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開店選址的一些理解

    今天毫無目的的逛了一天,就是為了熱熱身,市區郊區都看了一下。最大的感受就是:開店選址一定要備好一輛馬力十足的電驢。沒有電驢找不到好位置。

    先說說我對門店的理解:

    第一個理解:

    門店位置是啥?群里有位老板總結得比較好,說是一個引流的工具,是一個線下的引流場所,這位老板還在線上引流,引流到自己的平臺。門店只不過是產品和服務的一個背書而已。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有些店人流量不好,但是生意卻很好。因為這個店有顧客基礎在,在江湖上有良好的口碑,為自己制造了流量。或者老板利用了自己的宣傳能力,推廣能力,從外面從網上拉來人流量。

    第二個理解:

    門店是一個過濾器。不同的門店過濾出來的人的結構和人的數量是不一樣的。前段時間講的頂層設計的第一理念就是“只做一部分人的生意”,那么一個店篩選出來的人是不是自己的顧客群體是非常值得考慮的問題。有位老板說位置很重要,比人流量更重要,因為同樣的人流量,不同的位置,生意也會不一樣。 很有道理。今天我去的一個商圈,在市中心核心地段,人流量非常大,房租非常貴,不過中午時段我觀察了一下從附近寫字樓里下來的人,貌似不是我的顧客。有位正準備開店的老板,這段時間也在找位置,他提到了一個概念很形象—“假白領”,就是有些老板要做白領生意,以為寫字樓下出來的人都是白領,但是你想象中的白領和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也許他們的收入,教育水平,素質,消費能力,行為方式和審美能力都不是你腦海里的標準。

    第三個理解:

    一個店面好不好,要看其“盈利能力”。不是營業額,也不是盈利總額,是盈利水平。一個店起步階段活下來最關鍵,能活下來就是成功。我第一個店的營業額是現在這個店的營業額的8倍,但是盈利總額居然差不多。這就是我為什么強調“小而美”,他的核心就是“盈利能力”,也是代表著一個店生命力。這種思維導向會讓我們不再追求店需要多高的流水,需要多好的裝修,需要多好的位置,以及多大的場子等等。

    這次找店,我會堅守這個“盈利能力”這個原則,不追求表面的東西。

    今天找店有兩個感受:

    第一,開店成本越來越高了,主要是轉讓費和房租上漲厲害,但是人流卻沒有增加,由于商圈的增加,線上的競爭,平均分配到每個店的人流量是減少了,但是開店成本卻逐年上漲。這意味著風險的分子越來越大,分母卻越來越小,風險增速增加了。也就意味著開店的失敗率也增加了。今天在這個城市的比較郊區的小區里面的住宅底商問了兩個30平米左右的商鋪,轉讓費都是15萬,租金4500。這意味著開那么一個店,投資至少要準備25萬以上,那么個小店,干得好點的,也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才能回本。

    第二,競爭愈發激烈了。一個商圈里,無數品牌的奶茶店扎堆開,無數品牌的雞排店拼得你死我活,甚至還有幾個本地的漢堡店跟麥當來肯德基廝殺。這需我們這些參與者更加有過硬的底子和不一樣的模式,不一樣的玩法。

    關于“開店學習社群”

    在開店學習社群,我們要用一年的時間見證一個小而美的店怎么做起來的,里面我的分享是系統的,深入的并且跟案例結合的,最終目的是“用頂層設計開店法” 開出一家 “小而美”店。結合我的新店,我會全程直播總結開店的全過程。

    里面除了我的分享 ,還有各行各業老板的相互交流學習。現在已經有1200多位各行各業的老板加入社群了,也歡迎您的而加入!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16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4月20日 16:22
    下一篇 2017年4月20日 1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