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部品牌半年狂開1000家店,數據告訴你,火鍋超市是個好生意嗎?

    火鍋食材超市(通常包含燒烤食材,以下簡稱“火鍋超市”),可謂2020年餐飲業最靚的崽(之一)!

     

    從2月到9月,某頭部品牌居然新開出1000多家店,幾個二級梯隊品牌的門店數也從幾百家增至上千家。如此密集的開店量居然還能有扎實的市場數據來支撐,實在是厲害。于是加入這個品類的品牌越來越多,就連財大氣粗的阿里的盒馬也挽袖子下場了。

     

    在很多人眼里,“家庭火鍋”市場是餐飲業的新增長點,價值萬億。

    大品牌加入,實因數據亮眼

    受疫情影響和懶人經濟、宅文化的流行,“在家吃火鍋”成為消費者的日常選擇。這一年雖然堂食難做,火鍋店也關停了不少,但那些以“家庭火鍋生鮮食材”為主打的連鎖店卻得到了快速發展機會。

     

    例如這一品類的領頭羊鍋圈食匯,在短短時間內就累計融資近9個億,將門店開到了4000家,營收增長400%,一年光鍋(火鍋的鍋)就賣掉70萬個。這樣的數據,怎不令人心動?

     

    本就具有平臺數據沉淀優勢、可以通過數據研究市場的新零售生鮮大牌如盒馬,還有像鍋圈食匯一樣原本做火鍋并在供應鏈、食品加工方面具有優勢的品牌如信良記,當他們對這一市場前景看好時,加入就成了必然。

    梯隊圈地,直鎖“下沉市場”

    其實這種將“堂食”、“火鍋外賣”、“新零售”(包括火鍋燒烤食材超市)相結合的模式,不少火鍋企業都有在做,只是在鍋圈食匯之前,市場上沒有出現這樣規模化發展的“成功案例”。

     

    現在大企業的加入,也并不意味著“鍋圈和其他小伙伴們”就“危機重重”,他們自有生存之道。

     

    因為在“火鍋超市”賽道,其實已經呈現梯隊化發展了,品牌也很聚焦。每個梯隊的賽手都在快速跑馬圈地——主要是以加盟或連鎖的方式,盡量發展壯大,爭取上升,新品牌想“虎口奪食”沒那么容易(即使你很強大)。

     

    另外,盡管都是在做“火鍋超市”,其實品牌定位和目標客群是不完全一樣的。在不少餐飲大品牌還重點關照城市中產階級的時候,“鍋圈們”早將目光投射到“下沉市場”——地級市、縣級市、小縣城、大鄉鎮。曾經有個詞叫“家電下鄉”,現在是他們在“送火鍋下鄉”。

    研究一下中國的經濟數據就會發現,“下沉市場”確實“有利可圖”。

     

    下沉市場一般指去掉一二線城市后的三線及以下城市和農村市場。據相關數據,目前國內約有293個地級市、2844個縣級區劃、41636個鄉鎮及69萬多個行政村,有近10億人在這個市場消費和生長。在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消費力增長最快也最強的,就是那些來自三到六線城市的“親”們

     

    來自“十八線小城市”的購買力,大到你想不到,然而“鍋圈和他的小伙伴們”早就知道了,他們在去年和今年的“瘋狂開店”說明一切,而這些店,很多就開在地級市和有購買力的縣城。他們的開店的策略“簡單粗暴”,直擊行業痛點:解決了上游供應鏈分散化弊端,做出門店味道;通過直營、加盟、合作等方式,依托社區開出火鍋食材超市,給居民提供在家吃火鍋場景。

    頭部品牌半年狂開1000家店,數據告訴你,火鍋超市是個好生意嗎?

    根據窄門餐眼數據庫的統計,鍋圈食匯在多個省份門店擴張均超過百家以上,其中門店數量最多的前十個省份/地區分別為:河南省、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山西省、河北省、湖北省、安徽省、陜西省、江西省。

    頭部品牌半年狂開1000家店,數據告訴你,火鍋超市是個好生意嗎?

    緊跟著鍋圈食匯的是處于第二梯隊的九品鍋、懶熊等品牌。他們的定位和目標類似于鍋圈(差異化主要在產品和價位),跑馬圈地的速度同樣很快,(今年)也在“一年幾百家”地開店。

     

    根據窄門餐眼數據庫的統計,至今為止,九品鍋、懶熊等品牌的門店總數均達到1000家左右;他們的身后,川鼎匯、我的鍋、自然饞、火鍋物語等品牌都緊追不舍。

     

    其中,九品鍋、懶熊、川鼎匯等三個二級梯隊品牌的門店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頭部品牌半年狂開1000家店,數據告訴你,火鍋超市是個好生意嗎?

    發現沒,這幾個品牌”辛勤耕耘“的省份,基本是重疊的(具體城市、縣鄉未必)。

     

    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這幾個省份簡直是火鍋(燒烤)食材超市的“福地”。當然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并不奇怪,經濟發展得好,市場有潛力,國內GDP前20強的地級市都在這些省份呢。

    頭部品牌半年狂開1000家店,數據告訴你,火鍋超市是個好生意嗎?

    不過,由于連鎖“火鍋超市”數量越來越多,競爭也日趨激烈。這一點,參與競爭的餐飲人自然很明白,因此,目前還處于第三梯隊的品牌如自然饞、火鍋物語、尚撈匯、川小兵等品牌,都按照“本地優先”的原則,先在“自家的地盤”上發展壯大。

     

    例如出自四川的品牌自然饞,目前在本省內開店數量最多;出自武漢的火鍋物語,在湖北省的門店比較大規模……

     

    而那些有志于加入本品類的個體餐飲人,也都很”眼明心亮“,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品牌加入,或繼續等待“更好的”。看看他們分享的個體經驗,不乏閃光點——

    頭部品牌半年狂開1000家店,數據告訴你,火鍋超市是個好生意嗎?

    頭部品牌半年狂開1000家店,數據告訴你,火鍋超市是個好生意嗎?

    品牌存活,產品必有差異

    這些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品牌在相近或相同的地區“廝殺”,如何贏得市場?

     

    在供應鏈和服務都到位的前提下,主要靠產品、靠性價比。

     

    根據窄門餐眼數據庫對消費者的反饋信息統計,盡管都是“火鍋超市”,各品牌之間的明星產品各有特點。這種差異化體現,其實也與餐企自身的產品供應鏈能力有關。

     

    來看鍋圈食匯、九品鍋、懶熊和川鼎匯等四個品牌的產品比較,客單價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的定位,而自有產品的多寡則更透露出企業的供應鏈、食品加工能力、目標市場,甚至發展的“野心”。

    頭部品牌半年狂開1000家店,數據告訴你,火鍋超市是個好生意嗎?

    其他目前看體量還稍小一些的品牌,發展策略也是一樣的。

     

    看自然饞、火鍋物語、尚撈匯、川小兵等企業的明星產品,同樣也反映出他們有自己的供應鏈和產品精加工實力。

    由此可見,這么品類沒有“弱者”,大家的目標不止是開連鎖火鍋超市那么簡單。

    如何保持優勢?拼供應鏈!

    縱觀當前餐飲市場,不論原來以何為主業,加入到家庭火鍋的“火鍋超市”賽道的小伙伴們都在拼供應鏈——

     

    能支撐起4000家門店的的鍋圈,400多種食材全部來自有和自研品牌,為此,他們不僅有專業買手到全球源頭地采購,還建立了上游400多家ODM工廠和全國8大倉儲中心。

     

    約有1200家店的九品鍋,本身是個集餐飲、養殖、休閑、配送業為主的多元化餐飲管理公司,原本就是做食品批發起步的。

     

    誕生于重慶的鼎匯豐,原來是做鼎匯豐重慶老火鍋的,憑借集團采購的優勢,可以和知名品牌供應商合作,通過建立火鍋食材加工廠來保證自有品牌產品的品質和性價比。

     

    看上去是個新秀品牌的“我的鍋”,其實也是行業老兵,具有20年的商超連鎖經營經驗。

     

    也就是說,在這一品類,“裸泳”是不可能的……

     

    總之,“火鍋超市”可能是個有吸引力的的賽道,只是這里對有實力的選手更加友好。

     

    (注:本文數據截至2020年10月)

    – END –

    作者  |  品品

    來源  |  窄門餐眼( ID : canyintrj )

    窄門餐眼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客服微信:ZM_Media

    圖片:窄門餐眼/網絡

    近期活動速遞

    10月27日 周二 晚8點

    巴奴毛肚火鍋 供應鏈第一負責人馬永俊

    將現身窄門線上課堂

    為餐飲人揭秘巴奴的“第三代供應鏈”

    掃描上方二維碼 即刻搶占報名席位

    10月28日 周三 晚8點

    窄門餐眼負責人、數據專家 陸云良

    現身窄門線上課堂

    為餐飲人帶來

    火鍋行業2020年現狀與趨勢報告

    掃描上方二維碼 即刻搶占報名席位

    原創文章,作者:窄門餐眼,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72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22日 23:35
    下一篇 2020年10月23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