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2020年營收或破200億 隨著時代進步和發展,人們從過去滿足溫飽的需求,上升到追求向往的生活,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和品質。尤其體現在飲食方面。除了品牌、門店環境、服務,顧客更想享受性價比高的一頓餐,更要味道好。而這每道菜的背后是新鮮的食材、廚師精湛的廚藝,以及調味品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老字號里,相比156年的全聚德,海天是擁有300多年發展史的國內調味品行業頭部企業。海天味業的市值從2014年2月上市初的497億元,在今年9月份一度突破6000億元,目前穩定在5000多億元。 海天味業在Q3季度實現營收54.91億元,同比上升17.73%;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是13.18億元,同比上升21.47%。按此增速發展下去,海天味業2020全年營收將突破200億元。 從2015年-2019年業績數據看,海天味業在營收和凈利潤數據方面穩步上升,同比增速則在2017年達到頂峰后,增速逐漸放緩。 從往年數據看,海天味業每年Q1-Q3季度營收和凈利潤數據逐步減少,其中Q3季度(7月-9月)營收是四個季度里的最低,而進入Q4季度(10月-12月),營收和凈利潤數據則顯著升高,每年Q4也是四個季度中數據表現最好的。 這是因為Q4季度剛好趕上春節旺季,無論是普通家庭,還是餐館酒樓,調料品使用量都有大幅增長。包餃子、炒菜,都會用到醬油和蠔油。 醬油增速持穩,蠔油呈較快增長態勢 海天味業的主營業務是調味品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其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雞精、味精、料酒等調味品。其中醬油、調味醬和蠔油是其最主要產品,也構成海天味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財報數據顯示,產品營收數據來看,醬油品類仍是海天味業第一收入來源。2016年醬油品類營收75.79億元,2019年是116.29億元,營收在持續升高。不過從占總營收比例看,醬油營收占比自2016年的60.83%到2019年的58.84%,是有所下降的。 反之,蠔油品類在總營收占比中持上升趨勢,從2016年營收18.63億元占比14.95%,到2019年的34.90億元占比17.63%,可見蠔油在整體占比中更為良好。同時,海天味業的調味醬品類營收數據雖然逐年在增加,但其營收占比呈現逐年下滑趨勢。 此外,2019年財報關于成本方面,蠔油產品的各成本構成項目同比增長較大。其中直接材料220.4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9.46%;制造費用0.9億元,同比增加10.64%;直接人工0.32億元,同比增加15.74%。海天味業將其歸因于年內蠔油銷量同比增加較快,據悉,2019年蠔油產品產量76.25萬噸,銷售量是75.17萬噸,銷量同比增加24.39%。 與時代同步發展,是海天味業明智的策略選擇。 2004-2014年,是調味品的十年高速發展期,其中單一調味品在2015年后集中度提升,在食鹽、醬油、食醋、味精、糖、香辛料、料酒和芝麻油等八大品類中,醬油是最大的品類,并且已經形成以海天味業為首的“一超多強”格局。 2019年,海天味業營收逼近200億,緊隨其后的是中炬高新46.75億元,千禾味業的13.55億元。從醬油品類營收數據看,海天味業116.29億,中炬高新30.35億,千禾味業8.35億,可見醬油品類在各自營收主要占比,顯然差距之大。 重視研發投入與線上渠道 海天味業在財報中提及,企業管理、銷售渠道、產品技術和品牌影響力是其四大核心競爭優勢。 憑借核心釀造技術、堅持傳統的天然發酵技術釀造生產產品,是海天味業最重要的競爭優勢,從其一直以來的研發投入可見,海天味業對產品技術研發的重視程度。從歷年的研發投入數據、同比增速和占營收比例來看,均呈上升趨勢,幅度相對較小。 近年來,海天味業持續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來升級研發隊伍,且在廣東建有4個省級研發平臺。 今年1月-9月份,海天味業已經投入的研發費用4.95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4.28億元增加15.65%,從數據上看,今年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已經超過2018年全年研發費用。 從營銷布局層面看,但互聯網迅速發展,讓海天味業的互聯網意識逐漸覺醒。例如,贊助綜藝節目有《最強大腦》、《歌手·當打之年》、《中國達人秀》等,同時與《吐槽大會》、《奇葩說》等新媒體節目達成IP資源的合作等,加強和提升品牌宣傳和年輕形象的樹立。 海天味業作為一家傳統調味品企業,主要采取經銷商為主的銷售模式,“先款后貨”的結算方式,對其現金流和防止壞賬的情況帶來有力保障。 而線上渠道的成熟發展使得海天味業選擇同時發力。線下建造終端銷售網點,覆蓋全國各大連鎖超市、各級批發農貿市場、城鄉便利店、鎮村零售店等。線上則早與天貓、京東等頭部電商達成平臺合作,2019年12月份,海天味業與京東超市達成合作,主要在新品創新和推廣等方面展開合作,并進一步聚焦用戶運營和營銷生態。 長期深耕和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調味品在人們心目中較為低檔的印象,也讓“海天”這個品牌深入人心,深入到全國每一戶家庭、餐廳等。 小結 國內單一調味品的“一超多強”格局已定,海天味業的地位難以撼動,單一調味品生產工藝復雜,進入門檻之高,新玩家進入該賽道也并不容易;但港澳及海外市場的調味品品牌在對海天味業產生一定威脅。 日本龜甲萬主要做精品醬油市場,進入中國市場近20年,更多用于日本料理店,從京東、淘寶等注意到,其500ml-1.8L醬油定價在39元-79元每瓶;相比海天走大眾路線,旗下的老抽、生抽和味極鮮定位大眾,定價遠低于龜甲萬,不過近年來海天的價格也在提高,開始走部分精品化路線。 而李錦記以蠔油聞名,其蠔油品味、口碑和價格均在海天之上,也是海天不容小覷的競爭對手。 “中華老字號”的光環,需要海天味業在行業引領和自我創新方面持續提升。而后起之秀和國內外調味品競品也應該讓海天味業意識到競爭的激烈。





真真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