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品牌頭版(ID:ceozhiku)
作者:林川
2015年,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后,“新消費”概念也變得越來越熱。此后,隨著“共享經濟”、“新零售”概念的走紅,全社會對“新消費”的關注熱度進一步走高。“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前不久,創業邦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中國新消費產業研究報告》,對新消費產業發展的整體環境和細分賽道做出了詳細分析,并對新消費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了展望。那么,企業到底該如何應對新消費產業下的機遇和挑戰?新消費產業特征下的挑戰
簡單的說,新消費是以消費者為核心,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目的,重構消費者與商家的關系,實現業態整體的全要素升級。相比于以生產者為核心的傳統消費,新消費既迎合了消費升級的發展需要,又能夠刺激和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在新消費環境下,餐飲食品、新零售、新品牌、生活服務、休閑娛樂、教育培訓、交通出行為代表的細分賽道都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在細分賽道下,圍繞著品牌、渠道、場景和技術誕生了大量的創新創業的機會,孕育了巨大的增量市場!再加上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和體驗更加的重視,因此,“新消費”正在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第一、盡管社會對“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存在爭議,但真相其實是中產的分化導致購買力也出現兩極化。高凈值收入人群要求“極致體驗”,而普通群眾則要求“高性價比”產品。具體來說,以路易威登、香奈兒、卡地亞為代表的奢侈品牌銷量不斷增長,以拼多多和名創優品為代表的平民企業也能夠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第二、全民進化時代的圈層裂變,衍生出了一系列“她經濟”、“他經濟”、“它經濟”,消費行為被賦予更多的場景。比如,快時尚潮品市場;比如,智能駕駛市場;比如,寵物市場!第三、生態重構下的去中心化,導致簡單的消費供應鏈走向復雜的多主體產業生態。這一點很好理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阿里生態”和“騰訊生態”。甚至連小米,也隨著生態鏈的不斷擴張,如今也迫切需要補上物流這一環。新消費產業特征下的機遇
俗話說,“需求是最大的機遇”。那么,在新消費產業特征下,企業的機遇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通過前置倉的模式試圖代替傳統菜市場和社區超市,圍繞高頻生活剛需品主打生鮮零食,以價格取悅中青年消費者;通過門店到家的模式替代百貨商場超市,比如京東到家和每日優鮮,主要以便捷和快節奏吸引年輕消費者。最近一年多時間,隨著老干媽、馬應龍、李寧、大白兔等國潮的崛起,隨著以網易嚴選、京造等代表著“高品質、高價值”產品進入大眾消費者的生活,國貨重新獲得了年輕人的認可和追捧。老字號不再是衰落的代名詞,老品牌重新煥發了品牌活力,數字化、智能化、數據化、品牌化為產品注入了新生命力。對于產品來說,消費者不僅要求質量夠好,而且還要足夠好玩。也就是說,品牌不僅是產品的載體,更是文化和藝術的載體。在這樣的需求下,體驗店、快閃店和聯名款不斷玩出新花樣。隨著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個性化”,以及越來越多要求體現其身份檔次的消費行為,導致定制化、小眾化的產品逐漸成為潮流。在這個市場里,消費者更看重極致的體驗,對價格相對并不敏感。目前來說,我國二手市場的規模為750億元,盡管年增速為30%,但其市場經濟規模只有美國的1/ 4。正因為有大量亟需流轉的二手產品,所以為二手經濟進一步崛起奠定了基礎。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的信息技術推動下,新消費得到了新的發展,進而釋放了更多的市場潛力。簡單的說,技術的創新和升級,能夠對消費產生新的催化作用!新消費領域的企業畫像
整體而言,我國的新消費行業的投融資事件在不斷增加,單筆融資金額在一億元以上的融資事件占比21.6%,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北京的投融資占比為31.24%,緊隨其后分別是上海、廣東和浙江,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還要說明的是,從新消費企業成立時間的梯度看,主體企業成立于2011年-2015年,占比為63%,2016年以后成立的新生企業占比28%。也就是說,超過9成的新消費企業,成立的時間都在8年之內!電子商務、生活服務類企業占比最高,新零售、交通出行、教育培訓次之,軟件服務和教育等精神方面的需求更能夠滿足當下消費者的需求。以2018年為例,盡管企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占比為62%,但是有大約一半的企業利潤在1000萬元以下,1億元以上利潤的企業僅為6%。對于新消費行業來說,雖然企業的盈利規模不大,但是作為吸納就業的主要載體功能卻不能忽視。數據顯示,200人及以下的企業占比27%,201-1000人的占比為39%。這也說明,我國新消費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并不太強,而且更多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如何應對新消費產業的機遇和挑戰?
在新消費概念下,以消費者為核心必然要求更注重消費者的需求,必然要求以更加的人性化、便利化、定制化作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果仍然抱著固有的產品思維,那么即便產品質量很高,也很難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不再簡單的停留在賣貨的階段,而是要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訴求。簡單的說,“面子”和“里子”擺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過往,我們更多討論線上對線下造成的沖擊,以及是否會代替線下的問題。但如今的情況下,線上與線下愈來愈融合,并且通過流量反補線下。而在這種反補的過程中,數據和信息的作用變得極其重要。以往,我們總是討論新生的企業和模式更具有創造性,更能夠迎合當下的消費者需要。但結果證明,不僅老品牌與舊品牌很難有清晰的劃分,而且老品牌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營銷動作變得年輕。在低碳經濟的理念下,在“共享概念”被注入了新的含義,優質產品的二次價值得以被重新開發。傳統的二手經濟和租賃模式,也因此被注入了新的內涵。*本文經品牌頭版(ID:ceozhiku)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更多文章 /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