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上一篇文章提到老板的店還是有可能做好的,不過要做以下努力和調整:
1,要對小店重新定位,由一家“重產品的快節奏的奶茶店”變成一家“重社交的慢節奏的小茶館”。
小白領聚集的小區,而且大多是單身人群,白天的節奏是相對比較快的,唯有晚上散步,周末休息,或者有同學朋友來訪的時候才會想到樓下就有這么個精致的小空間可以發發呆,聊聊天,品嘗品嘗平時囫圇吞著的美食,感受時間的流淌。
去外面商場商業街,要梳妝打扮還要坐車太麻煩,去星巴克太商務,去茶樓太老男人,都不是好的選擇。她們去店里也許都是披頭散發,不修邊幅,穿著拖鞋,睡衣,就是因為這個地方好熟,可以很放松。
2,小店的主題是溫馨,是慢,是人情味,是熟悉的面孔和舒適的座椅。把顧客體驗放在最優先的位置。
這個地方一定是能夠讓自己跟外面有不一樣的體驗,讓其成為一個獨特的,在外面很難找到的社區交流空間。
雖然在店里放貓放狗是比較忌諱的,但是在這種體驗之下,貓貓狗狗反而會成為聚集人流的吉祥物。
我在上海開店的時候,去過類似的店體驗,寵物貓的出鏡率非常高,而且很受歡迎。
養貓養狗的人或者愛好寵物的人挺期望有這么一個給貓狗交流的地方。
3,雖然是強調社交和體驗,但是盈利模式要想好,最后依然要回歸到最原點,那就是產品,產品不行,大家就光顧著來玩了,不點東西,店面就無法盈利了,所以產品組合不僅要有喝的,還要有吃的,因為吃的東西更能讓人留下來慢慢體驗。
老板說,自己的東西很不錯,但是不得不說,奶茶店太多了,顧客選擇也多,他的產品無法形成差異化的優勢,在顧客眼中,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家店而已。
所以,在產品上,還需要有爆品來區隔其他店面,特別是在早期求生存階段。
4,這個店所在的小區有10000的年輕人,按理說養活一個店是沒問題的,但是營業額遠低于預期,我覺得最大的可能是宣傳還不夠,嚴格說就是小區的人知道的還不夠多。
老板說做過朋友圈轉發和推薦好友活動,不過住小區里的人相互之間是不認識的,一個人發的朋友圈影響的人也許是他同事或者同學,但是這些人不住小區里,所以影響的顧客不夠精準,這個時候要線下推廣和線上推廣結合起來,線下推廣雖然慢,但是因為有地理位置的概念,會更加精準。
第一家階段的目標就是要讓小區的目標顧客都來吃上一次,不管采用什么辦法,讓他們知道小區里就有個小店,很溫馨,東西很好,可以發呆,可以聊天,可以看到很多貓,還有跟自己一樣愛貓的鄰居。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