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社群里的老板在不同的時間問了我不一樣的問題,后來無意中發現我竟然給出了一樣的建議。覺得挺有趣,也有代表性,因為問題產生的背后是一種共同的思維方式導致的,解決辦法也是一樣。
先看看這兩個問題:
問題一:
我是做鴨貨的,最近有個涼皮店想合作,我給他送貨,但是他提出不好賣的和過期的要免費換貨,因為我給他的供貨價本來就不高,如果再退換幾次,我擔心會賠錢,可是如果拒絕他的要求,他可能會換別的供貨商,現在挺糾結,想問問陳老師該怎么辦?如果是退換貨,是不是應該和他談些條件,或者價格上再稍微高一些,如果不給退換貨又該怎么說才能消除他的顧慮。如果每次少送點兒,每天都送新的話,運費的成本也不少。哪種方法更有效?
老板問的這些問題是無解的,因為雙方都是從自身角度考慮問題,自己不能吃虧,而對方考慮問題的角度也是不能吃虧。
如果這樣談下去,只能有一方妥協,達成協議,或者雙方都不讓步,這次合作泡湯。
但是,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個更加務實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擱置爭議,把腦子里的各種假設先放一放,把各自的立場放一放,而是讓這件事情先做起來,因為做起來后會得到一些做決策可貴的信息,比如,產品一天能賣多少,雙方利潤由多少,產品評價如何,退貨率如何,價格合不合適,合作產生的利潤能不能抵消因退貨導致的成本增加等信息,更重要的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可以幫助雙方判斷對方是否可以長期合作,那時候再談具體的條款顯然會更容易,而且更顯誠意。
問題二:
鴨貨店剛開始試營業,人不多,但是晚上得開到12點,早上又得早起,目前就自己一個人連煮貨帶看店,每天只能睡五個小時不到,感覺身體有些吃不消,但是目前還能挺住,今天對面賣特產和文玩的女老板找我聊天,說可以雇她捎帶著給我看店,她之前加盟絕味鴨脖,對這行特別懂,而且我也不用管她吃住問題,但是兼職畢竟和全職不一樣,如果兩個店同時來人,肯定會顧此失彼!我是不是應該等生意穩定了以后再考慮雇人,如果雇人,是不是寧可多花些錢雇全職的,也不能雇兼職呢?
這問題的道理是一樣的,你永遠也不知道對面這個老板到底能不能在自己休息的時候幫到自己,除非讓她試一段時間,老板所有的擔心只有在嘗試了之后才能得到驗證,才能知道這位老板的能耐,才能知道哪些地方會出問題,如何規避問題的產生。
做了一段時間之后,適不適合,劃不劃算這些問題,我相信老板自會有答案。如果因為糾結著而不敢開始,那可能就失去了一次低成本解決問題的方案。
擱置爭議是一種普遍的解決問題的思路,你看臺灣問題南海問題不就是擱置爭議么!當大家都找不到解決方案的時候,那就先放一放,做點其他事情。
我們不能讓某個障礙阻礙事情的發展,相反,事情的發展也許就是解決問題的答案。臺灣的政治問題不能阻礙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也許就是解決政治問題的方法。
擱置問題并不是回避問題,而是一種務實的實用態度,不能讓爭議或者疑惑阻礙前進的步伐,而是在行動中試錯,糾錯,直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