群 /

    加王淼(Bill Wang)微信:FBIFwan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2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營銷、研發、包裝、代工等,關注訂閱號回復“2”可了解群介紹。

    FBIF
    來FBIF看看不一樣的食品世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74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2月16日 22:52
    下一篇 2018年2月17日 13: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