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讀起來有店別扭,但這是很多老板店開不好的原因,甚至是屢戰屢敗的原因。
我認為世界上可以分為兩種人,一種是主動型的人,一種是被動型的人,專業一點的說法,可以稱為“企業家思維”和“雇員思維”。
有一本書叫“瘋狂的天才”里面說到,世界上大多數人是渾渾噩噩過日子的,對身邊的不合理事情安之若素,比如你在一些單位或者公司辦事,處理事情的人明明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他職責所在就是那樣按部就班的做事,一般人也就無非抱怨幾句“官僚主義”,每個人都是照章辦事沒責任,大家都說這是規定,是領導指示的,這種思維就是雇員思維。
這種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經常可以遇到的,比如不靈活的賓館前臺,餐廳服務員,我們惱怒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也許自己某些時候就是這個樣子,不在的時候,自己的店員就是這個樣子。
與“雇員思維”相對應的是“企業家思維”,跟雇員不一樣的是,這些人對現狀不但不滿,而且不服,我不管別人怎么想,我就認為這事不應該這么辦,必須改變,然后分析事情發生的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找到解決問題具體方法,即使嘗試失敗了,還會繼續嘗試,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觸發我這些聯想,是因為社群里有一位老板在愁自己不在店里的時候,營業額就會大不如自己在店里的時候,店長雖然提撥起來了,但是還是被動的等待答案,依賴心理很重,老板希望培養她獨當一面,但是又貪玩。員工沒有主動意識,是很難溝通的。
之前在公司上班的時候,直接領導是一位很嚴格的人,團隊里的人每次見面溝通都會如坐針氈,因為很多簡單的問題都會被問到很多次為什么,怎么辦。不過我能理解,因為我知道他是在引導我們思考,而不是直接給答案,鍛煉的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從依賴型的被動思維到積極思考的主動思維。
這也讓我想起來平時跟社群里有些老板的溝通交流,有些老板在積極主動方面是不合格的,我跟他說,這是A,然后他會一個勁的問,A在哪里,A在哪里。。。不愿意花一點點時間和耐心思考,甚至介紹的文字都不愿意閱讀;社群里的資料,發了一遍又一遍,加入了社群幾個月也不知道社群的資料在哪里,如何在社群里學習;我記得有位老板加入社群一年了,但是選址還是犯了非常低級的錯誤,然后要我發資料給他看看;這樣的被動人生,注定是要走一些沒必要走的彎路的,而有些彎路是走不得的,因為草根創業,抗風險能力太差了,跌倒了,要再起來就難了。
我認為,開店筆記的聽眾或者讀者最大的主動,就是把開店筆記在喜馬拉雅的音頻都聽一聽,把開店筆記公眾號的文章都看一看,特別是還沒有開店的老板,對開店這個事情幾乎一無所知的準老板,在開店前如果能花點時間把開店筆記的內容都了解,甚至理解,對開店做生意的認知會大大提升一個層級。如果這些簡單的基礎工作的不愿意做的話,怎么可以面對開店后更復雜的我問題。
開店筆記里的東西都是實打實的開店經驗,這里有我開店過程中做得好的,做得不好的,也有其他老板的成功和失敗經驗和教訓,兩年多的時間的分享,也可以看到我本人認知的提高和自我的成長,這些是很值錢的東西。
主動的人生,命運自己把控,這才是自由的靈魂。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