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偷懶,貼出一篇我分享到“開店學習社群”的文章。貼出來是因為這個內容太重要了但是很多老板卻不知道。
下面是文章全文:
昨天說到了給給店找到合適位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來探討如何找到這個位置:成為一個細分品類里的第一,是常見的定位的方法。也是讓一個“小而美”的店成功的最好的方法。因為“第一”是最容易別人記住的。
不要怕這“第一”,覺得自己做不到。在一個城市里特別是中小城市里,要把一個產品做到最好是普通人或者一個普通小店完全可以做到的。因為:第一,一個小店不是在全國范圍內競爭,而最多只是一個城市范圍內的競爭。第二,你擅長的產品或者品類,競爭者可能更少。
看看身邊的成功的小店,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這里我說的成功,是營業時間超過一年以上的小店。比如我旁邊的包子店。店開了七八年了。他的包子就是很多人說的的最好吃的小包子。他的包子都是小個頭,餡多皮包。別人家的包子一般只早上賣,但是他家的包子早中晚都賣,顧客可以當飯吃。我們家的很多顧客點外賣,都不忘叫送餐員順便從旁邊帶兩個包子。可見全城都有名。
比如一家蛋撻店,只賣各種各樣的蛋撻,因為專注于蛋撻,所以樣式特別多,顧客選擇豐富。幾乎吃蛋撻就想到他家的。其他的西點店都是大而全類型的,顧客想到的是你那里賣各種各樣的西點,但是通常想不出一兩個拳頭產品。西點里其實很多單品都可以拿出來開個小而美的店,把單品做到最好,做到全城第一是完全可能的。類似的還有,軟歐包第一,杯子蛋糕第一,甜甜圈第一,還記得前兩年的很火的起司蛋糕么,雖然現在很多倒了,但是還是有借鑒的思路。
做單品的第一,就不得不提我們這里的一家煎餃店。要吃煎餃就必須到他家吃。在我的節目里提到過的。一個非常小的店,其實只是操作間而已,桌椅板凳都是擺在外面。下午5點開門營業,晚上9點準時關門。只要天氣好,門口都是人山人海。他家只做煎餃,賣燒烤串串的都是租給別人做。他家的口號是“寧可一人吃完次,不做萬人吃一次”。霸氣吧。
當然,成為第一是基于你有好的產品,技術或者服務。但是很多人也是沒有這個能力或者暫時沒有,怎么辦?答案是差異化。
開店參與競爭是必不可少的,上次說”競爭力”那篇文章提到過,其實所謂的藍海市場是沒有的,任何你想得到的,前面可能一萬個人想到了。但是針對具體的某個人,紅海不會那么紅,因為自己的城堡除了可以通過各種門檻來排除競爭,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差異化競爭。
根據自己的能力,資源,確定為潛在顧客提供的預期的獨特價值也是常用的定位方法。群里有位做婚禮策劃的童鞋,主動放棄一萬五以下的單子,而專做高端,顧客非常認可,他提到了要有要讓自己提供的服務有“檔次”,在顧客心目中有個“排位”,“同時不要想著自己一統江湖,把生意做完,讓所有人都選擇自己” ,自己做不到,顧客也不買賬。”
群里還有位做服裝定制的童鞋,做了一年服裝定制了,有生意,有訂單,但貌似有點迷茫。其實群里有好幾位做服裝定制的朋友,我可以很明顯看到他們的差異。有一個為專做高端女裝的,有一位是專做高端西裝的,從朋友圈還可以經常看到這位朋友的團隊給某某大企業老總量尺寸的照片,或者大學里的什么企業總裁班全部穿上了他們定制的西服。這位朋友本身沒有高端人士的人脈和資源,要進入那個圈子是比較難的,所以要進入高端商務服裝定制,對他來說是不合適的,至少暫時不合適。后來,想到了為胖子群體提供服裝定制,也許是個好辦法。
有時候,會不會很苦惱:自己的店為什么那么難,自己那么努力,為什么生意還是那么差。除了干著急,有沒有想過一些“根本原因”的問題?
看到這篇文章的老板,請心平氣和地拿出幾分鐘時間思考一下這個星期提到的話題,結合自己的實際案例深入思考,并且加以改進。
“開店學習社群”最新動態
這周我們將集中講述“頂層設計開店法”開出一家“小而美”的店。小就是投資額小,模式簡單易復制,美就是盈利能力強,生命力強。“小而美”的店是提高草根創業開店成功率的不二法則。
本周日,我們群里的一位玩“社群經濟”的牛人,將給大家分享傳統店鋪如何利用社群經濟做活店面生意。
現在我們有700多位各行各業的老板加入了社群,在這里結合我開新店的案例,系統的學習開店的知識,期待你的加入。社群的詳細介紹請參照下圖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