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文章,是華為老板任正非女兒在清華的一個演講,里面說了一個超級牛逼的企業的一些普世經營哲學,很受啟發。開店和經營一個公司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輸出價值,換取利潤;經營方法上也是相通的,華為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太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有一段話,讓我印象尤其深刻:
“華為在大機會時代,拒絕機會主義,始終聚焦管道戰略。過去28年來,華為抵抗住了很多“賺快錢”的誘惑,拒絕今天的快錢,才能持續賺到錢。
華為從不追求當期利潤最大化,保持對未來的持續投入。
人們看見了我們在經營上的成功,沒看見我們在冰山下的努力。2015年,華為研發投入高達596億,占銷售收入的15%。
過去10年,華為累計投入2400億元進行研發創新,17萬員工中研發人員占比高達45%。
未來幾年,華為每年的研發經費會將超過100億美元,其中15%-30%投入基礎技術研究和創新。用今天的錢,建明天的能力。”
15%這個數字估計很多老板沒有感覺,我舉個例子,假如你店里營業額是100塊,需要拿出了15塊用來研發產品。假如100塊營業額里面凈利潤是20塊錢,那就需要拿出15塊來研發,自己只留5塊。
我對15%這個數據比較敏感是因為在我的老東家吉利汽車的數據里,也看到了同樣的分量和比重。
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馮擎馮在一次媒體采訪上說,“吉利汽車在研發上每年都有近百億元的投入,占汽車業務營收比重高達15%以上,遠遠高于3-5%的行業平均水平。”
為何近幾年能一枝獨秀?新車型上一款火爆一款,而新車型的競爭力跟吉利產品研發投入大幅投入是有很大關系的。
下面這個銷售數據是今年9月份所有汽車品牌在中國的汽車銷量前十,這個表格希望不會讓你驚訝到:
1,吉利居然排到了,是所有品牌的前四哦。超越了很多國際大品牌。只排在大眾和通用之后。
2,在幾乎所有品牌的銷量都下滑的情況下,吉利的銷量是上漲的,而且同比上漲高達14%。
昨天,社群里一位老板問我,我的店溫度下降了以后營業額表現如何,因為她看到其他甜品飲品店在冬季里下滑比較厲害。其實我們店在冬季里營業額跟夏天相差并不會很遠,前兩年最冷的月份也就差20%左右,今年十月份就步入了冬季的早期,我們營業額甚至創了夏季以來的新高。其實沒啥秘訣,就兩點,第一,上冬季產品,第二,把冬季產品做好。在夏季的時候就開始想著冬季上什么產品,而且開始研發,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
“把產品做好,就是開店最大的捷徑”,這是我之前說過很多次的一句話。不過,這條路并不容易走,因為需要耐心,需要信心,需要關心,關心顧客的心。捫心自問一下:你有多少時間和成本會花在產品研究上?
借用任正非女兒孟晚舟在演講中的一句話結尾:“把普世的真理做到了極致,你就已經走在成功的道路上”。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