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是所有菜都適合外賣
有些外賣商家,會針對堂食和外賣,提供兩套完全不同的菜單,差異就在于:針對外賣的菜單,制作相對簡便,出餐速度更快,且口感和味道經得起配送顛簸和時間考驗。經常被出餐速度困擾的老板們,不妨檢視一下,在你的菜單上,5分鐘內出餐的菜品比重多少?需要復雜加工的菜品是否太多、應該有所取舍?
菜品選擇應側重于:可預制-出品快(工序大部分提前進行)、長時間保溫對口感無明顯影響。
2.優化精簡品類
優化精煉菜單,最好不要超過50個品類,餐品太多也會影響我們的出餐效率以及操作流程。
Sku少了,一是備菜浪費情況減少,二是后廚人員對有限的幾個菜品會越來越熟練,從而提高了出餐速度。
3.根據預估銷量做提前量
餐前準備工作怎么做、做多少,還要看數據。
例如,點單率很低的菜品,沒必要全部配好,以免浪費食材。而店內最熱銷的人氣產品,則應按日常銷售數據來預估需要準備多少。
在每個外賣商家后臺都可以查看每天熱銷產品的銷量統計,然后做預估
需要現炒的菜品可以提前按每份用量來分裝并冷藏保鮮,而不是接一個單配一份菜。例如,店內青椒牛肉銷量很高,就可以提前把青椒和牛肉按比例一份份配好,接單后直接烹飪,不必再抓料配菜。
4.工作內容和流程標準化和簡化
1、緊密對接,把出餐和打包環節做更緊密的對接,提高效率。
2、分單員/品管員很重要,委派頭腦清楚而且富有經驗的人員擔任分單員,確保出餐時有序。
3、專職專崗,針對各個崗位人員進行培訓,根據每個崗位核心關鍵指標制定KPI進行績效考核,考核結果直接影響各個人員工資評定。
4、把核心技術以外的,特別浪費時間的工序外包給第三方,或者直接進半成品,專業的事專業的人去干
因為每個品類制作過程都不一樣,不同的品類,需要我們思考如何優化流程,看看在不影響口感的情況下,哪些環節可以省去,哪些環節可以合并在一起做。需要我們根據目前現有工序改進以便適用于我們自己店鋪
5.菜品標準化
餐品標準化,標準不能依賴大廚的手感,而是要依賴數據。
一份餐品放多少肉、多少青椒、多少油鹽?精確到克,保證每一份餐品是同一個味道,這個是我們快速出餐的基礎,也方便以后根據顧客的反饋做相應的菜品改進與研發。
6.菜單多規格和設置醬料自選
有些面食類、麻辣燙商家,會把“蔥花、辣椒”等顧客要求額外添加的調料提前按照單人份進行打包,讓顧客收到餐品后自行添加。這樣,不僅讓顧客可以按個人喜好來決定口味,也大大減少了商家額外配制的成本。方便用戶的同時也方便了自己。
設置必選和規格
7.設置外賣窗口,簡化取餐流程
同時經營堂食的商家也要注意:外賣取餐和堂食取餐最好不要共用一個窗口。
午餐高峰時段,店內堂食客人本就擁擠,而外賣小哥必須穿過擁擠的前廳才能取餐,然后又要拎著許多份外賣、高舉在頭頂重心穿過擁擠的前廳。
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了小心避開、不打擾堂食客人,外賣小哥一進一出用時能達到5分鐘,這還不算和堂食顧客一起擠在取餐窗口等餐的時間。簡化小哥取餐流程,我們要知道節省配送員5分鐘的取餐時間用戶就可以早5分鐘拿到餐。
一個科學的外賣檔口設計,應該將堂食和外賣取餐分開,而且在地形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不用經過前廳。
只做外賣的商家或者場地大的商家,在小哥還沒來之前將打包好的餐品分平臺、分品類一一放好,方便外賣小哥到店后立馬能找到自己要送的餐。
外賣分揀架
8.關于料包
料包絕對是毒藥,前期你會覺得很爽,因為不用雇廚師,不用擇菜削土豆,沒有油煙味的廚房,出餐還超級快,用水一燙立馬出餐。
但是運營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有些不對勁,為什么不對勁?
因為你自己沒有產品啊,餐飲三要素(產品、推廣、運營)你始終少了一腿。所有關鍵菜品的核心配料,核心工序都沒有掌握(沒有研發能力),當有一天你區域所有的用戶都吃膩了料理包以后,你再想招募廚師,自己開始研發的時候才發現你完全是從零開始,那是多么痛的領悟啊,所以想走得遠料包還是盡量少用為好(只能起到補充作用)。
外賣·賺錢·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