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后,我營業也差不多一個月了,總結一下這段時間的感受和未來的計劃。
今天有個店終于突破了2200了,這意味著達到了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二水平。另外一個店這幾天在1300-1500之間徘徊,也差不多是之前的三分之二水平。
營業以來,營業額是穩步提高的,雖然比較慢,但是可以感受得到在上升,最開始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持續了一個星期,后來到一半,直到現在的三分之二水平。
營業額提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復工復產的人多了,我是4月10號開業的,就是在武漢解封后的第三天就營業額了,那時候,店附近復工復產的公司比較少,現在復工率應該有90%了吧。
為什么復工率達到了90%,營業額卻沒有達到90%呢?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是線下的營業額減少了,因為疫情,很多人外出的次數減少了,社區店的廣場以前晚上是人滿為患,現在不允許,即使允許也沒人敢出來晃;寫字樓食堂旁邊的店,食堂是限流的人,達到多少人就不能進了,而且,現在去食堂吃飯的人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
第二個原因是大家的恐懼心理依然在。因為怕病毒,很多人就不敢點外賣,不敢在外面消費,這個心理療傷的過程估計還需要一兩個月才能完成。
武漢作為疫情中心,大家的心理平復會更困難。現在雖然復工復產一段時間了,但是街上依然沒什么人,平時的一半不到吧。武漢有幾條非常著名的商業街,平時都是人山人海那種,一條正在重新修建,另外幾個也是沒人,我說的沒人是真的沒人,看不到人影,比如離我最近的光谷步行街,平時那個喧囂,但直到現在那里的店鋪基本都還沒有開業。商場里的店尤其慘,商場是密閉的空間,基本沒人逛,晚上五六點就關門了。問過幾個其他生意的店,比如童裝店,巴拉巴拉,在商場里,童裝里的最好品牌,營業額不到平時的五分之一。
疫情之下算是極端情況,這時候考驗的是一個店的抗風險能力。以前我一直說,抗風險能力,估計大家沒有直觀感受,這次這種疫情的打壓會讓很多店倒閉,這就是抗風險能力比較弱的店。
為什么我反復強調我們草根開店要小而美?主要也是為了提高抗風險能力。就拿我店舉例,上面兩個店,一個店的房租是4800,疫情前配備3個人,現在配備兩個人,保本營業額1000-1200左右;另一個店的房租是2700,配備的也是兩個人 ,這個店是社區店,綜合成本更低些,保本營業額在800左右。這意味著,營業額只要有平時的三分之一就能夠做到保本,現在雖然比平時低了些,但是能夠做到盈利。這樣的店就是抗風險能力比較強的店。不怕營業額高低起伏,經得起風吹浪打。
上面這一段話非常重要,是我第一個店失敗后痛定思痛的糾正,把抗風險能力作為評價一個店好不好的重要指標。換一話說就是,一個店賺的錢可以少點,但是能扛。花一百萬開個店,每個月能賺10萬,和,花10萬開個店,每個月賺1萬,哪個更能扛?我當然選擇后者。這個問題去年我在一篇文章也寫過,有老板不認同,不認同很可能是因為你沒有經歷過那個高成本壓力下擔驚受怕的苦。經歷了這次疫情,我想,這個答案更加清晰了,那就是100萬的店固定成本更高,萬一遇到了市場變化,那說死就死了。這次第一批死去的就是那些固定成本很高的店。
下篇文章再聊聊接下來幾個月的打算,我還是希望營業額能恢復以往的水平,而且有信心,信心來自于跟市場相適應的策略和行動。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學頂層設計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可以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10000多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