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了,酸奶這個曾一路受寵的品類,在中國的增長速度首次放緩。據里斯咨詢7月發布的《2019酸奶行業分析與展望》報告,中國酸奶行業上半年銷量超過120萬噸,銷售額近260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略有波動。但預計2019年中國酸奶行業在經歷了十多年高速增長階段后,出現首次下滑。然而,有一家2014年才注冊的“10后”企業,卻像是拿到了哪吒的劇本:不認命!從2016年開始,主打低溫無添加高端酸奶的簡愛戰績驚人:沒有驚心動魄的價格戰,也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這種“靜悄悄地異軍突起”的方式,和這個年輕品牌的生存戰略相當一致:· 以輕輕一句“生牛乳、糖、乳酸菌,其他沒了”的slogan,在慘烈又不乏巨頭的酸奶市場上,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競爭壁壘。· 線上線下全面推進,長期深耕私域流量池。(FBIF此次采訪獲悉,于一般品牌(包括互聯網產品)而言,忠誠粉絲將產品推薦給朋友的裂變比例接近1:4,而簡愛當前的私域流量后臺數據顯示,該比例高達1:8。)7月, 簡愛更先于伊利、蒙牛等中國乳制品巨頭,將美國Noluma全新防光技術,應用到了自家子品牌“身體知道”LGG益生菌酸奶的包裝上,以通過光保護來最大程度上保留酸奶的營養、益生菌的活性和新鮮口感。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前往簡愛于上海的辦公室,和品牌聯合創始人劉睿之先生聊了聊。在巨頭包圍下精彩活過4年,時也?勢也?蓋聚焦于“人”也!
1、巨頭當前,簡愛面臨的競爭并不簡單
在國內低溫酸奶市場上,截至2018年1月,伊利、蒙牛和光明的市場份額分別是27%、21%、15%,3家合計市場占有率為63%。[1] 雖然尚未產生絕對強勢的領導品牌,但對于巨頭圈之外的新興品牌,成為“炮灰”的危機時刻高懸于頂,年輕的簡愛要生存,并不輕松。時間回到四年前,簡愛于2015年推出了定位“極致純凈”的裸酸奶,配料表上簡簡單單:“生牛乳、糖、乳酸菌,其他沒了。”彼時,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和植入,也沒有朋友圈刷屏的裂變和分銷,更沒人能斷言簡愛這樣一個“其他沒了”的酸奶品牌,能在之后的幾年里一路存活、突圍、還陸續拓展出了飲用型裸酸奶系列、高蛋白酸奶和0糖低糖酸奶等系列,并被市場接受。這個過程中,簡愛面對的低溫酸奶戰場,即有伊利、蒙牛這樣的巨頭盤踞,又有一眾同樣新興的酸奶品牌廝殺。這些戰場上的玩家主要有三路:全面型企業,如伊利、蒙牛和光明;高端酸奶企業,以樂純、卡士、優諾等為代表;低端酸奶企業,如大部分區域性品牌。[2]定位高端酸奶的簡愛需要直面的挑戰,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全能型的巨頭公司。其中,首當其沖要接下來的硬招,就是巨頭的品牌效應。在快消品市場上,有了個不成文的公式:第一提及率份額≈市場份額。作為兩大巨頭,伊利、蒙牛主要產品的廣告市場投放時長,幾乎約等于其他乳企的總和。[3]一方面,由此產生的品牌效應,切實影響著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的傾向,另一方面,國內外的年輕酸奶品牌,也在不斷涌現,并以層出不窮的新品搶占著市場。更有甚者,隨著低溫市場的發展趨勢,一旦巨頭們在低溫酸奶市場發力,簡愛將面臨一場硬仗。
2、“好事,一點不擔心”,是簡愛面臨競爭的態度
對于這樣的競爭形勢,簡愛聯合創始人劉睿之有兩個看法。第一個看法是:“好事”。對于簡愛這個新興品牌來說,巨頭們在低溫酸奶行業的存在,和對“無添加”、“無蔗糖”等細分市場的進入,都意味著有更多強有力的聲音,和簡愛一同教育消費者,更快地改變消費者對低溫高端酸奶的認知。此外,在開發功能性市場方面,簡愛與巨頭其實存在不同的玩法。在存量市場,蒙牛、伊利等巨頭的酸奶產品,定價多在4-5元/100g的范圍,更符合現有人群的消費能力。而對于聚焦高端酸奶的簡愛而言,發力點則會更偏向于教育增量市場。比如簡愛旗下的子品牌“身體知道”,就聚焦“餐后”的場景,主打“腸道衛士”的功能點,使一些原本只將酸奶視為零食,沒有購買意愿的消費者,改變對酸奶的看法,進而轉化為消費者。第二個看法是:“一點不擔心”。在巨頭的品牌效應下,簡愛依然存在機會點。當前,在中國酸奶市場,常溫酸奶的市場滲透高于低溫酸奶,巨頭們的營銷費用,自然也都分配給了伊利安慕希、蒙牛純甄、光明莫斯利安等常溫酸奶。相比而言,受市場滲透率限制,對低溫酸奶的廣告投放,投入產出比較低,很難進行大規模投入。常溫酸奶和低溫酸奶的側重差異,背后是核心目標消費人群的定位差異。劉睿之分享到,簡愛的目標人群基本鎖定在“中高端收入、有孩子的高知家庭”。當巨頭把火力瞄準大眾市場時,簡愛聚焦在更細分更高端的那一小部分消費人群,精準地找到自己的主場發力。不僅如此,簡愛在渠道推廣上,也常“另辟蹊徑”。從簡愛,到非酸奶戰區的鐘薛高、AKOKO的亮眼銷售表現,都證明了新渠道對新品牌的強大賦能作用。喝著蒙牛、伊利長大的80后、90后們,逐漸成長為了消費中堅群體。在邁入人生新階段時,這些年輕人群迫切需要新品牌,來表達自我的人生躍遷。
基于這項洞察,簡愛作為新品牌,在抖音、小紅書、朋友圈、淘寶直播等年輕人群常出現的新渠道做推廣,效率自然也事半功倍。目前,簡愛的口碑裂變比例高達1:8,即1個忠實粉絲會將簡愛產品推薦給8個新人,復購率也保持在35%,高于大部分同品類復購率,交出了一份“一點不擔心”的成績單。
3、簡愛突圍三部曲:產品價值觀、方法論和設計表達
與面對增速放緩的行業趨勢一樣,面對戰況激烈的市場競爭,簡愛保持著平穩而樂觀的態度:“好事,一點不擔心”,在巨頭于營銷投放方面的掣肘中,找到了自身的生存機會,基于對新人群新渠道的洞察發力增長。在這樣的看法下,簡愛的競爭壁壘是什么?又將如何從伊利、蒙牛等巨頭,乃至樂純、卡士等同樣細分且主打高端的品牌中突圍?劉睿之和FBIF分享了簡愛基于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的競爭優勢。(1)宏觀層面:一切始于創始團隊的初心和產品價值觀
在宏觀層面,劉睿之認為盡管“創始人及核心創始團隊的產品價值觀”聽起來比較感性和務虛,但其實作為各種方法論之下的底層邏輯,創始團隊的初心和產品價值觀是否能夠服務于新時代的新人群,至關重要。從2008年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到2012年老酸奶“工業明膠”事件,中國的乳制品行業一再遭遇信任危機,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信任降到低點。然而,簡愛觀察到,在海外代購、洋品牌涌入中國的熱潮背后,并不是中國消費者的崇洋媚外,而是中國消費者對可信任的品牌和高品質的產品的強烈渴望。換言之,在簡愛看來,信任危機,恰恰是對品質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中國企業的機遇。因此,從簡愛的公司使命“為我們的家人和孩子做一杯安心好奶”中,可以看到圍繞其初心建立的,以品質和讓消費者安心的產品價值觀。這樣的產品價值觀,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使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產生共情。劉睿之相信:“一個團隊持續地投入在這樣的產品價值觀上,長期的勝出是有必然性的”。此次簡愛與美國Noluma合作,開創性地推出中國首款防光包裝的酸奶,就是對這種產品價值觀的踐行。有研究表明,僅僅15分鐘的光照,牛奶的口感變化就可以被口感評測專家感知,而陽光照射1小時后,巴氏殺菌的全脂牛奶中的核黃素含量會下降28%。防光包裝,可以更好地保護乳制品的口感與營養,進一步確保產品品質。[4]應用了這款防光包裝的產品,是“身體知道”LGG益生菌酸奶。作為簡愛旗下主攻功能性市場的子品牌,“身體知道”主打對人體機能的改善,從包裝到產品的研發時間,長達12個月。此次的防光包裝,正是為了保護其“益生元+益生菌”的營養成分,在提升包裝成本的同時,更好地確保其向消費者承諾的功能。
(2)中觀層面:聚焦目標人群,全渠道捕獲公/私域流量
在中觀層面,簡愛也圍繞“人、貨、場”,打造出了自己的競爭壁壘。首先,簡愛的核心壁壘在于產品力。不同于市面上普通的一項或幾項“無添加”(如無糖、無香精、無色素),簡愛的“無添加”做到了極致,即“生牛乳、糖、乳酸菌,其他沒了。”為了成功打造這樣的極致產品力,簡愛的研發、生產、供應鏈、物流、質檢、奶源、銷售渠道等各項體系,都圍繞著“其他沒了”量體裁衣般地設計和運作。比如,為了在確保在“其他沒了”的無添加標準下,依然能保證營養、高效和口感,奶源需要達到歐盟標準、研發需要攻克諸多傳統的乳制品研發并不關注的工藝難關等。這些舉措非常考驗企業內功,幫助簡愛建立了較為穩固的競爭壁壘:·一方面優勢在于高門檻,如果不是一開始就定位于“其他沒了”的標準,對簡愛產品的復制需要從各個環節“回爐再造”,成本高昂,且需要時間。·另一方面優勢在于先發優勢,哪怕是不差錢的巨頭,也需要考慮,在簡愛已在該品類占領消費者心智的情況下,花費如此成本跟進是否值得。而在“貨”之外,找到品牌的精準目標人群,并圍繞“人”打造精準的渠道推廣策略,也是簡愛的突圍秘訣之一。
聚焦到真正匹配且有潛力的目標人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劉睿之分享到,在簡愛創立之初,出于創始團隊的初心,和就是要把品質做到“可以給自己孩子喝”的極致品質,簡愛把目標人群鎖定在了“高知家庭”,但并沒有細化到“以85后、90后為主要人群的新晉高知寶媽”。后來通過不斷沉淀和聚焦人群畫像,才確立了這樣的核心人群。找到核心人群后,作為新興品牌,簡愛還需要讓消費者對品牌建立認知。對此,簡愛一方面選擇了“極致純凈”作為主打概念,借助“無添加”本身在過去的信任危機中積累的勢能,引導消費者選擇;另一方面,簡愛著重于尋找對這個概念感受已經比較強的消費者,將其轉化為種子用戶,作為對后續復購和裂變的積累,逐步發展。
完成對人群的定位、引導和積累觀察后,簡愛開始圍繞自身的核心人群布局渠道。劉睿之透露,簡愛目前專注在目標人群出現的精品超市、母嬰社群、母嬰KOL;未來也會向其他的社交媒體,如抖音、快手、淘寶直播等,精準觸達目標消費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在細化消費者人群畫像,并圍繞該人群積極拓展渠道的過程中,簡愛走出了一條“先打造私域流量池,再進擊公域流量”的低調穩進路線,即前期先在微信生態里培養種子用戶,以1:8的裂變速度,高效積累銷量,再進入天貓、社交媒體等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簡愛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是在私域流量還遠沒開始被廣泛討論的4年前。通過在微信生態下持續聚焦新晉寶媽,簡愛用4年時間,打造了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據透露,簡愛公眾號粉絲已近100萬。并且據新榜數據顯示,簡愛公眾號“簡愛Simplove”的預估活躍粉絲數已達921676(截止2019年9月9日),遠超大部分同類品牌。結合粉絲數和活躍度來看,簡愛的私域流量在同類品牌中,做到了第一。而在流量轉化方面,據業內估測,簡愛在微信自營商城的銷量,也達到了同品類第一。
而在公域流量方面,簡愛的戰績也相當亮眼。在運營不到8個月時間的前提下,雖然整體銷量低于偏私域的微信自營商城,但簡愛在天貓旗艦店的全年銷量也達到了約3-4千萬元。截至目前,在低溫酸奶品類中,簡愛的天貓旗艦店銷量一舉拿下了全年第一。值得注意的是,簡愛在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的消費群體,重合度并不高,公域流量為簡愛帶來的多為新用戶,具備較大的增長潛力。因此,簡愛也將公域流量納入未來的發展重點之一,在淘寶、小紅書、快手、抖音等公域流量領域,進行更多的投入和拓展。除了在線上渠道捷報頻傳,在線下渠道方面,簡愛也沒有放松。劉睿之認為,受限于21天保質期,低溫酸奶在執行層面的終局競爭,還是在于線下渠道的比拼。因此,簡愛在核心城市布局了直營團隊,在外圍城市也為經銷商制定了比大品牌更具優勢的激勵比例,且經銷商都為專職團隊。此外,除了圍繞人群精準聚焦高端超市、新零售超市,簡愛還為所有渠道的負責人、區域的大區經理、電商主管等“聽得到炮火的人”,設立了合伙人機制。
(3)微觀層面:以“人”為本,簡愛包裝設計的變與不變
除了初心和產品價值觀,和“人、貨、場”的布局,簡愛的突圍策略,還涉及設計層面的洞察和表達。簡愛的產品線尚且不多,然而縱觀現有的系列產品,會發現很難用“性冷淡”“軟萌”“高大上”等市場常見的風格標簽一以蔽之。為此,劉睿之分享到:“設計是為消費者服務的,不是用符號化語言去誤導消費者的”。對于簡愛的設計而言,所有的風格,都為需求服務,且在設計中會拒絕被套進固有的規則和體系。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直筒瓶,還是異型罐,是配很多文字,還是畫面大留白,有一個特征在簡愛的所有產品設計上都有所體現:一句簡單的配料表述“生牛乳、糖、乳酸菌,其他沒了。”被放在所有簡愛包裝的正面。因為這正是簡愛產品與消費者的核心連接點,也是簡愛之于其它競品最大的差異點。
無懼中國酸奶市場首次下滑,簡愛分享趨勢洞察
低溫酸奶今年的走勢,和酸奶市場大環境趨于一致,都在近十年來首次放緩了增長的腳步。據尼爾森數據報告,MAT2018低溫酸奶銷售額增長率4.6%,低于乳制品行業平均增長水平6.5%。面對這種趨勢,簡愛聯合創始人劉睿之分享了更立體的認知:“低溫酸奶品類,在非常小的顆粒度,會看到非線性的躍遷,拉長時間線,會看到螺旋形的上升。”2、常/低溫酸奶購買人群相互流動,品類呈螺旋形上升
具體來說,一個品類的上升,常常是螺旋形的。比如在不同層級的城市,低溫酸奶和高溫酸奶之間,存在人群流動:短期來看,低溫酸奶的增長放緩,可能來源于下線城市中,尤其是四線以下城市,購買人群從低溫酸奶向常溫酸奶的流動。然而,據劉睿之透露,“下線城市目前并不是簡愛的主戰場”,所以對簡愛的影響有限。長期來看,在國家的經濟發展、消費者意識的日漸成熟和冷鏈技術的持續發展下,購買人群勢必會向營養價值上更具優勢的低溫酸奶回流。綜上,面對目前的行業趨勢,簡愛的表情是平穩而樂觀的。對于定位高端酸奶的簡愛來說,機會一直存在。里斯咨詢全球合伙人張云表示,2019年在酸奶品類整體銷售情況僵持的狀態下,高端酸奶成為一匹增長黑馬,銷量仍然呈現上升趨勢,貢獻了品類約70%的增長。
用功能創新作增長引擎,下一個五年,簡愛繼續圍繞“極致純凈”開疆拓土
1、主打低溫+高端,簡愛立足于風口之上
縱觀整個酸奶行業,主打高端低溫酸奶的簡愛,發展勢頭樂觀。一方面,在全面型酸奶企業多以常溫酸奶為主要發力點的當下,簡愛抓住時機主打低溫酸奶,在競爭中占據了先機。另一方面,根據里斯中國的報告,高端酸奶銷售額同比漲超過4%,大眾酸奶銷售額同比下降近3%。[6] 酸奶正在經歷消費高端化的趨勢,定位高端酸奶的簡愛,眼下正在風口。隨著消費水平、冷鏈技術等的持續發展,高端酸奶中低溫酸奶這一品類有更多創新機會。然而,隨著全面型玩家開始加大高端市場開發力度,其他定位高端酸奶的新興品牌也在不斷發展,競爭也勢必將愈演愈烈。下一步,行業將如何變化?新的突圍方向是什么?身處變化中的簡愛,又將如何布局?
2、玩轉品類創新,突圍同質化困境
創新,可能是對這些問題的最好回答。在同質化嚴重的酸奶行業里,創新是確保突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種創新,可以是基于現有品類的進一步分化,也可以是針對新需求開發出全新品類。而關于未來酸奶行業的創新方向,里斯咨詢全球合伙人張云認為,“行業創新的機會將從功能性或食材類別進一步分化,出現具有代表性的獨角獸酸奶品牌。” [7]對此,簡愛的劉睿之也持有相近判斷:和過去十年相比,今天的主流市場創新,將出現更多更細分的品類,更多定位清晰且不止拘于口感層面的品牌也可能隨之涌現。回望過去幾年,主打“美味、高蛋白”的樂純、“聚焦高端進口奶源的品牌”卡士,“地域特色明顯”的天潤…層出不窮,主打“健康0添加”的簡愛也在自己的細分領域里占據了一席之地,然而簡愛的下一步,路在何方?在這方面,酸奶行業更為成熟的日本市場趨勢,值得借鑒。在日本市場,酸奶多是功能性的,且細分程度非常高。市場規模排名靠前的有整腸·腸內環境、血流改善、運動·肌肉力量、身體整體平衡、抗肥胖·減肥、關節·抗炎癥等品類。與之對應的,是日本消費者對這些功能的認知度已經深入人心,對與功能相關的原料的認知水平也具有一定高度。
3、開拓功能性市場,于紅海中開辟藍海
基于這樣的趨勢判斷,開拓功能性市場,可以作為簡愛和其它中國酸奶市場玩家的突圍新方向。如果說,簡愛的極致“0添加”,是對現有品類的升級,從而搶占存量市場,那么開發新品類,就是對增量市場的探索。這些簡愛目前在做的嘗試,可以總結為:基于對品牌核心人群的細分和挖掘,開拓功能性市場,在酸奶行業的紅海中開辟藍海。比如簡愛旗下的“40周孕婦”系列,就主打“孕媽能安心喝的酸奶”,將其核心消費人群進一步細分,圍繞準媽媽們每天對通過乳制品補鈣的剛需,和乳糖不耐受、便秘、血糖指數偏高等痛點,研發出了具有膳食纖維的極簡配方酸奶,搶占存量市場。此外,簡愛還聚焦“益生菌功能型酸奶”這一國內市場較為空白,可以幫助品牌開啟增量市場的新品類,創新推出了功能型子品牌“身體知道”LGG益生菌酸奶,針對改善腸胃、促進消化這一中國消費者已較為熟悉的功能訴求,以“早晚餐后各一瓶,三天知道”的品牌訴求,開拓增量市場。市場變化瞬息萬變,中國酸奶市場尤甚。回顧簡愛過往的創新,變的是新的人群洞察、功能品類,而不變的,是對品質的高標準,和對“高知寶媽”這一品牌核心人群的聚集。據劉睿之透露,簡愛近日又將有新品推出,新品將會帶來哪些“創新之變”?是怎樣的面貌?聚焦到了哪類細分人群?甚至,未來的簡愛是否還是單純的乳制品公司?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來源:
[1] 《低溫常溫高端低端酸奶各有各的新玩法》,2019年7月5日,中國食品報網
[2] 《低溫酸奶行業三類企業:全面型、高端、低端》,2019年7月8日,銘泰銘觀營銷咨詢
[3] 《增速放緩,低溫酸奶首遇發展瓶頸》,2019年8月18日,中國食品報網
[4] 《包裝食品應免受陽光侵擾:消費者必須洞察真相》,Noluma
[5] 《里斯咨詢:2019年中國酸奶行業銷量或下滑》,2019年7月10日,中新網上海
[6] 《2019酸奶行業分析與展望》,2019年7月10日,里斯咨詢
[7] 《酸奶銷量罕見下滑,高端品類卻依然勢頭不減》,2019年7月11日,經濟觀察報
提示:
*本文FBIF原創首發,歡迎無條件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咖啡、酸奶、茶飲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