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的食品行業挑戰與對策:企業如何自救?行業如何互救?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普華永道

    提示:本文為FBIF“開局之戰”系列《零食企業如何開年破局、突圍成長?》線上直播課程相關文章。您可在文末掃碼報名參與直播課程。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行業秩序,各行各業都面臨不同的挑戰,隨著疫情的防控進入新的階段,企業如何自救?行業如何互救?成為許多企業家關注的問題。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餐飲和零售企業銷售額超過1萬億元。普華永道中國估計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響,該部分收入或減少50%至70%。餐飲板塊受疫情影響尤其突出:中國烹飪協會調研表示2020年春節期間94%的餐飲企業收入相比去年跌了70%以上,疫情期間93%的餐飲企業關閉門店,其中有73%的企業關閉旗下所有門店。疫情防控措施也讓物流、人員流動和用工受阻。所有食品行業企業都在面臨巨大的挑戰。
    目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精準調度和各方企業的努力下,大多數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超市在假期后已恢復正常運營。農民、貨運司機、超市員工和外賣騎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人志愿為疫情嚴重的地區提供食品和運輸服務,滿足人們一日三餐的剛需。
    隨著大多數消費者都盡量避開餐廳和其他公共場所,家中烹飪成為常態。超市和生鮮商店提供的食物甚至比平時更多。外賣食品雜貨購買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電商平臺二月份前兩周新鮮蔬果、熟食、零食、堅果及各類酒飲類目的日均交易量相比去年同期顯著增長。
    本文基于行業最佳實踐,就疫情影響下的食品行業所面臨的沖擊和困難,提出幾點克服疫情挑戰的舉措,并分享應對疫情影響的相關案例。
    01
    經濟沖擊和經營困難

    疫情防控措施對企業經營環境造成以下三種直接沖擊:

    物流受阻:為了控制病毒傳播,各大城市都限制了交通和人員流動。一些較小的城鎮和村莊甚至封閉了進出的道路。食品從生產基地到倉庫以及從倉庫到商店的運輸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跨省的貨運調撥或訂單配送。但運輸和物流受阻只是暫時的挑戰,疫情過后將會恢復常態。

    人員流動和用工受限:春節期間許多員工回鄉探親,因防疫措施而仍未能返回工作地,同時企業推遲復工、外地返工人員需居家隔離等都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但人員流動和用工受限是暫時的挑戰,疫情過后也將會恢復常態。

    消費者行為變化:為防止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消費者避免進入公共場所并在家中就餐,由此導致許多傳統市場暫時關閉。餐館幾乎沒有顧客,購物中心和商業區的人流量嚴重下降。與此同時,超市和外賣配送平臺的業務卻在飛速增長。部分消費行為的變化會在疫情結束后得以延續。

    沖擊造成了一些食品行業常見的經營困難:

    上游原料供應受阻:交通管制和人流控制使食品加工企業和養殖場的常用原料和飼料供應渠道受阻,相當數量的原料或包材供應商還沒有復工。同時,一些需要依賴進口原料進行生產的食品企業也由于當前清關物流時間拉長造成一些開工瓶頸等等。

    商品供需不匹配:需求下降導致餐館、商業區和購物區門店及其經銷商等經常出現庫存積壓,而超市卻常發現某類商品很早脫銷,尤其是位于社區附近的超市。分銷商、上游食品制造企業和養殖場不僅受到需求變化的影響,其庫存管理也受到了產品運輸限制的影響。

    現金流困難:盡管收入大幅下降,許多商店和餐館仍在支付工資和租金。這些企業不僅自身面臨著現金流困難,其員工、供應商和房東也將受到影響。

    人員管理的困境:為了恢復經營,企業要保證員工都滿足隔離的要求且現場有足夠的疫情防控裝備。一些超市、外賣平臺和快遞配送員工緊缺,但是餐館和人流少的零售門店卻面臨著人員待崗閑置的困境。

    02
    企業克服疫情挑戰的措施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企業必須靈活變通。關注其員工和客戶。大型食品企業必須承擔起社會責任,迅速采取行動以確保食物供給,并保證其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生存下來,共渡難關。普華永道認為,在當前應該兼顧短期與中長期的策略組合,為企業在2020年形成變局突圍“強身健體”

    重要的措施包括:

    1、跨部門協同

    疫情應對小組:成立一個由各業務部門和職能部門代表組成的快速行動計劃協調小組并與企業決策者直接對接。

    2、健康和安全

    疫情防控:首要任務是確保員工及其家人的健康與安全。確保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和客戶都已測體溫并佩戴口罩,增加清潔消毒次數。盡可能安排員工在家工作。

    食品安全:由于生產、庫存管理和配送程序的變化以及額外的疫情壓力,工作人員易于疏忽日常工作中的食品安全細節。需要確保供應鏈各環節的員工能夠高度關注食品安全。

    3、產業鏈

    溝通反饋:食品制造商和批發商需要他們的銷售團隊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系以積極評估其狀況。采購或運營部門也應保持聯系并評估供應商的情況。

    物流運輸:與地方政府合作,以確保運送食品的貨車具有所有必需的許可證,并與當地政府提前確認好行車路線。與運輸物流公司合作以適應新的消費者行為和新的需求模式。

    渠道結構:制定新計劃,減少對需求削減渠道的發貨量,增加對需求增長渠道的發貨量。如有可能可設法將現有庫存從低需求渠道轉移至高需求渠道。

    確保供應鏈的生存:在必要且可能的情況下,進行相關調整以幫助供應商或客戶渡過難關。供應鏈中很可能存在現金流困難,龍頭企業應該想辦法延期付款條件,靈活交貨計劃。企業需要確保供應鏈完好生存,為疫情結束后的快速發展打好基礎。

    4、與消費者溝通

    保持透明度、構建用戶信任:保持供應鏈各個環節的透明度,構建可追溯能力一直是對食品企業尤其提出的要求和合規性需要。在疫情期間,大眾對食品質量與安全,特別是供應鏈與人員管理,及最后一公里包裝、配送等環節的衛生除菌變得更為敏感。食品企業應該積極向大眾傳遞其關于產品質量與安全管理的信息。

    抓住移動互聯新媒介的機會:為了避免人員集中和交叉感染,各地已實施最大化的人口限流措施。從而產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網絡環境,用戶數量、使用頻次與時長等都是移動互聯網歷史上少有的峰值。因此,食品企業應該借助一些移動應用平臺或自媒體、微信公眾號集中與用戶做交互,尋求用戶轉化的新契機。

    5、政府緊急支持政策

    利用惠企政策:各級政府出臺了多項惠企政策,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等方面幫助企業順利渡過疫情。企業應主動溝通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并爭取相關政策和補貼。

    6、中期和戰略性措施

    評估新形勢:正確識別消費者行為變化,疫情過后,一些消費行為變化將恢復正常狀態,如餐飲消費會逐漸回暖,但部分消費行為的變化會得以延續,比如農貿市場份額受到擠壓,食品電商和一些已經實現O2O協作的超市的消費得到增長,食品電商消費群體拓寬等。

    制定現金流計劃原有的資金周轉周期被疫情打亂且疫情持續時間不確定,為了了解和控制風險,企業應該制定3-6個月的現金流計劃,加強現金流管理,控制成本,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謀劃各種融資機會,優化資金結構。

    拓展新興渠道:消費者外出減少,線上消費意愿激增。食品品牌和零售商可通過提升其線上形象和運營能力來吸引這部分消費人群。尤其是對于那些依賴傳統渠道的食品企業需要拓展新的渠道,如社交電商和以O2O協作為特點的快消類零售超級物種對當前零副食及生鮮、蔬果等產品的消費帶動,及對大眾新消費習慣的培育。

    放眼未來:企業應開始調整未來幾個月的銷售節奏、生產計劃、運輸計劃及經營預算,推動整體供應鏈與策略計劃匹配。

    03
    應對疫情影響的已有案例

    實際上,食品行業中已有許多積極調整和合作方面的優秀案例:

    國家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已采取專門措施恢復農業生產,保證物流運輸和批發市場正常運轉。同時努力保障蔬菜和主要產品的市場供應,確保價格穩定,并組織投放了大量肉類和糧食儲備。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出臺了多項惠企政策,對受疫情影響的公司給予財政金融支持,幫助企業解決現金流難題。

    供應鏈各環節企業都已設法保證員工有足夠的口罩和其他防護設備,并為騎手、現場工作的員工和客戶測量體溫。多數餐廳和超市也要求所有入場員工和客戶佩戴口罩并接受體溫測量。

    餐館、超市和配送公司已經提供了無接觸配送和無接觸取餐服務。不少餐廳在每個外賣包裝上附上“安心卡”,記錄制作人、打包員、騎手的姓名和體溫信息。顧客所在小區也嚴格限制騎手和快遞配送員等外人進出,配送物品一律在小區門外交接。

    商超和大賣場中的食品雜貨需求增加,電商平臺的送貨上門訂單越來越多,他們積極采取措施從一些收入急劇下降的餐飲連鎖店雇用員工,達成“共享員工”的合作。

    電商平臺助力解決農產品線上困境,為農產品全面開放供應鏈、物流、運營、推廣渠道資源,同時在平臺注冊和平臺費用方面提供幫助。

    許多食品行業龍頭企業和銀行通過延長付款期限等方式來幫助經銷商和零售公司在疫情期間更好地生存。對于一些客流量下降的門店,有些業主暫時減免了部分門店租金。

    一家位于重災區的國內主要零食品牌,將各分倉的貨物提早往天貓、京東平臺倉庫調配,因此春節期間消費者在天貓和京東購買其產品時,除湖北地區以外均可以正常發貨。這家企業快速響應與提早布局使其在最近一段時間線上銷售量明顯提升。

    04
    共渡難關

    整個中國正在共同面對這場疫情危機,并為受新冠病毒和防疫措施影響較大的人員和企業提供額外的支持和援助。各行各業都積極采取措施將保護員工和客戶的健康安全作為首要任務。而食品行業確保了深宅人群的飲食安全,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勞動力短缺和運輸限制使食品和餐飲行業產生了較多庫存和現金流問題。企業應與上下游供應鏈合作伙伴保持密切溝通協調,找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解決方案,并確保其供應鏈中的所有企業都可以在嚴格的疫情防控期間生存下來。

    當商業和生活環境恢復時,消費者和客戶將會記住那些曾經幫助他們渡過這個艱難時期的企業。

    關于作者:

    溫秀微

    中國內地及香港食品行業誠信服務主管合伙人

    samie.sm.wan@hk.pwc.com

    曹文靜

    食品行業誠信服務合伙人

    wenjing.cao@cn.pwc.com

    馬博

    食品行業市場研究高級經理

    brian.marterer@cn.pwc.com

    華曉亮

    食品行業戰略與數字化咨詢高級經理

    Jerry.x.hua@cn.pwc.com

    05
    線上直播預告

    零食企業如何開年破局、突圍成長?

    時間2020年2月22日(周六)

    20:30-21:30

    主講華曉亮 普華永道 數字化轉型咨詢負責人

    提示:
    *本文為FBIF原創首發,歡迎無條件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FBIF開局之戰系列直播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8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巧克力、素食、酒、咖啡、酸奶、代餐、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084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2月21日 22:27
    下一篇 2020年2月22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