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我們都喜歡模仿別人成功以后的事情,卻對從0到1的過程漠不關心。
前不久,淘集集破產重組的消息引發了輿論的強烈關注。盡管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淘集集就積累了上億的用戶,并且被外界稱之為“下一個拼多多”。但是,倒下卻是一瞬之間。
除了模仿拼多多聚焦下沉市場之外,淘集集在營銷上也借鑒拼多多的經驗,不僅主打社交裂變的概念,而且用戶拉新也能夠獲得獎勵。甚至于說,為了獲取競爭優勢,淘集集的價格比拼多多更低。但結果卻是,全面模仿拼多多的淘集集,不僅沒能夠獲得用戶的青睞和忠誠,反而讓其深陷燒錢的泥潭最終走向破產。客觀的說,淘集集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但在商業領域其實并不缺跟大品牌做營銷,卻越學越糟的案例。比如,你學習奔馳“心所向馳以恒”的核心品牌理念,卻給消費者一種不知所云的困惑;比如,你學習三九感冒藥嘗試暖心營銷的路子,卻讓消費者記住了故事忽略了品牌;再比如,你學習江小白的情懷文案、學習杜蕾斯的“軟色情”、學習喜茶的創意門店風格。
除此之外,你尤其熱衷于模仿各大品牌爭相追捧國潮和跨界聯名的玩法,甚至奉之為某種政治正確。往輕的說,學習大品牌做營銷會讓將你好不容易賺的錢打了水漂;往嚴重的說,就可能因此陷入像淘集集的慘劇之中,讓企業遭受滅頂之災。
毫不客氣的說,你試圖尋找的營銷真相,并沒有如你想象中簡單。
因為,你不知道的是,江小白除了懷舊文案之外,成功的關鍵因素其實是消費者定位和渠道優勢;你不知道的是,杜蕾斯作為一個歷經90余年的品牌,在世界范圍內早就享譽盛名;你不知道的是,喜茶盡管門店設計十分具有創意,但其實與“靈感之茶”的品牌理念完全重合。也就是說,品牌的成功要素,是多重原因相互結合的結果。當然,之所以說大品牌的營銷不能學,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素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廣告界有這么一句經典的話,叫做“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浪費了,卻不知道浪費的是哪一半”。正因為此,大品牌不可避免的造成營銷費用的浪費。星巴克不僅能夠在購物中心拿到比較好的位置,而且只需要支付更低的租金,甚至有些購物中心為了邀請其入駐還會開出免租金的優惠政策。靠著租金成本的優勢,其他咖啡品牌很難與之競爭。更何況,星巴克對供應商還有著很強的議價能力。
第二,你缺乏頂層設計和核心品牌理念,更缺乏長遠布局的耐力。
眾所周知,可口可樂的品牌口號是“Taste the Feeling”、“Open Happiness”。盡管很多消費者壓根不能理解究竟表達什么意思,但依舊強烈追捧品牌。對于可口可樂來說,其營銷早已經脫離了產品本身,上升到了文化、精神層面,成為了美國文化對外輸出的代表。但對于你來說,要達到這樣的效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不僅需要對品牌進行長遠謀劃,而且還需要確定品牌的核心理念。當然,最關鍵一步是,對此進行長期投入。
第三,相比于聲量和美譽度,你更需要的是銷量和利潤。
營銷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就是說,大品牌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可以暫時性的放棄短期利益,即所謂的銷量和利潤。對于小品牌或者初創企業來說,只有銷量和利潤才能生存下去。這也是為何,大品牌往往會給品牌廣告留有預算,但是你卻只能執著于:轉化率的原因所在。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小品牌熱衷于產品廣告,而大品牌熱衷于品牌廣告?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點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小品牌尚未建立起“基礎聯想”!
簡單的說,就是幫助用戶建立起認知的必要信息。比如,提到三九你會聯想到感冒藥;比如,提到天貓,你會知道這是一個購物平臺。換言之,所謂的“基礎聯想”就是告訴用戶“我是誰,我賣什么產品!”但是,如果將“三九”換成一個毫無知名度的名字,然后再制作一張宣傳海報,消費者肯定無感;又或者,假如將天貓的品牌口號“理想生活上天貓”,換成“理想生活上XX”,那么鐵定是一次災難性的營銷玩法。這也是為何,小品牌或者初創品牌熱衷于產品廣告的原因所在。既有出于資金、資源的考慮,更遵循商業規律的必然要求。
比如,三九需要通過感人廣告強化感冒藥的暖人形象;比如,天貓需要通過強化“理想生活”這一slogan,以適應平臺推動產品品質升級的要求。也就是說,通過“附加聯想”,試圖建立起處產品之外的聯想。如此一來,品牌就脫離了產品本身,有了品牌溢價。但如果反過來的話,直接向大品牌學習建立起“附加聯想”,那么對廣告費的浪費絕不僅僅是50%,而是100%!
盡管說,不要跟大品牌做營銷,但并不是說大品牌不值得學習。因為,在品牌的不同發展階段,其營銷玩法具有不同的特征。說到底,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大品牌“從0到1”的過程!
在產品上,可口可樂主打“無酒精飲料”、“可以治療頭痛”等賣點,宣稱這種紅褐色飲料的神秘配方全球只有三個人知道;在營銷上,可口可樂主打美女這張牌,無論在海報還是視頻廣告中都重點突出這一點。除此之外,可口可樂還借著“二戰”,建立起了遍布全球的渠道基地。首先,務必對產品進行定位:你是一款什么產品,你的產品屬于哪一個類別,你的消費群體是誰?前面說到,任何品牌都是從產品階段再到品牌階段,因此小品牌的營銷必須以產品為核心,高度提煉產品的賣點。很難想象,奢侈品和大眾品的營銷思維是一樣的;也很難想象,品牌的營銷方式會和平臺的思維相雷同!與此同時,產品定位必然伴隨著消費者定位。否則,既會導致營銷費用的浪費,也會讓目標消費群體無感。其次,務必打造產品的差異化,強化“基礎聯想”的認知。眾所周知,我們已經身處一個產品過剩的時代。要想在琳瑯滿目的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那么“差異化”是重點需要思考的地方。比如,白酒的同質化很嚴重,但是針對年輕人群主打情懷的細分產品卻是空白;比如,感冒藥之間的藥效都相差無幾,但是暖心的廣告營銷可以讓消費者“更暖”。如果品牌沒有差異化,就意味著你的產品不能戳中痛點,也就無法激發起消費者的欲望,那么人家要替你的產品買單。
如今的社會,不再是品牌說什么用戶就信什么的年代。因此,小品牌需要通過營銷讓用戶建立起“基礎認知”之外,還需要建立起“基礎信任”。所謂“基礎信任”,就是除非有證據證明你說的是假話,否則默認為你都是對的。
同時在營銷的方式上,既不要高高在上,也不要不知所云,更不要與消費者刻意疏遠。也就是說,無論是售前和售后,都需要加強與消費者的聯系,最好能夠與之成為朋友,哪怕僅僅是“基礎信任”的關系。
來源:品牌頭版
作者:林川
*本文經品牌頭版(ID:ceozhiku)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更多文章/
Foodtalks On-line“趨”動未來2020
2019增長速度放緩?明明產品力很好,為什么賣不好?消費者在想啥?2020規劃還沒寫?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尼爾森Nielsen、英敏特Mintel、益普索Ipsos、埃森哲Accenture,帶來5天線上未來趨勢分享,蒙牛、伊利、新希望、艾蘭得、恒天然等已加入!
現在報名可享8.5折優惠,快掃碼報名吧!
/FBIF食品微信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巧克力、素食、酒、咖啡、酸奶、代餐、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