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研究戰略,因為無論做什么事情,選擇大于努力,而戰略就是選擇。
關于戰略的好書籍不多,“孫子兵法”是全球公認的,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也是,以前我還介紹過“好戰略,壞戰略”也很好,現在還有本書叫“論大戰略”評價也非常高。
“論大戰略”這本書的作者是加迪斯是耶魯大學國寶殿堂級大學者,是著名的冷戰史戰略專家。在書里,他對戰略的定義簡明扼要,他說:戰略就是“目標和能力的平衡”,就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制定目標,不斷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斷接近自己的夢想的大目標。
這本書提到了一個以前我以前只在物理課本上看過的概念,叫摩擦力,沒想到用到這里來了,說的是“在貫徹戰略意圖的過程中的阻力”。
舉一個我們國家的例子。
1962年,我國在中印邊境進行了一次對印度的自衛反擊戰,這一戰可以被視為避開摩擦力的樣本。當時我軍在對印度軍隊的戰爭中取得全勝,但就在這時,領導卻下令主動撤軍。這個舉動看上去不可思議,但其實也很容易理解,中印邊境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區道路崎嶇,運輸不便,加上冬季即將到來,到時會出現大雪封山的局面。我軍越是深入印度一方,面臨的摩擦力就越大,一旦戰線拉得太長,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所以,如何應對摩擦力呢?作者提醒要做到兩點:自知和自制。
自知,就是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里。自制,就是在即將到達極限的時候,及時撤退。
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因為這需要動態地分析問題,把隊伍因為摩擦力遭到的損耗預先計算進去。在執行戰略的時候,要隨時注意隊伍因為摩擦力而發生的微妙變化,一旦發現極限即將到來,就要趕緊抽身。
這個真的很難,難到拿破侖和希特勒這種人也會犯這種錯誤。
我們知道,拿破侖和希特勒基本上在一戰和二戰的前期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都把大部分歐洲強國吞并了,所以不得不說,一個正確的戰略如果壞人掌握了,形成的破壞性之非常大的。但是,這兩個梟雄都在俄羅斯栽了大跟斗,最后都因為打俄羅斯元氣大傷,甚至成了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原因就在于沒有忽視了執行戰略執行過程中的摩擦力。雖然前面一路凱歌,但是到了俄羅斯就不一樣了:
俄羅斯地廣人稀,有戰略上的撤退空間,雖然俄羅斯首都都被攻下來了,然后呢?繼續,就會分散兵力,容易被別人各個擊破,而且補給也會成為大問題;留著呢,意味著敵人永遠消滅不了。
俄羅斯嚴寒的冬天也是當時的拿破侖和希特勒忽略的,士兵受不了,很多直接凍死,武器也受不了,很多都不能用了。將士們體力透支,士氣低落,怎么打勝仗?
假如當時拿破侖和希特勒在拿下周邊的國家之后,懂得自知和自制,不攻打俄羅斯,而且是停下來休養生息,等自身變得更加強大了,等有能力克服上面說的這些“摩擦力”之后再北上打俄羅斯,也許,歐洲版圖現在就不一樣了。
當然,我更愿意相信,他們的失敗也許不是戰略的失誤,而是邪不壓正。
這是我今天學習的。你學習了嗎?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學頂層設計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可以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現在開店筆記社群有兩個和我互動的社群:如果你需要和我面對面交流,就加入喜馬拉雅的圈子“老陳的私房開店筆記”;也可以加入大眾社群,里面有10000多位各行各業的老板交流,每天有案例分析,還有老板們的分享。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請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和“面對面聊”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