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五個字,堪稱管理絕學

    2020年10月25日 No.820


    1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白話文解釋

    如果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嚴,對統治者來說,大麻煩就要來了。不要侵害人民的生存空間,不要攪亂人民的正常生活。不去做那些讓人民討厭你的事情,人民才能不討厭你。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不自以為是,不高人一等。愛惜自己的生命,但不認為自己高貴。所以舍棄后者而取前者。

    2

    道德經里講無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無為要理解為“不亂作為,不妄為”才是正確的。

    國家也好,企業也好,發展都是要遵從自然規律的,統治者,管理者順應規律的作為,才會讓組織更好。

    而背離自然規律,背離“道”的作為,甚至妄為,往往就會帶來巨大的災難。

    正如老子所說“無狹其所居”,若讓人民居住的地方越來越小,讓人連房子都住不了,人都成了“流民”,又如何能夠安定呢?

    自古以來壓榨百姓的統治者,幾乎沒有好下場的。

    漢武帝劉徹,本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可在晚年時崇信方術,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任用奸臣。加之連年對外用兵,肆意揮霍,導致國庫空虛,民眾不堪壓迫,暴亂不斷。

    后來清醒了,對臣民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后又下《輪臺罪己詔》,以表態度。

    3

    統治者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啥?

    毛主席用五個字就概括了“為人民服務”。

    對不?

    多簡單,多樸素,卻有極大智慧的五個字,這五個字,道盡了治理的絕學。

    今年的疫情,對民生的影響特別大。

    于是,很多地方開放了地攤,相關部門的態度,從以前的“一刀切”,見一個拆一個,變成了以疏代堵,為地攤提供相應的場所,引導商戶規范經營,讓人們能夠有機會通過更多的渠道“回血”。

    如果說以前,不讓擺攤,是削減了人民的生存空間,那么這次的引導,就就是增加空間,為人民服務嗎。

    的確,有人說,擺攤賺的錢還沒有花的錢多呢。但往好的方向看,這不但是提供了一個渠道,而且增加了一個機會,甚至是盤活了一個市場。

    誰會不喜歡這樣的政策,以及定制這樣政策的管理者呢?

    往小了說,我們有不少老板,說起自己的管理,比較得意的就是員工很怕他,他一進公司員工就緊張害怕。

    有位老板曾給我說,前些年,員工要是看到他進店,手里的手機都能嚇掉地上。(上班時間不允許玩手機)。

    實話實說,能夠讓員工害怕自己的老板,已經算不錯的了。

    如果員工都不怕老板,不怕公司嚴苛的管理規定,那才有問題了。一位老板說,現在有的員工,說不干就不干,連未結的工資都不要,轉身就走了。

    后來我了解了一下原因,這個員工之前在另一個店里工作,上了半個多月,老板始終沒有好臉色,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的,孩子氣不過,待不下去了,走人。一起走的還有幾個人,說那個店里人員從來都沒穩定過,估計命不久矣。

    這孩子在店里的遭遇,不也是一種“被壓迫”的待遇嗎?

    如果這個老板不這么干,管理員工的態度不這么“令人討厭”,你說員工會如此討厭,并離開他,以至于連工資都不要嗎?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多簡單的道理啊。

    再往小了說,家庭里面。

    老公回來晚了,老婆說“你還知道回來啊,你怎么不死外邊呢”。接下來,如果雙方都控制不好情緒,免不了一場爭吵。

    老婆真的是想要老公死在外面嗎?拉倒吧,肯定是想早點回來多陪陪自己和孩子啊。

    那有人說了,那男人要是早些回來,不就沒這么多事了嗎?

    又有人說了,要是那女人不那么說,不就沒那么多事了嗎?

    男人錯?女人錯?

    別這樣,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討論到明年有意義嗎?

    過好日子才是重點,只要任何一個人能夠控制一下自己,“不作出令對方討厭的事情”,不就成了嗎?

    抖音上有個孩子,拍的一個視頻挺有意思,一杯果汁,一杯可樂,同時各扔一個泡騰片進去,可樂溢出來了,而清水沒事。

    啥道理?

    你覺得呢?

    管家庭是一個人的事,管企業是一個人的事,古代君王管國家,同樣也是一個人的事。

    遇到問題,看看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期待對方能改變什么。

    4

    今天又讀到了這么多道理,如何運用呢?

    ①、做個服務者

    毛主席說“為人民服務”。

    那我們也就嘗試著努力去做服務他人的人。

    盡可能的給家人,給員工,給我們服務的顧客們創造更好的條件,讓他們更好。

    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避開了“讓他們討厭”的事情。結局自然不會差。

    在溝通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把成就感留給員工”,但實際上呢?有多少老板都是“我早就說了XXXX”,弄的功勞都是自己的,那員工又如何有干勁呢?

    即便是你英明神武,把成就感留給員工,讓他們更有干勁,難道不好嗎?

    做一個服務者,無論是對你的家人,還是員工,還是顧客,把他們服務好,做好支持者,才是明智的選擇。

    ②、多了解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們都覺得很了解自己,實際上可能我們對自己的了解,恰恰是最少的。因此才有了“人貴有自知之明”。

    了解自己越多,越容易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有正確的判斷。很多彎路就可以不走了。

    曾國藩天資并不聰明,他也知道自己天資不夠聰明,因此極其勤奮,每天都要做日課,每天總結批評自己。就連多看了別人小妾幾眼這樣丟人的事情,也能直面并狠狠地批評自己,這樣的人,不成事才怪呢,你說是吧。

    多了解自己,即便做不到知彼,也要能做到知己。

    ③、選正確的路

    先選擇做正確的事情,而后再正確的做事。

    面前的路,有兩條,一條是看重自己,放縱自己的路線,另一條,自知,自愛,不自貴,不自見的路線,怎么走,自己選了。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51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24日 16:00
    下一篇 2020年10月25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