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食經濟(ID:shijj21)
作者:Sunny
圖片來源:《火星救援》劇照
在吃貨的江湖里,有這樣一句傳言:在未來世界出現糧食危機時,只有馬鈴薯可以拯救人類。電影《火星救援》中,男主角馬克·沃特尼便是靠土豆“續命”,最終等到救援得以生還。
這幾年,承載著“拯救人類”重任的小土豆,正在全球范內上演著一場“看我七十二變”的大片。不僅化身為包子、饅頭、面條等主食,同時還進軍休閑食品領域,打入飲料市場。
01
瑞士“土豆飲料”走出國門
相關技術已申請專利保護
近日,英國FoodBev Media網站發布消息稱,由瑞士企業Veg of Lund研發生產的My Foodie有機馬鈴薯飲料走出國門,正式進入英國市場。
據報道,My Foodie有機馬鈴薯飲料的主要成分是由馬鈴薯、菜籽油和蘋果汁組成的復合物。這種組合生產出的飲品具有一定的粘性,味道被描述為“比冰沙更美味”。
Veg of Lund聯合創始人兼CEO托馬斯·奧蘭德在介紹產品時表示:My Foodie雖然是一款飲品,但它營養均衡全面,口感醇厚,相比傳統的果蔬飲料更為飽滿豐富,更像是一款可以喝的“零食”。
目前,該產品共推出了藍莓、覆盆子、沙棘3種口味,包裝規格為250ml玻璃瓶裝,建議零售價為3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6元)。
值得一提的是,Veg of Lund已經將馬鈴薯與菜籽油結合的方法申請了技術專利。據稱,這種技術的難度,類似于油和水的融合。
02
中國薯類食品多為“干貨”
“涉薯”飲料市場有待開發
隨著農業部“馬鈴薯主食化”戰略的推行,馬鈴薯在中國市場的關注度如日中天,各種衍生類產品接踵而至。
這幾年,除了常見的薯片、薯條外,馬鈴薯在中國開始以面條、饅頭、包子、面包、吐司、曲奇、月餅等不同的存在形式,成為人類舌尖上的美味。
然而,縱觀今年“涉薯”食品市場我們不難看出:中國馬鈴薯相關產品以“干貨”居多。截至目前,國內尚未發現主流的馬鈴薯飲品進入市場。
食經濟在淘寶網搜索“馬鈴薯飲料”、“土豆飲料”等關鍵詞,僅找到了一款明確標識了馬鈴薯成分飲料,而且是一款售價較高的固體飲料。
這款產品的詳情介紹中,關于馬鈴薯成分的描述是這樣的:該產品使用了美國專用馬鈴薯提取物(馬鈴薯蛋白,可激發身體產生飽腹感因子,飽得更快,更持久)。
但從網上銷量來看,這款馬鈴薯產品的市場反饋并不太好。
03
1個土豆=10個蘋果
馬鈴薯可做“全營養飲品”
事實上,在“馬鈴薯主糧化”戰略下,國內也曾有企業和機構提出過“將馬鈴薯做成全營養飲品”的說法。
百度搜索“馬鈴薯飲料”,我們發現目前已經有很多有關“馬鈴薯飲料配方研發”公開研究資料。
馬鈴薯是全球10多億人的共同食物,營養豐富全面,同時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品質高,利于抑制體重,有助于清理腸道、預防消化系統病變。這也是國家為何將其從蔬菜行列“提拔”至主食隊伍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一種亦糧亦菜的特殊產品,馬鈴薯含有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元素、膳食纖維等。相關營養分析數據顯示,1個土豆的維C含量趕超10個蘋果,維A含量等同于2個胡蘿卜。
土豆與部分水果蔬菜的營養價值對比
有農業專家曾公開表示,采用特殊工藝將馬鈴薯去皮后,如若能將其全部營養物質加工成飲料成分,營養價值會遠遠超過傳統的果蔬飲品。
提示:
*本文經食經濟(ID:shijj21)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流行之后,冰淇淋品牌鐘薛高想成為消費者的“習慣”
爆品的秘密,鐘薛高林盛:新品牌的核心是做場景延伸
FBIF全球創新食品產品手冊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冰淇淋、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