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督查以來,一張張封條永久性地封死了無數污染源的同時,也封死了無數家庭的生計來源。
工廠關停了、陶瓷廠不開窯了、化工廠倒閉了,各種限產停產,這些企業人和勞動人民怎么活?誰能替他們發聲?
環保執法本是好事,但一味的拆除、關停,善后工作不到位,使本來意義重大的 “保衛藍天行動”變成了無數中小民企的哀號。
今天,食小編從網上收集了
群眾、企業的心聲
希望能為他們發聲
提出對于環保一刀切的建議
↓
對于環保整改,不少相關行業從業者紛紛表達著自己的心聲!
現在的污染是應該治理,改善環境是對的!但不應該是這種運動式的關、押、停,搞的人心惶惶,而是政府來幫助企業怎么來整改,達到完善!如此這般執法,人民的幸福感從哪里來?
中國有現在的成就,離不開用雙手勤勞工作的人們,對下面的企業盲目的關停,這是在違背老百姓的意愿!!!
政府不考慮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一味的限、關!環保嚴格要求沒有錯,但太左的政策終究會毀掉中國的工業,沒有工業的發展,哪來的環保。
一刀切只是讓地方官員睡安穩了,可我們面對辛苦打造的企業倒閉造成的損失和失業誰來過問下!
以前抓經濟,恓性了環境保護,是主導方向岀了問題,環境改善,投資,雙方承擔費用,不能強行壓在企業,政府也要擔當,以前的企業為社會,為發展都做出了貢獻。
一位中小企業主對于環保一刀切的七點建議,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環保執法過程的“七宗罪”
把主要矛頭指向弱小企業、有失公允
中國的污染遠不是小企業的或者說是哪一類企業的問題,應該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目前中國完全有能力在做好環保的同時不犧牲任何個體的利益。
懶政、不作為,把事情辦得烏煙瘴氣
有的企業已經花數十萬整改了,結果中央巡視組一下來,被地方政府執法部門也給關停了,說是不符合產業政策。有的企業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承若可以生產,最后還是被關停。
我們內心是想整改的,但是不知規范細節,沒人引導,最主要的是沒有機會改了。
唯上不唯下,一刀切問題嚴重
有民企老板哀嘆:環保嚴查,本是應該,但運動式、一刀切式的環保風暴已經漸漸變味,一場聲勢浩大的“保衛藍天行動”變成了無數民企的哀號。
歷史遺留問題嚴重、積重難返
2013年,環保部受國務院委托,與全國31個省級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若達不到“大氣國十條”要求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各省將面臨問責。“大氣國十條”走到第一階段最后一年,考核迫在眉睫,但達標差距不小。”
單方面整頓,不系統、不治本
解決企業環保問題不能只用關停取締的辦法,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冷暴執法;關停后,污染的問題沒了,但民眾的生存問題來了。說到底還是體質問題,政府沒有統籌性地考慮問題,各部門只干自己的事、只執行自己的法,導致環保部做了前期的查處工作,卻沒人做善后工作。
環保政策朝令夕改,不連貫、沒體系
有食品人表示:政策要有連續性才行,今天一個政策,等你投資整改了;明天又一個政策,上次的整改又不行了!一個部門一個樣,這讓我們很為難!
善后工作不到位引發倒閉、失業潮,后果堪憂
環保風暴引發的失業潮正在逐漸席卷每個城市!
環保整改,取締“小散亂污”,淘汰落后產能,大批工人將面臨失業;行業不景氣,又遇物價不斷上漲,人工成本高,可以生產的中小民營企業養人難,市場多變,很多有單不敢接,致使再就業難上加難。
太敢說了!有人在政府網留言,跟李克強總理反映環保整改的“潛規則”
1、有關部門網站應明碼標價各項檢測費用標準。
2、有關部門網站可列出有資質的第三方環保認證機構與聯系方式,幫助企業了解市場,以免被索要高價。
有行業人士提出可以從六個方面來治理:
一、分清污染項目;
二、污染項目的整改達標及監管;
三、不達標的項目在時間內關停;
四、在政人員環保項目中拿回扣等一律坐牢;
五、加強全民環保工作教育;
六、國家補貼一定比列上環保設施排放達標的項目。
以產業劃線、以區域設界,實行環保管控“一刀切”,是最簡單、最省事的辦法,對于緩解突發霧霾天氣也很見效。但對于推進環保與經濟協同發展來說,對于開展一場治理大氣污染的持久戰和攻堅戰而言,其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改善環境是一件系統、長久的事情,加之我國的環保事業起步較晚,且處境復雜,問題較多,不應該操之過急,希望除了四川、山東以外,會有更多的省份停止“一刀切”的環保整改。
關于環保督查,您有什么想說的?
歡迎下方留言與我們交流。
聲明:本文源自網絡,文中所述觀點,不代表天府食事立場。如有不妥,請告知食小編,我們會盡快刪除相應文章!
想聊的生活資訊
想聽的食品之聲
想找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規
想看的行業資訊
這里有
您
天府食事發布
生活在這座和諧夢幻的城市,我們與TA共同成長。
感謝我們的遇見…
成都市食品商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歡迎您!
聯系郵箱:1014279097@qq.com 聯系電話:028-68730231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