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7 展望2018
——中國調味品協會2017年總結與2018年展望
2017年是我國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國調味品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廣大協會會員單位的支持下,面對新形勢,迎難而上,大膽創新,協會服務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醬油、食醋、調味醬專委會與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分支機構有效運轉,促進了調味品行業及上下游產業鏈的健康、有序、穩定發展 2018年,協會將堅持服務理念,開拓創新,為行業提供更優質的平臺。
一、配合政府部門開展工作,積極獻言獻策
2017年,協會與國家相關部門建立了工作聯絡機制,積極配合其做好行業管理與協調工作,有力地支撐了政府的工作開展。
(一)開展以食品安全為重點的系列調研、研討、宣貫工作
協助政府部門,完善食品安全體系建設。2017年,協會參加了一系列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政府部門組織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會議,參與了《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28050)、《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政策規定和標準的討論,積極反饋行業企業訴求,并根據行業實際情況提出建議。6月,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委托,推薦國家副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作為國家級標準驗證檢驗檢測點候選單位。10月,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委托,承擔《2017年度食品安全風險信息收集與行業風險預警交流》工作項目。
面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與有關政府部門緊密配合,快速反應,積極應對。2017年1月,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委托,針對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制售假冒品牌調料事件,協會聯系相關調味品企業參加食藥總局召開的專題辦公會,并組織企業撰寫消費提示,告知廣大消費者如何辨別假冒偽劣產品,同時引導企業向社會公開做出保證食品安全的承諾。協會邀請國家公安部領導出席全國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工作座談會,并在會上通報公安部門處理天津靜海打擊調味品造假違法行為的情況。2017年5月,針對社會上出現食品謠言,嚴重擾亂企業正常運營的現狀,向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提出了“打擊食品安全不實信息的傳播行為,打擊職業打假人惡意打假問題,保護正規生產企業”的建議。
(二)承擔調味品行業標準的起草和管理工作
協會作為全國調味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承擔單位,負責調味品行業標準的起草和管理等工作。2017年,協會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商務部、國家工信部和國家衛計委的指導下,開展調味品行業各項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本年度協會參與起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醋生產衛生規范》正式發布。協會負責起草的行業標準《蠔汁》、《辣椒油》、《松肉粉》、《方便面調味料》和《調味食品配料精膏》正式發布。《中國調味品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印發。強制性國家標準《釀造醬油》和《釀造食醋》轉化為推薦性國家標準,爭取標簽標注的兩年過渡期。協會將《釀造產品認證(醬油 食醋 釀造醬)》、《餐飲用復合調味料生產經營管理規范》、《食品加工用復合調味料生產經營管理規范》和《兒童醬油》列為團體標準立項項目。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和《醬油清潔生產評價指標》在2017年全國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工作座談會上進行修訂意見征集。在醬腌菜專業委員會研討會議上征集與會企業對推薦性國家標準《醬腌菜分類》、《泡菜》的意見。強制性行業標準《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轉化為推薦性行業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復合調味料》通過審定會審定。籌備組建全國調味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醬腌菜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協調行業標準管理部門轉移工作,目前行業標準業務指導管理部門為工信部。
(三)承擔行業發展數據的匯總和產業發展趨勢分析工作
3月-6月,協會參加國家工信部組織的《2016年度食品工業發展報告》撰寫工作,匯總與分析了2016年調味品行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同時提出對應的政策意見,并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部署開展的“三品”戰略,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及時反饋行業里的“三品”戰略實施情況,提出行業重點品牌、品質、品種的發展建議。
二、關注食品安全 積極協調管理
食品安全是調味品行業發展的基石,2017年,協會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協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并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協會及時向國家相關部門匯報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經驗、問題和難點,就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情況、如何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交流、風險監測和食品安全標準制修訂工作提出協會意見,反映企業訴求,為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借鑒。
2017年初,網上廣泛傳播以“海天等11款醬油檢出微量可能致癌物 廚邦老抽不宜長期用”為題的文章,對調味品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關于此次事件,中國調味品協會第一時間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行業權威專家溝通,并在協會官網發布了《聲明》,當天得到十萬余人的關注,三天內37家主流媒體轉發,避免了不實輿論給行業帶來的影響,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格局下,為幫助調味品企業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國家有關政策,建立食品安全風險防范體系,突破食品安全管理瓶頸,7月19日,由中國調味品協會主辦的2017年全國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工作座談會暨百強統計與產品數據發布會連續第九年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公安部等政府監管部門及行業科研學術機構、食品企業的近百名專業人士出席會議,圍繞政策解讀、專家講解、行業數據發布、標準體系建設、企業經驗分享、上下游產業鏈食品安全管理等六大板塊,進行深入研討。
三、開展科技活動創新,促進產學研結合
2017年,協會積極拓展科技研究領域的交流,特別是與食品類科研院校的合作。4月中旬,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專家帶隊,走訪了揚州大學、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等大專院校和老恒和、杭州食品釀造、寧波味華、寧波佐餐王等調味品企業。近幾年,協會科技交流活動覆蓋京津地區、江南地區、川渝地區、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和江浙地區等調味品產業發展較為領先的區域,與當地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優秀企業建立了合作機制,為調味品行業的技術創新搭建平臺。
協會將調味品行業科技大賽作為科技工作的長效工作堅持下去,組織開展了第六屆全國調味品行業“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學技術成果創新大賽,本屆大賽突出創新主題,除技術和工藝創新獎外,增設產品創新獎、設備和包裝創新獎,分別下設特等獎、優秀獎,獲獎項目在研究傳統釀造食醋典型風味形成機制及其調控、醬醪中耐鹽乳酸菌篩選及對醬油品質的影響、川菜調味品的發展與研究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成果,對行業科技進步具有借鑒意義。
四、積極推動協會各分支機構的工作
協會目前已經成立了16個分支機構,2017年,協會根據調味品各細分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充分調動各分支機構龍頭企業參與行業管理的積極性,召開了部分分支產業換屆大會和成立大會,以深化各產業領域的行業管理與行業引導服務,促進本產業的快速、有序發展。
2017年5月,由中國調味品協會醬油專委會與調味醬專委會聯合主辦、貴陽味莼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中國醬油、調味醬產業下一站機遇論道暨2017調味品行業投融資發展論壇在貴陽召開。此次會議是醬油和調味醬專業委員會第二屆領導機構成立后聯合召開的第一次年會,旨在探討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醬油和調味醬產業面臨新的機遇以及調味品行業資本市場的發展。會議既有對行業整體情況的解讀和分析,也有對醬油和調味醬產業創新發展的研究;既有國內重點品牌企業經驗介紹,也有國外企業經營現狀的總結,同時涉及到對投融資、食品安全、柔性包裝和技術運用等行業熱點問題的專題分析。
2017年8月,中國調味品協會醬腌菜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以及食用鹽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重慶召開,來自醬腌菜、食用鹽產業的80余位行業精英匯聚一堂,集思廣益、共謀發展。此次會議由中國調味品協會主辦,重慶市涪陵榨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協辦,會議以企業的實際需求與行業的全局發展為導向,既有嚴謹的分支機構換屆與成立儀式,又有開放式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探討,充分彰顯了協會高端、精準、務實的辦會精神。
2017年9月,中國調味品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換屆大會在柳州順利召開。新一屆的委員會在第一屆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拓展技術領域,提高服務的深度與廣度,充分與國際接軌,更名為科學技術委員會。本屆委員會委員構成進行重大調整,吸納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為高級顧問。同時為調動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增設了青年學者類別。主任委員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擔任,副主任委員9名,科研院校(所)專家學者9名、生產企業工程技術專家14名、青年學者7名,共計42名。換屆后的科學技術委員會由三位院士領銜,機構團隊由高級顧問、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科研院校(所)專家、生產企業工程技術專家、青年學者等組成,真正實現既有高屋建瓴的觀點指引、也有理論結合實際的開拓創新,同時又有一大批年輕有為的學者參與,將更好的促進調味品行業科技進步。
分支機構工作中,中國調味品協會經銷商會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2017年3月下旬,由商會主辦的調味品企業集中展示活動及調味品廠商對接會在成都如期舉辦,此活動已經成為商會穩定的品牌活動,吸引了中糖總公司、相關媒體、機構的廣泛關注,提升了中國調味品協會經銷商會的知名度。活動同期舉辦了商會春季工作會,會議轉繞“新零售、新路通與互聯網+的融合”的主題,充分探討了新形勢下經銷商工作創新發展與如何圍繞商會平臺更好地開展工作等議題。
9月,由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北方(樂陵)調味品博覽會在山東樂陵市開幕。此次展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200多家調味品企業參展,同時邀請了近300家經銷商、采購前來參觀、洽談,為調味品行業提供了一個互贏互利的優秀平臺。會議同期,商會主辦了中國北方調味品經銷商大會,邀請來自北方地區約150名經銷商參會,邀請了通贏天下和麥德鄰兩家互聯網企業,就傳統經銷商如何代助互聯網平臺做大做強和傳統經銷商的轉型路徑等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加強了與地方性商會協會的聯系與互動,拜訪了河北邯鄲調味品商會、德州市調味品商會相關負責人和部分會員企業,就經銷商轉型,商會間的合作進行深度洽談。
五、廣泛交流、合理建議、指引發展
2017年,中國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會總干事衛祥云赴保定槐茂、貴州味莼園、北京二商集團、富氏食品、廣西頂俏、安琪酵母等各企業考察調研,同時參加了涉及到豆制品、微生物研究、食品配料、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會議。衛會長充分了解上下游產業的相關情況與一線企業的實際需求,并在本年度結合行業協會的發展、資本市場的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前瞻觀點。
2017年,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參觀考察了加加食品、寧夏紅山河、上海太太樂、安琪酵母、樂陵黃三角調味品產業城,并參加了高端美食、投資對接等方面的相關會議。本年度白會長從經濟數據、消費趨勢、產品發展概況等方面對整個調味品行業的發展情況與未來趨勢做了分析,并針對新型渠道與消費升級兩個重點關注方向進行了深度解讀。
協會拓寬了走訪與交流的廣度,5月,協會召開醬腌菜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期間安排調味品企業參觀貴州茅臺酒廠,7月,協會召開食品安全會期間安排調味品企業參觀加多寶飲料公司,為調味品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在協會積極走出去調研的同時,樂陵市政府代表團、雞澤縣辣椒辦等政府部門;亨氏、味好美、大象、六必居、中鹽集團、海底撈等國內外優秀調味品企業以及方和資本、洽洽投資公司等知名投資機構也來協會拜訪交流,以期能與協會深度交流和合作。
六、推動國際(地區)交流與合作
2017年,為掌握國際(地區)調味品行業最新動態,協會積極組織國際(地區)考察與國際(地區)交流活動,并與相關組織企業溝通聯絡,促進調味品行業的對外交流。5月,協會組織的2017年臺灣地區調味品行業技術交流活動順利完成。考察團參觀了大安工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蓬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味榮食品工業同業公會、臺灣貫一股份有限公司等優秀調味品生產及相關企業,聽取了企業相關負責人關于企業生產運營管理、調味品生產技術、食品安全控制等的主題授課。6月,埃塞俄比亞香辛料產業的市場與開發管理部門負責人一行10余人拜訪中國調味品協會,與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及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會談。雙方溝通了兩國香辛料原料種植管理、市場采購流程、成品開發與推廣、國際貿易等相關情況。6月,中國調味品協會組織行業內優秀企業赴東南亞進行商務考察。先后赴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拜訪了泰國正大集團、味之素馬來西亞分公司和香港馮氏投資公司,并對當地調味品市場進行了深入考察。
七、加強信息化工作,提升信息服務水平
協會致力于為廣大會員提供高品質的信息化服務,各官方信息平臺成為廣大會員和業界人士了解行業信息與協會動態的首選,百強企業經濟數據與產品分析報告成為業界人士了解行業現狀與趨勢分析的主要參考依據。
2017年,繼續編輯和出版《中國調味品產業》雜志,運營中國調味品網,印發了《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會長合集》。全面加強了協會官方的四個微信公眾號建設,公眾號目前總關注量穩定在50000+人次,為調味品行業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服務。信息服務主要集中在行業熱點與焦點事件的報道,協會會議與活動信息的傳播以及企業的近況和動態分享,受到了業界的認可。
在基礎信息服務的基礎上,協會加強了對行業重要信息的關注與分享,建立了重要信息發布體系,除了在官方信息渠道發布相關信息,也與行業人士積極互動,目前擁有2500人的微信群資源,微信群為行業提供更快捷、方便、優質的信息服務,促進了協會與各企業、科研院所、經銷商的緊密聯系。
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方面,大型品牌傳播——“味愛獻禮”系列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共計100000+人次的關注,擴大了中國調味品協會的影響力,充分提升了行業內大型品牌企業的知名度。協會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了在線視頻欄目,將陸續推出重要活動剪影、科技專家專題演講、營銷管理培訓等視頻內容。
協會積極開展行業調研,2017年,中國調味品著名品牌企業100強統計活動統計了行業的主要品牌企業經濟數據。產品數據報告以2016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CFE2016)采集的數據為基礎,并結合全面的市場調研,匯總分析出著名企業區域分布現狀、產品包裝趨勢、醬油與食醋生產口味市場傾向、產品分類占比、市場主導產品、消費趨勢、單品發展戰略等極具市場參考意義的數據與結論。協會以2016中國調味品著名品牌企業100強統計與2016年產品數據統計兩份研究報告為基礎,并結合調味品產品、產銷量、發展趨勢等方面的新特點,分別在醬油、調味醬、醬腌菜和食用鹽分支機構會議上發布了三年來調味品行業的發展概況與未來趨勢報告,并對醬油、醬腌菜、食用鹽、調味醬四個細分產業的產品與品牌、分類與管理、產量與銷量、發展特點、消費現狀與趨勢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同時組織召開了百強統計與產品數據發布會,獲得政府、行業企業和資本界的高度關注。
八、創新培訓服務 健全技術溝通體系
2017年,協會生產技術培訓工作組織形式不斷創新,各項工作有序開展。6月中旬,協會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辦了2017年全國食醋行業生產技術創新與培訓活動暨全國食醋生產技術高峰論壇,得到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江南大學、揚州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四川理工學院、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專業食品類高校和機構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全國食醋企業及相關企業技術負責人近200多名代表參會。8月底,協會組織的2017年全國火鍋調料、復合調味料生產技術培訓班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成功舉辦。培訓活動以實地參觀考察、隨團行業專家授課、座談交流的形式進行,培訓內容緊貼行業實際情況,針對性強,對解決企業生產遇到的難題,促進行業科技進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九、搭建優質平臺,促進產業資源整合
作為調味品行業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CFE)秉承著促進產業資源整合、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的辦展宗旨,于2017年11月上旬在廣州開幕。展會延續以往的優勢基礎上,重新調整布局增加觀眾邀請投入。
2017年展會充分發揮主辦方全產業鏈組織優勢,依托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建立了規范有序的專業買家邀約計劃,將展會信息、參展品牌信息通過現代化傳播媒介推送給數據庫中的16萬精準目標觀眾。歷時三天,本屆博覽會展出規模和行業影響力為歷屆之最,展會面積達4萬平米,吸引了來自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個知名品牌參展,累計接待專業參觀商達到57000多人次。
2017年的調味品展引入“樂食樂活”美味生活的新概念,把美味和生活融洽結合在一起。活動圍繞美食、服務、場景和互動,全面展示時尚美食新品、前沿美食科技、趣味體驗互動和新型服務模式,通過美食達人傳播、全景展現、生動體驗、實時網絡直播,幫助用戶和消費者體驗更具創意與品位的美味新生活服務,為走在最前沿的美味領軍品牌提供了更新穎的時尚秀場。
展會同期,舉辦2017第二屆中國鹽業發展高端論壇、2017全國調味品新配料技術論壇暨2017年第十三屆中國調味品行業科技論壇等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的活動。展會通過高峰論壇、專題研討和一對一服務等形式,為調味品行業的技術創新、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助力獻策。
展會后期,100余家企業通過官方平臺傳播了本次展會盛況,包括美通社、中國網、新浪、頭條、網易在內的主流媒體與各大行業媒體對這一盛事進行廣泛傳播。
十、搭建高端人士洽談平臺
舉辦一年一度的中國調味品行業英雄薈,推出中國調味品行業企業家族傳承研修及游學營和超越極限南極探險活動,為高端人士洽談交流搭建平臺,以促進行業優質資源整合和行業再造,共同探討調味品行業未來發展。
一、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協助政府制定和實施行業政策與規劃
協會在新形勢下不斷探索行業協會發展的新思路,配合政府做好行業管理工作。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做好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管理風險交流、行業調研、技術分析等工作。完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委托的《2017年度食品安全風險信息收集與行業風險預警交流》工作項目。繼續辦好年度例會食品安全座談會,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格局下,幫助調味品企業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國家有關政策,建立食品安全風險防范體系,突破食品安全管理瓶頸。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宣傳貫徹國家科技法律、法規、方針和政策,組織從事調味品科學技術工作者參與國家調味品產業技術政策、法規和規范的研究與制定工作。
協助國家衛生計生委完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香辛料通則》的調研及技術支撐工作;完成推薦性國家標準《醬腌菜分類》、《魚露生產加工規范》、《泡菜》和行業標準《腐乳》、《調味料酒》、《雞粉調味料》等6個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啟動《釀造產品認證(醬油 食醋 釀造醬)》、《餐飲用復合調味料生產經營管理規范》、《食品加工用復合調味料生產經營管理規范》等4個團體標準的制訂工作。
二、整合行業內外資源,提升協會服務水平
繼續加強協會的組織建設,積極發展調味品產業鏈相關企業入會。組織籌備五屆理事會換屆工作及籌備召開中國調味品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利用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專家資源,為行業內會員企業提供工藝、標準和技術等咨詢和服務。
加強協會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之間的科技交流,提升產學研合作水平。加強調味品生產企業與上下游企業溝通與交流,組織廠商對接活動,為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牽線搭橋,促進廠商合作。進一步提高廠商聯盟的平臺作用,繼續開拓市場機會。深入調味品生產企業考察和調研,就企業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充分交流和探討,力爭解決一些企業發展中遇到共性問題和難點。
2018年協會將重點加強信息、科技與會展平臺服務。
(一)信息服務
1、協會將應用四個微信公眾號、電子刊物《中國調味品產業》、中國調味品網等自媒體報道調味品產業動態與企業動態,展示品牌形象,為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專業的平臺,擴大調味品行業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做好協會微信群管理與組織工作,加強行業企業之間信息交流和互動,讓微信群成為高效、緊密的工作溝通平臺。此外,協會將拓寬信息服務的深度與廣度,突破傳統紙媒的局限性,推出電子刊物服務,包括雜志、專業報告、行業專著等的分享。
2、繼續做好2017年中國調味品著名品牌企業100 強統計分析與2017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產品分析工作,對調味品產業的經濟指標進行科學的匯總與分析,新增調味品產業信息匯編,為政府有關部門及行業人士了解我國調味品產業發展情況提供重要參考資料和數據支持。
3、立足于協會掌握的經濟、產品、消費數據,深入研究分析行業發展各方面情況,結合新的形勢,發布調味品行業及重點分支產業的經濟發展現狀、消費結構、產品研發等專業報告。
4、籌備協會大數據平臺建設。為充分發揮協會品牌和資源優勢,協會已經開始籌建大數據平臺,更好為行業內人士提供專業服務。
(二)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
充分發揮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力量,繼續開展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成果創新大賽活動,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嘗試按照分支產業或論文技術內容進行分類評審,以充分調動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生產企業的積極性,促進產學研結合。繼續召開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交流大會及分支產業技術研討會,發布調味品產業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及發展成果,溝通探討調味品產業技術熱點及難點問題,提升調味品產業技術水平。繼續開展調味品生產企業與食品類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交流活動,4月份將赴山東各大專院校和知名企業開展技術交流,促進行業內科技力量的整合,提升調味品行業科技水平。做好日常科技服務和咨詢工作。做好江南大學食品學院“調味品俱樂部”的技術支撐及企業調動工作。技術培訓方面,協會將組織2018全國醬類生產技術培訓班。
三、加強分支機構建設,做好細分產業服務
強化分支機構管理,充分調動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秘書長的積極性,開拓新的活動,做好細分產業服務。成立機械專業委員會和感官品評專業技術委員會兩個新的分支機構,并籌備召開成立大會。籌備組織召開復合調味料專委會、食醋專委會、料酒專委會和醬油專委會年會;籌備料酒、腐乳專委會和經銷商分會三屆理事會換屆。
科學技術委員會要繼續吸納行業科技力量,充分發揮各位委員的技術專長,建立工作機制,為行業內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力求解決行業重大技術熱點和難點問題。
經銷商分會在商會三個層次工作指導思想的指引下,將經銷商活動與CFE地方展相結合,繼續舉辦區域經銷商發展論壇,重點要從會議話題和演講嘉賓的甄選提升會議效果,強化會議對行業發展和經銷商進步的指導作用。
2018年,協會為全面開展分支機構的相關活動,完善分支機構管理、提高市場機構活躍度。協會秘書處將組織隊伍到全國各企業與地方產業園區進行實地走訪。
四、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促進行業發展和交流
為促進行業發展,創新協會服務內容,提升協會服務能力,協會2018年將開展一系列高端精品活動和服務。
(一)創新展會形式重塑展會平臺
協會將繼續籌備與組織召開2018’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CFE2018),并將在參展企業規模、專業觀眾質量、展商服務和配套活動方面不斷創新。同期將繼續開展美味生活新概念活動,并不斷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滿足新時代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2018年,會展方面尤其突出是經過大量的市場需求調研和統計分析推出的“味動中國”2018調味品行業全國大型巡回展覽活動。“味動中國”巡展作為CFE的聯動地方展,以鄭州、沈陽、保定為起點,開始全國區域的地方調味品經濟、品牌與市場的帶動。幫助更多品牌企業真正實現市場細分和渠道下沉、幫助更多區域性品牌提升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味動中國”2018調味品行業全國大型巡展活動獲得了地方經銷商、烹飪、食品等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活動以“打通行業全渠道、智造美味新生活”為宗旨,積極致力于幫助企業完善渠道建設、引導行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通過調動全國性、全品牌商的展示推介、組織線上線下優質經銷商資源、渠道商資源和消費者群體,以此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和繁榮。
(二)國際考察交流合作
加強調味品企業國際交流與合作,2018年,6月、7月、12月將分別組團赴德國、美國、南極等地區進行商務考察和技術交流,拓展考察的商務內容和檔次,加強與國外相關行業組織的聯絡與交流。以2018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和全國調味品廠商洽談對接會為契機,組織國際調味品企業參展,加強與國外展會主辦方的合作,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三)超越極限南極探險活動
將于2018年12月啟程,此次活動以探索心靈、感悟人生、思想碰撞、學習升華、超越極限為主題,將匯集調味品行業經銷商、餐飲業巨頭、投資機構服務商以及具有挑戰精神、開拓精神和探險精神的國內外創新型及領袖型企業家共同探討調味品行業發展。
(四)家族傳承研修及游學營活動
中國調味品行業企業家族傳承研修及游學營活動將于2018年5月開營。此次活動是中國調味品協會首次針對行業企業即將走向行業舞臺的二代傳承人組織的專題活動。活動分為三大環節:一、宏觀經濟形勢學習及行業權威信息獲取;二、名企參觀走訪,并與企業高層深度溝通和學習交流;三是走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課堂,學習家族傳承專業知識。
(五)搭建高端洽談平臺
繼續召開一年一度調味品行業英雄薈,為行業內高端人士提供洽談平臺,切實促進企業、經銷商、資本市場的聯動與合作。
(六)協會大數據平臺建設
充分發揮協會品牌和資源優勢,通過流量數據的整合分析,提供平臺的增值服務,建設協會大數據平臺。大數據平臺建設從拓寬信息覆蓋面、完善數據整合與分析、高效促進精準客戶對接等方面著手,卓有成效的為業界提供最客觀、務實、有益的服務平臺。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