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喝咖啡、逛街喝奶茶,不可阻擋地,咖啡在年輕人中越來越有存在感。
但想在咖啡領域做出“星巴克”,卻不是砸錢就能實現。
打破“店不過三”,咖啡區域品牌涌現
一些10m2小店,極具人情味、顧客忠誠度高,但模式注定小而美,很難規模化復制。
這一現狀正在被改變。近兩年,全國各地涌現出一批區域連鎖的咖啡品牌。
比如上海的由心咖啡,以中高端寫字樓大堂為主要場景,并在其入駐的寫字樓已經實現了高達40%的轉化率,成為白領忙碌之余放松的空間、建立連接互動的場所,被稱為“離白領最近的咖啡”。
目前,由心咖啡在上海、深圳共已開出近20家直營店;而近兩個月,也將計劃加速門店落地的步伐,通過進一步模塊化和標準化,提升跨城市復制的能力。
又如Double Win Café ,用做奶茶的方式做咖啡,開出19家直營門店,日均出品400杯,生意好的店,單天營業額能做到1.5萬;
再如廣州的.jpg咖啡,5家直營店,菜單上只有3種咖啡,卻有不同產區的豆子供顧客選擇,在廣州引發了打卡潮。
還有北京的魚眼咖啡、蘇州的代數學家咖啡……這些品牌從一個區域市場開始,通過模式創新,在保留咖啡館調性同時,實現了5~20家連鎖門店的復制,其中不乏有一些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從情懷到生意,中國咖啡已經完成了一次躍遷;
從生意到商業,標準化是中國咖啡的下一個門檻。

標準化出品,是做連鎖的關鍵
據了解,由心咖啡在其入駐的寫字樓,實現了很高的顧客轉化率。
構建出多功能社交空間固然是重要因素,而對于咖啡業態來說,消費者的高復購、高忠誠度,終究要回歸到一個基本卻核心的入口:
穩定優質的咖啡出品。
一杯咖啡的風味,至少有60%取決于咖啡豆;而
影響咖啡豆風味與品質的,是生豆本身和其烘焙過程。
為了在烘焙技術上實現突破,提高咖啡豆品質和標準化水平,由心咖啡在發展至12家門店時,就選擇了璞珞咖啡——
這個眾多一線咖啡品牌、餐飲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作為自己核心的咖啡豆供應商。
在與璞珞咖啡的合作中,由心咖啡產品總監、國際咖啡評審査老師最為看重的是設備與技術彈性:
意大利烘焙機的低氧烘焙技術延長了咖啡最佳賞味期;
火力、轉速、風力的多段彈性調節,使烘焙速度快慢自如,實現8分鐘二爆,充分發揮烘焙機的潛能。
而雙方對品質的追求,又
讓他們在拼配、
調整過程中
實現高效
協同。
以由心的意式拼配咖啡豆為例,每款豆子采用單一烘焙再混合的技術。這樣做,充分還原咖啡豆本身的風味;而混合后的風味,層次感更突出;
同時又具備良好的穩定性——
這都是采用整線設備才能實現的
。
由心咖啡用璞珞咖啡“雨蛙豆”出品的意式咖啡,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對獨立咖啡館來說,一定程度上做的是個性化、人情味,店主的人格魅力是門店和顧客的強鏈接。
但當店數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在保持情感傳遞和空間功能的基礎上,產品會成為品牌與消費者的強鏈接,大量出品的穩定性會成為競爭的關鍵。
在咖啡館情境魅力基礎上,
中國咖啡行業,正需要一場標準與規模的商業化改造。

從咖啡文化到咖啡商業,還有哪些路要走?
一個行業的升級迭代,上游供應鏈常常是“晴雨表”。
特別是大型供應商,他們的選擇往往蘊藏著未來的方向。
璞珞咖啡作為國內Top3的咖啡工廠,目前年烘焙產能已經達到5000噸,預計到2021年新生產線投產后,年烘焙產能將達到1.5萬噸。
在璞珞咖啡
相關負責人看來,中國咖啡行業,不管是線下品牌還是線上零售品牌,很多還是在做“咖啡文化”,以審美、社交、情感附加值實現“出圈”。
“但要想做成一個像星巴克或雀巢這樣的品牌,就要從‘咖啡文化’過渡到‘咖啡商業’。”
1、提高產品視野,不局限于“自嗨”
可以觀察到,行業中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使用具有國際水準的咖啡豆。
一方面,金獎豆、高分豆,成為越來越多品牌追捧的元素,走進大眾消費者視野。
瑞幸咖啡,在一開始就選用了IIAC國際咖啡品鑒大賽金獎豆;
全家的湃客咖啡,也優選獲得2019IIAC國際咖啡品鑒大賽金獎的咖啡豆,在全國近4000家門店做了產品升級;
肯德基的K咖啡上新,選擇Coffee Review高分豆來做出品,為消費者提供低酸度、莓果甜、焦糖香三個具象化的口感。
另一方面值得關注的是,使用“雨蛙豆”的產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咖啡館的菜單中。
“雨蛙豆”指的是經過雨林聯盟認證的咖啡豆,上文提到的
由心咖啡很圈粉的意式咖啡產品正是使用了這種豆子,而提供這款產品的正是國內首家擁有“雨林聯盟認證”的咖啡工廠——璞珞咖啡。
璞珞咖啡相關負責人告訴我,雨林聯盟是一個旨在“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世界”的國際組織。
這不僅僅是個理念,在產業鏈推動下,雨林聯盟在咖啡種植、市場應用上已呈現可觀的成果。
雨林聯盟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
其在全球已經有40萬認證咖農,每天全球有2.7億+杯咖啡由具有雨林聯盟認證的咖啡豆制作而成。
目前,包含麥當勞、lavazza、立頓、CoCo都可、由心咖啡等在內的十多個品牌,都選擇了具有雨林聯盟認證的咖啡豆、茶葉等原料。
我們了解
到,璞珞咖啡工廠使用的是全自動化工業產線,而且其咖啡豆在2016年獲得了C
o
ffee Review 95分的高分,2019年獲得IIAC國際咖啡品鑒大賽金獎榮譽,并
通過了雨林聯盟認證審核
。
一個雨蛙標識,是產品品質和社會責任的雙重認證。在產品趨于同質化的當下,相比顏值、名字、社交玩法上做創新,“雨蛙豆”為咖啡品牌做產品差異化提供了一個新參考路徑。
“作為國內一線咖啡豆供應商,已有20年經驗的璞珞咖啡,擁有10多位年資平均為11.3年的Q-Grader
(國際咖啡品質鑒定師)
,還有咖啡賽事國家級和世界級評審,能為客戶量身定制產品方案。”璞珞咖啡負責人表示。
具備國際化設備、技術、管理水平的咖啡工廠,正在為行業注入新的動力。
當咖啡行業不再沉浸在自己的標準中自嗨,而是開始進入世界咖啡標準體系,商業化的道路才能更清晰。2、產品標準化,用數據代替個人經驗
現代化的工廠、先進的設備,
用科學化的生產流程、定期的產品檢測來代替個人感官體驗,才是保障標準化的基石。 在璞珞咖啡,從生豆檢驗開始,每一顆豆子從入廠檢驗開始,要經歷“生豆處理、配方精準混合、生豆烘焙、烘焙程度和風味檢測、去石去雜物、重金屬檢測、工業級商用磨豆機研磨、自動化充填包裝”等八大流程、數十個檢測細節。
把咖啡當成一項事業,最重要的是長線積累,而不是短期爆發。
一兩個爆款只能帶來短線利潤,品牌想實現持續的、可流動的、穩定的增長,必須要靠長期穩定的出品。
3、足夠安全的“食品安全”
在食安問題上,不管是牛奶還是豆子,還是一個杯子、一根吸管,都需要做到萬無一失。
拿豆子舉例,由心選擇的璞珞咖啡豆,每一顆豆子,都經過300道以上的檢驗關卡,來保證食品安全和穩定質量,這是一些烘焙工作室無法比擬的。
除檢驗外,從源頭保障物料安全也很重要。
雨林聯盟對源頭的把控十分嚴格,聯盟會對農場及其周邊的生態系統進行保護,對農藥的使用作一些限制,并對廢棄物管理等基準進行評估,唯有通過評估并被認證的咖啡,才能稱為“雨林聯盟認證咖啡”。

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也是璞珞咖啡選擇出品雨林聯盟豆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業的食品安全,不是一家咖啡館能改變的,需要強大的供應體系,從源頭上帶來質的飛躍。

供應鏈正在推動咖啡商業化進程
行業的產品升級不是關起門來自烘焙就能實現的。今年很火的厚乳拿鐵、冰博客牛奶,都是供應鏈的技術革新帶來的。
對于咖啡從業者來說,
如果你的夢想是做一個連鎖品牌,就不要沉浸在小批量、自烘焙、短期爆品上。
連鎖品牌創業者的精力,應該放在運營效率的提升上,放在供應鏈的整合上,去尋找高標準高品質的咖啡豆供應商、尋找升級迭代的乳品供應商、尋找自動化智能化的咖啡設備。 把產品做得足夠專業和穩定,才能形成品牌真正的壁壘。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56505372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