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純內部報告:我們如何用三只松鼠的3步創業法,做出下一個時代的Chobani

    ▲關注后回復數字“2”,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來源:FORC未來吃貨

    作者:老中醫

    作者:老中醫(微信號:chunrishan),

    人話翻譯師:伊娜、數據挖掘工程師:齡蔚。對此文亦有所貢獻。

    說明:

    1.本文 4406 字,閱讀預期 10分鐘。

    2.這文依據老中醫在2017年8月8日在團隊的內部報告講稿整理而成。

    報告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消費品領域創業公司的關鍵成功要素;第二部分是面對創新的挑戰,大公司如何重新贏得增長(本文為第一篇)

    本文較長,大綱梳理如下,以便閱讀:

    1.不確定的風口&可把握的趨勢

    2.如何選擇一個好賽道

    3.如何利用極致單品優化供應鏈效率

    不確定的風口 & 可把握的趨勢

    開門見山:判斷創業公司是不是一個好生意,可以用成本回收周期輔助思考,直白地說:回本最快的就是好生意。

    盈利水平是首先被關注的指標,本質上就是用低成本換取最大化收入。

    創業公司圍繞快速回本,致力于讓商業模式更輕,盈利能力更強Source:老中醫的數據挖掘工程師手繪

    回顧Chobani、三只松鼠等我們熟悉的新興消費品牌的發展歷程時,我們發現他們或多或少趕上了社交媒體和渠道的紅利時期:以低成本獲取了更多流量、更好的渠道,從而博取更多收益。

    但流量或渠道的紅利是不確定的,像風口一樣不可預測。創業者是應該站在風口乘風而上,但這么做對時機和運氣的要求太高。本質上風口是不可控的,我們只能去把握我們能把握的東西。

    幸好創業者還有兩點可以把握的,這兩點尋常到你不一定想的起來,但我認為他們恰恰是價值被低估的部分。

    第一點:技術創造了創業公司和消費者的直接溝通

    這意味著:

    • 創業公司低成本洞察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而之前的品牌還得從第三方買到數據。

    • 創業公司通過社會化營銷和建構消費場景,提升留存及復購,延長用戶生命周期(LTV),畢竟老用戶的錢比新用戶的錢好賺多。

    第二點:創業的門檻被大大降低,創業變成了“積木式創新”,專注長板即可

    為什么這是最關鍵的變革?我們需要回顧歷史。

    1980 – 2000 年的明星企業在早期都有“原罪”,究其根本因為那個年代除了經銷商以外,什么東西都得是自己的(交易成本太高,管理成本相對低,所以企業傾向于什么都自己建,來降低交易成本)。

    這樣必然導致重資產,只有積累龐大的資本才能啟動創業,那個年代的企業家如果想要完成資本積累,要么游走在法律邊緣、要么利用國家資源尋租,要么就企業所有權和地方政府產生糾紛,最后都不得善終。

    而創業的門檻降低體現在OEM 工廠、第三方物流為代表的專業協作體系的完備。

    這個時候創業者不需要在產品上市前得先建個工廠,資金門檻被大大降低;第三方體系使管理變得更簡單,容錯率和資源的配置效率也大大提高。

    再加上風險投資及股權眾籌的興起,對于創業者而言,自己需要出的錢以及可能擔負的風險進一步降低。

    只有回顧過去,才會理解到創業者在宏觀的歷史時期,處于多么有利的節點。

    如何選擇一個好賽道

    說完大環境以后,講最重要的部分:一個創業公司從實操層面如何選擇一條好賽道?

    老中醫在內部分享時總結了一句話:錢多,好賺,對手菜。

    我們不推薦創業公司進入一個全新品類,在消費品領域,創業公司負擔不起教育用戶的成本,所以應該選擇一個有消費習慣的大品類,在大品類下選擇一個“微妙”的細分市場。

    這個市場規模的微妙之處在于,這個細分市場高速增長,它能養活一個創業公司,并提供快速增長的空間,但現在大公司在其中無利可圖。

    之所以讓大公司“無利可圖”非常關鍵,是因為大公司進入新領域被證明最有效的策略是,在細分市場成長到一定規模時,因為已經有人試過水,風險被大大降低,同時這個市場已經足夠大,能夠讓大公司賺到錢,這時候運用自己的體量優勢進入使勝率大大提高。

    2008 年 Chobani 的爆發性增長證明希臘酸奶能做大,達能、通用磨坊一下全進場了;Wholefood 全食超市的業務一被證明有需求,好市多、沃爾瑪、克羅格等巨頭就紛紛進入了。

    Source: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你很明顯不能把這個市場藏起來,同時大公司有出色的咨詢顧問、法務及研發專家,他們的消息靈通的很,也就不能期待大公司把這個市場丟在這里裝作沒看見。

    既然大公司能看見這個市場,而且他作為一個商業組織每一塊錢都想賺,那創業者的機會在哪里?

    我們先看一組老中醫的數據分析:

    老中醫逐一梳理中國和全球前 100 的食品企業發現:中國前 100 的食品企業中有 63 %是上市公司;全球前 100 的食品企業有 90% 是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核心價值在于給股東創造穩定、可預期的收益,大公司必須要維持穩定的增長,這意味著他們會避免做高風險的生意(所以會采取跟進策略),同時他們需要考慮機會成本。所以大公司最優策略:優先做最具有盈利能力的“現金牛”和“明星”產品,放棄那些“瘦狗”產品,拋棄大部分的“問題”產品。

    想象這么一件事,如果同樣是 100 億的生意,一個是 2 個收入 50 億的市場,一個是 20 個收入 5 億的市場,前者只需要搭建 2 個團隊,而后者需要 20 個團隊。如果你是一個 CEO,你希望 2 個人跟你匯報,還是 20 個人跟你溝通?明顯后者的管理成本更高,同時也意味著同樣的營銷,渠道資源被分散了,如果你是一個 CEO 你會怎么辦?

    這也就是寶潔為什么放棄了 100 個年收入在 1 億美元以下的品牌。

    創業公司的機會在于,冒大公司不敢冒的險,賺那些大公司樂得不賺的錢,抓住大公司所放棄的“瘦狗”。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品類需要有穩定的購買場景,如果場景是隨機的,那就意味著我們又需要把這個產品鋪的到處都是,就再一次陷入了和巨頭的血肉搏殺中。

    冰淇淋這個生意從其他的維度都是一個好生意,但有一個致命的問題沒有被解決:沒有穩定的觸發場景,提升復購只能依賴主動推送,即使中街 1946 也不能徹底解決冰淇淋行業的核心痛點,即季節變化帶來的銷售斷崖。

    SOURCE:數據挖掘工程師通過天貓內部數據整理而成

    老中醫認為選擇品類的時候不能自嗨,不能覺得我的產品牛逼,大家就一定像買喜茶一樣成天排大隊,我們必須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想清楚兩個痛點:

    • 用戶在各個體驗觸點是否存在痛點?他們愿意為改善這些痛點付錢嗎?

    • 產品在整條價值鏈里是否存在痛點?這些痛點我們有能力整合嗎?

    老中醫在過去的兩個月內,看完了食品飲料行業下面的所有細分行業,我舉兩個我們認為不適合創業公司進入的細分市場:

    老中醫在看植物基酸奶的用戶畫像時,發現海外核心用戶是素食者和乳糖不耐受患者,他們的核心痛點是動物制品一點都不吃和乳糖不耐癥,而中國消費者在這方面并沒有強烈的需求。

    老中醫在看散茶時發現,盡管從用戶體驗到產業鏈全都是可以被優化的點,但我們發現茶和堅果不一樣,茶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從種植,炒制到最后分銷,一個三口之家都能搞定,除非是大資本介入,整合全產業鏈的難度極高,這也就形成了這個行業可見的天花板。

    這也是為什么堅果市場僅僅百億元規模,但三只松鼠在 2016 年達到 44 億;而茶市場近千億元,卻呈現出極度分散的狀態,行業龍頭天福茗茶的年收入才 15 億元。

    從上面的兩個例子你也會發現,老中醫集中狙擊的是兩個標的:一個是“不健康”的大公司,一個是“不正規”的手工作坊。

    • Chobani 正是通過狙擊大公司而成功的: Chobani 提供的是一種 健康低糖、口味眾多 的解決方案。本質上他提供的就是比 20 世紀初達能等大公司做的酸奶更健康好吃的解決方案。

    • 三只松鼠狙擊的就是你家樓下的炒貨攤:通過提供更優質量產品,更全面服務、使體驗更貼心 的解決方案完成了收入的爆發性增長。

    消費品的解決方案總是圍繞著“多、快、好、省”,但老中醫認為關鍵在于:我們不需要“過度研發”出一個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的革命性產品,提供比市場上原有產品“好一點”的產品就夠了。

    為了說明做的“好一點”,能夠產生多大的改變,老中醫舉兩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

    • 衛龍辣條解決的關鍵痛點是:更衛生安全。讓大家吃辣條不用擔心吃出毛病了。

      小時候我們吃過的辣條何止十種,就這一點,衛龍就從我們的童年中,再次殺回我們的視野。除因為 iPhone 風格的包裝大火一陣的包裝因素以外。

    • 椰子水近兩年火的一塌糊涂,但實際上椰子水在上個世紀的東南亞就有了,之所以沒火起來,是因為包裝太丑(聽裝,風格類似椰樹),而且高糖。而Vita Coco 的改動僅僅是無添加,并且采用利樂裝。

    這些創新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不需要去思考這個東西是不是高糖,看配料表是不是無添加…

    買東西時不用思考,認準這個牌子就可以了。

    如何利用極致單品優化供應鏈效率

    之前很多朋友談極致單品強調的是聚焦的力量,這是對大公司建立局部優勢的有效策略。

    如果大公司是一頭遲鈍的大象,極致單品就是一只銳利的長矛,只有把所有力量匯聚在一點,才能夠切入大公司厚厚的競爭壁壘,在消費者的心智建立穩定的灘頭陣地。

    如果產品恰好又具備話題性,同時強調對用戶的意義(而不是強調產品屬性),利用社交媒體的杠桿,可以以極低的推廣費用獲取用戶。

    但真正做下來以后,老中醫的觀點發生了很大改變,從銷售端強調聚焦,收入是難以被量化的,強調“極致”更像是大家審美趣味的體現。

    從生意的角度看,極致單品真正的優勢是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供應端壓力,使創業公司快速研發,快速擴大產能的能力,從而完成真正的“躍遷”。

    好的生意必然是賺錢的,在高毛利的商業模式下,只有兩個解決方案:

    • 高成本、高售價的消費升級。

    • 低成本、低售價的破壞式創新。

    無論創業公司選擇哪一種模式,產品都應該做成一個極致單品。

    因為創業公司面臨一個困境:如何以有限的資源,為消費者帶來最豐富的體驗。

    “提供豐富的體驗”意味著產品具有差異化:這些不是標準品的產品往往長的“奇形怪狀”;同時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新鮮感,產品的迭代的速度還需要特別快。

    而這和工業化的批量生產邏輯是相悖的。只要提到工業生產就必然牽涉到最小生產量和生產線持續運轉,而為了解決差異性和批量生產的矛盾,創業公司常常把自己做死:一種是把自己燒死;另一種是把自己困死。

    我們對標了大量初創公司燒死自己的案例,出現瓶頸的時期集中在從中央廚房切換到工業化生產的過程,因為工業化的生產線不是開發 APP,加個幾萬塊的服務器就搞定了,如果融不到資,就“進化”失敗了。

    而且生產線不是今天要建,明天就能修好的,時間跨度往往幾個月以上,等你生產出來的時候,消費者的熱情褪去,你發現產能大量閑置,大量 SKU 的銷量都撐不起你的生產線要求的最小量,同時銷量后 80% 的產品擠壓大量庫存,最終這些長尾和運營費用會燒死這家公司。

    4月份曾挖掘過某主打抹茶的品牌,他的上游把控能力非常棒,問題在關鍵在于他們的月銷售額雖然有 300 萬,但老中醫發現他們的 SKU 數量極多,這些 SKU 既有醬,又有牛軋糖,甚至有代餐粉,通過數據挖掘每一個 SKU 的銷量,老中醫發現該品牌存在大量長尾,當時老中醫心里就想,他們下一步就只能開門店了。

    而更多的創業公司死在了對“手工產品”的依賴上,在中央廚房的階段可以通過手工生產制作定制化產品,但一旦想要更大量的生產時,就發現自己是沒有辦法切換到批量生產的模式,無法批量化生產品質穩定的高質量產品,這就是為什么大量食品行業的初創公司最后做成了“小而美”的手工作坊。

    從大量案例中,我們發現解決批量生產和差異化產品的矛盾,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柔性生產,另一條是高度模塊化。

    由于具備柔性生產能力的工業機器人大規模投入實用還需要等 5 年,所以當前的最優解決方案就是一個高度模塊化的極致單品,本質上就是一個標準化的形態,搭載個性化的元素,最終提供差異化的產品。

    Chobani、Rhythm、Krave 雖然看起來口味豐富,但基本形態十分穩定。

    我們觀察到 Chobani、Rhythm、Krave 都應用了這一邏輯,無論是做希臘酸奶,羽衣甘藍還是牛肉干,無論在包裝、口味、營銷上采用了什么個性化的元素,他們的基本產品形態都相當穩定。

    舉個例子,Soylent 提供了一個極致解決方案,把代餐粉做成袋子的、瓶子的、棒狀的,滿足不同消費能力的客戶群需求。

    Soylent 把自己做成了袋裝,瓶裝甚至 Bar

    極致單品不僅能夠強化消費者的認知,從生意的角度量化看,極致單品能夠顯著降低成本和庫存,創業公司一次的產量本身就不大,如果每一個 SKU 都不一樣,連 OEM 的最低起訂量都不一定達的到,更不要談利用規模效應降低成本。

    由于 Soylent 的產品足夠簡單,所以可以快速研發,批量生產,這樣帶來的成本優化是,在吃一頓飯至少 5 美元以上的美國,Soylent 的售價可以做到 3 美元,甚至今年降低到 2 美元。

    這就是極致單品:一個標準化的形態+搭載個性化的元素 = 最終提供差異化的產品。

    這里是下一篇的預告

    在文章的開篇,我們討論了所有創業者的福音:盡管我們不知道下一個風口在哪兒,但我們已經身處一個創業門檻極低的時代。

    然后我們討論了必須要經歷的三步:切入一個“微妙”的賽道,提供“好一點”的解決方案,用極致單品的思路提升運營效率。

    最真實的體會只有身在其中的創業者知道,就如老中醫最近看到的一段話說的:

    我在過去兩年非常深刻體會到做好消費品20%要靠運氣,大到你所選擇的賽道和策略,小的是你面臨各種供應鏈問題的時候,究竟是有好運氣還是壞運氣。然后你還需要10%的技能、全面的技能,從做產品、到供應鏈、到快速提升銷量、到打造品牌、到財務控制等等,一樣不能少。然后你會有5%開心的時間,和15%很痛苦的時間。但最重要的是這50%的CONCENTRATED POWER OF WILL,我把它中文翻譯叫做“心力”。

    或許你要問了,作為創業公司的“競爭對手”,大公司們能否學會這 3 步創業法嗎?

    關于這個問題,老中醫會在下周四的文章中說給你聽。

    提示:

    *本文經FORC未來吃貨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原文標題:內部報告 | 我們如何用 3 步創業法,做出下一個時代的 Chobani

    *投稿,內容合作,聯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 早期觀察:Soylent 能成為比亞馬遜更成功的品類殺手嗎?

    • 樂純創始人劉丹尼:從乳品紅海中殺出生路,我們如何跨過4道坎步入第5個階段

    • 為什么說喜茶、樂純、三只松鼠等品牌的長征路才剛剛開始?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將包含全體大會、研發創新A(乳制品、飲料)、研發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包裝創新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論壇。更多信息,請在后臺回復“FBIF”。

    /微信群/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wang494859121,申請加入CEO、CMO、首席研發官、食品綜合功能性食品、特醫、嬰幼兒、啤酒、生產&供應鏈、乳品營銷餐飲、飲料、休閑食品、研發、設計、、新零售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163.html

    (0)
    上一篇 2017年9月28日 22:36
    下一篇 2017年9月29日 02: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