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怎么做到店面凈利潤從6%到50%。

    大部分老板說起自己的第一家店的經歷都是痛苦的,因為第一家店一般是失敗的。但是痛苦歸痛苦,能不能從第一家店站起來,從失敗中汲取有用的養分,就看老板用不用心做生意了。

    對我來說,從第一家店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門課就是成本。當時沒有經驗,對成本沒概念,開店之前沒有對運營成本進行綜合的設計和考量,以至于后期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當時店里營業額的天花板在每天10000左右,平均在8000上下。但是保本營業額就差不多7000左右。凈利潤率徘徊在6%上下。員工每天累死累活,但是把工資一發,房租一付,供應商的錢一打,手里的錢所剩無幾。生意排隊,座位爆滿,外賣多得送死人,但是就是不賺什么錢。

    當時每天都在想,做生意不應該這樣子的。如果我讓我再開一家店,應該怎么樣呢?當時總結了一點:盈利能力必須高。

    是的,一個店的“盈利能力”非常重要。一個店可以大點,可以小點,但是盈利能力一定要強。盈利能力強,生命力才強。才能經得起風浪,要知道,市場的風浪隨時都有。事實上,我把店轉給下一家的時候,店里是盈利的,所以他沒有做任何改變,菜單,團隊,人員,裝修都沒變,但是他做了兩個月也沒做了,就因為廚師不聽他的,要走人,風浪一來,店就經不起顛簸了。

    盈利能力,一定程度上看,就是凈利潤率。代表一個店的生命力強弱。

    第一家店轉讓之后,我停擺了近一年,除開研究產品,也在想方設法如何提高下一家店的盈利能力。

    第一,產品必須少,毛利必須高。

    第二,產品必須能標準化,能批量生產。

    第三,產品要必須事先做好,并且能存放。

    第四,店面必須小,營業額/租金應該在8-10倍以上。

    第五,外帶為主,所以產品需要方便打包和攜帶。

    第六,產品搭配必須能有協調效應,而且簡單易操作。

    這六點看上去是產品問題,模式問題,其實背后的思考邏輯是成本問題。

    第一,產品少不僅管理成本低,而且會讓采購成本降低。

    第二,產品標準化,能批量生產是為了節省生產中心的的人員成本

    第三,事先做好,能存放是為了保證出單效率,提高了店面單位人員的接待效率。能存放是為了保證浪費最小,第一天賣不完第二天還可以賣。

    第四,店面小,租金相應會低,不做堂吃,不需要一個店員來收拾垃圾,節省一個店員工工資。

    第五,產品搭配協同保證店員最快的出單效率。

    第二個店雖然小,但是凈利潤最高的時候達50%多。得益于前面說的六點不僅提高了毛利率,更提高了凈利率,也就是盈利能力比較強,生命力比較強。

    當然,降成本是一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過程,我現在也還在降成本。但是如果開店前,成本方面不做頂層設計,后期降成本很可能就不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活命。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299.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19日 09:32
    下一篇 2017年2月19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