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社群里一位老板的案例。她說,店開了之后,生活都過不好了。
她的店開在鬧市區,選址的時候看著人來人往,但店開起來后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什么?
她開的是冰激凌店,產品是自己研究出來的,邊工作邊研究,倒騰了四年,她說,辭職出來開店,感覺是上帝派給我的任務,要做中國人自己的手工冰激凌,但為什么連房租的三分之一營業額都做不到?
這位老板遇到的問題很典型,先看看老板的詳細具體情況:
店鋪面積:實用面積是24平方米,長7米左右,長方形,所以在設計上分為前中后三區,前區擺放了餐桌,可以坐人,中區相當于售賣區,展示柜和收銀的位置,后區是操作區,制作冰淇淋和飲料。
前期投入:房租12萬一年,一次性交的。水電約¥1000一月。裝修約¥60000。設備約¥5萬。
店鋪周邊環境:這原本是個老城街,在小時候是很熱鬧的,后來因為改造,前面有一個人行天橋,截斷了步行街與這邊街的路。。這邊的街是可以通車也可以步行的。我店鋪對面是賣中老人的衣服和家居服和草席,共三家。離我店的左邊50米左右是一家蜜果奶茶店,剛在6月開張的,這個位置奶茶店兩年之內已經是第三家了。在右手邊200米又準備開鹿角巷(但看上去不是網紅的那個鹿角巷)。店鋪的右手邊是足浴店,再過去是早餐店,賣粥、小籠包、拌面等,我們這三家是同一個房東,跟早餐店聊過,他家主要是做外賣,做堂食的也是少,他給我的說法是這條街上貴的沒人吃。所以我一直在糾結到底應該怎么處理這個店鋪,轉了又不甘心(也不一定轉的掉),不轉每天都很煎熬,現在這條街上已經空出了一些空店鋪。
店鋪主要售賣:手工冰淇淋,門店自己做,原料自己采購(主要來自網上和水果店),定價在¥15-20之間,¥15元是一種口味,¥18是兩種口味,¥20是兩種口味包括榴蓮或其他成本更高的口味冰淇淋。我的產品在顧客之間的評價很不錯,所以光從口味和原料上我自己還是滿意的。但我不知道這個定價是否正常,因為我在設備廠家培訓時,其他的學員起步¥18(單球),第二檔就是28(雙球)。我現在價格感覺已經很難賣了,也有顧客嫌貴,問了直接走掉的。因為產品太單一,有顧客來只問有沒有飲料的,后來自己研發了4款飲料,但是對營業額上被沒有增長。
營業額:每個月基本是3000,上個月最好是5000多一點。飲料前面沒有上,但純賣冰激凌和增加飲料后的一個月,營業額幾乎沒用變化。一個月里面有時候,一天沒有成交額。堂食和外賣的都不好,外賣一天一單也沒有的情況也經常出現,目前外賣最好的一天是5單。天氣太熱,街上沒有人走,下雨了也沒有人,嚴重懷疑這條街!哎!估計這個月的營業額不會超過3000。
營銷:開店做了幾天試營業,第二支半價。后面基本沒有什么促銷,具體也不知道怎么搞。會定期推一些新口味。之前還拍了個電視節目,做了一個易拉寶擺在門口,但作用有不是很大。
我給這老板的建議就是盡快止損,盡快轉讓。
面對大部分開店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老板,我都會建議他們堅持,先想方設法把生意搞上去,假如后面生意依然不理想,起碼自己盡力了,放棄也不后悔,同時能力得到了鍛煉,個人得到了成長,下次東山再起成功概率更大。
那為什么這位老板我這么肯定的希望她止損呢?
因為選址錯誤。
你可能會說,不對啊,選址錯誤難道就沒有辦法了么?
有辦法,但是要看什么生意,有些生意對位置的依賴沒那么大,不需要大人流量支撐的,就比如我的生意,我三個店的位置都不是很好,都是一般老板看不上的位置,但是我可以通過微信運營提高顧客粘性,以及通過外賣擴大流量入口來彌補線下流量的不足。我之前寫過一片文章,大意就是在選址項目的時候,不能太依賴位置,如果過于依賴位置,帶來的是巨大的運營成本,盈利能力就會大幅下降。
冰激凌,特別是中高端冰激凌,并不是高消費頻次的產品,而且不能做外賣,生意要做起來就需要人流量來支撐,具體說是需要目標顧客很集中的地段,因為吃冰激凌的目標顧客很明確,是年輕女孩子,從她的價格定位看,是面向中高端消費群體。
而她的店,卻是開在一個中老年人聚集地。
選址錯誤的本質問題是目標人群的錯位,當沒有足夠目標顧客的時候,你再推新品,定價再低,活動力度再大,再宣傳,都是沒用的,所有的經營活動和經營決策,只在對你的店或者產品感興趣的人身材才會發生作用,其他人感受不到你的好,也看不到你的用心和熱情。
及時止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特別是對自己用心投入的生意尤其如此,但情懷并不能讓一個店起死回生,理智才是靠譜的選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