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選址,餐飲就成功了一半。在確定了商圈后,我們該如何進行選址調研呢?
這是一項十分關鍵也相對專業的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在進行選址調研的時候,要制作商圈調研報告。
在商圈調研報告中,要標注門店在地圖中的位置,評估門店輻射范圍內的小區數量。
例如,門店面積是 200 平方米,輻射范圍是周圍 500 米的地區。我們要評估方圓 500 米涉及的小區數量,每一個小區有多少棟樓,每棟樓有多少個單元,每個單元有幾戶,每戶平均多少人,進而評估覆蓋人群。
以武圣羊雜割五道口店為例子(上圖),門店100多㎡,輻射范圍設定在200米以內,即紅色圓圈。也就是說,主要客流來自于這個圈子里,而這個圈子里又要區分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
而半徑100米的黃色部分叫做核心商圈,即主要客流圈,是武圣80%的客流存在區域,即走路吃飯不超過這個距離,流動人群活躍在這個圈子里,而半徑150米的藍色范圍叫做次級商圈。
這樣劃分,一來我們可以評估門店的目標受眾人數,二來有助于門店后續的營銷推廣工作。
二、要評估門店輻射范圍內學校、醫院等的數量。
這些機構中的人員不僅是餐廳的重要客源,還有可能是餐廳的兼職員工來源。了解門店輻射范圍內學校、醫院的數量,可以對門店的發展和營銷做出更好的規劃。
三、要評估門店周圍有哪些機關單位或者國有企業。
機關單位或國有企業中的工作人員也是餐廳重要的目標客群,所以要了解門店周圍機關單位或國有企業的情況。
不同的人群,其營銷和推廣的重點不同,我們要針對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營銷策略。
四、要評估商圈中的交通情況。
例如,要了解門店周圍有沒有地鐵站、有沒有高鐵站、有沒有公交車站或汽車站。要評估餐廳與這些交通樞紐的距離;采取相應的營銷策略,將過往旅客引流到餐廳中,以提升餐廳效益。
五、要評估商圈中的競爭對手。
要了解目標商圈中與自己經營同樣品類的競爭對手有多少,與自己處于同等價位的競爭對手有多少,以提前制定應對策略,打造自己的差異化優勢。
六、要評估門店前的人流量。
人流量踩點是門店選址評估中的重要步驟,有了實際踩點的人流量,乘以評估店的客單價及捕獲率(入店率),就可得出該門店的每日營業額,進而得出每月營業額及每年營業額。
大家可以采用全日踩點法和時段踩點法來評估門店前的人流量。
七、要對門店進行評估。
要評估門店的建筑格局、水電氣的功能,以及產權的歸屬等。除此之外,在選址調研報告中,要針對門店設計適合的招牌位和廣告位,從而為后續工作打好基礎。
現在有很多選址分析模型,可以幫助餐飲創業者通過興趣點、消費能力、消費習慣、人口特征、經濟數據、小區、房屋、商圈等大數據來進行選址。
也可以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從而為自己的餐廳選擇一個最好的位置。一般來說,這方面的投入對餐飲老板來說絕對是不能節省的。
更多選址的策略與實操方法,敬請關注由餐易私塾特別推出《4A選址法:戰略選址方案班》課程,10月30日即將開課!
▼
▼
開發的核心策略
+
4步核心選址方法
+
實地考察
幫您精準選址,不花冤枉錢,成功開餐廳!
聯系電話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