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祥云:發展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產業以應對美國的貿易戰

    發展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產業以應對美國的貿易戰

    智石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衛祥云

    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特別適合大豆食品生產。如中國人喜歡的豆腐、花色豆制品、醬油、發酵醬類等產品都是非轉基因大豆生產的。在以大豆為原料的加工食品中,只有大部分食用油產品是由美國的非轉基因大豆生產的。

    因為美國的轉基因大豆含油量量較高,價格相對便宜,加上美國政府的優惠扶植政策,所以,美國的轉基因大豆基本占領了中國大豆油的原料市場。我國2017年進口美國轉基因大豆大約為6800多萬噸,對中國的大豆市場和東北地區的農業發展沖擊很大。與此同時,美國農業、美國農民以及美國大豆種植和加工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

    鑒于美國政府首先挑起了貿易爭端,為了應對美國政府主動發起的貿易戰,我們擬從中國的現實情況出發,明確提出發展中國非轉基因大豆的應對策略,鼓勵和提倡城鄉居民食用非轉基因大豆生產的食品。引導生產企業以非轉基因大豆為原料生產食品。同時,引導全國人民改善消費習慣,尋求轉基因大豆產品的適宜替代品,為把美國發起的這場貿易戰扼殺在搖籃之中做出大豆食品行業應有的貢獻。

    首先,建議中國政府削減進口美國大豆的配額,提高進口轉基因大豆的技術壁壘,并在必要時征收臨時性關稅。同時,對美國用轉基因大豆生產的嬰幼兒食品等限制進口。

    其次,加大對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阿根廷等國非轉基因大豆的進口,用以生產高質量的大豆食品。并尋求與日本企業合作,支持在我國東北地區建立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和研發生產基地,為國內外提供高質量的大豆食品和大豆保健產品。

    第三,在目前我國大豆原料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不能滿足食用油和飼料加工需要的現實情況下,積極發展大豆食用油的替代產品,從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目的出發,大力改善食品消費結構,增加大豆油以外的食用油消費。目前,在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胚芽油廣泛食用的基礎上,生產更多更好的食用油產品。如橄欖油、茶油、亞麻籽油、葵花籽油、紅花籽油、葡萄籽油等都是大豆油的良好替代品。其中有的產品還具有保健益智作用。

    第四,在東北地區以外,我國的安徽、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和河南等省(市)都應該鼓勵區域性的特色大豆的種植和生產加工,如青豆、毛豆和黑豆等產品,以彌補轉基因大豆進口減少之不足。

    第五,中國調味品協會和全國豆制品專委會呼吁中國與大豆相關的食品行業協會支持美國國內的120多家行業協會對特朗普政府發起的對華貿易戰進行抵制,以制止美國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滑向深淵。

    2018年3月26日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55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4月2日 08:00
    下一篇 2018年4月2日 09: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