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會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相反,商業上最不缺少的就是巨頭倒下的事實。
2020年是被疫情籠罩的一年,對餐飲業更是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前不久,火鍋界的龍頭老大海底撈發布了半年報,以上半年收入97.61億元,凈虧損9.65億元的業績震驚業界——“別人學不會”的海底撈竟然首度虧損。要知道,上年同期海底撈的盈利曾高達9.11億元。
疫情影響是重要因素,但在疫情之前,海底撈同店銷售以及翻臺率就已經開始下降。
后來,又被媒體爆出海底撈的老板張勇,先是套現了16億,后又帶走20億貸款,外界對海底撈唱衰一片。
今年3-9月份海底撈股價反而上漲了120%,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海底撈明顯高估了。
有媒體評論道:“是時候看空海底撈了!”海底撈現在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生死點,看似繁華似錦,實則危機重重。
01
我們吃火鍋時,到底在吃什么
在火鍋界,海底撈的服務曾經是當之無愧的行業標桿,甚至被其他行業當作最高服務標準,一度掀起了“學海底撈”的風潮。
以提供“變態的服務”俘獲消費者的心,讓海底撈有了獨特的護城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海底撈所向無敵。
當然,海底撈并沒有止步于服務。在不斷擴張的基礎之上,海底撈率先在行業內成立了蜀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從而建立自己的供應鏈體系,以鞏固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而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又進一步支撐了海底撈的擴張。
2017年底,海底撈的門店數僅為273家;今年上半年的財報則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撈全球門店數已經達到了935家,而在去年同期,這一數字是593。
門店增加帶給消費者的感受是很直接的。早期吃海底撈,幾乎所有人都是沖著海底撈服務去的,跋山涉水、呼朋喚友地去海底撈,吃什么并不重要,排隊有多久,服務有多好,有多少談資才最重要。
所以說,在海底撈發展的早期,消費者去吃火鍋,吃的是一種儀式感,海底撈則通過服務,滿足了人們對于儀式感的需求。
除了儀式感,海底撈更聰明的地方在于它明白女性消費者的重要性。
首先是美甲,這是很多女性喜歡的事,在等位的間隙做個指甲,等位也成了一種享受;其次是樂園,很多女性是媽媽,在她們吃飯的時候幫她們帶孩子,誰還會拒絕來海底撈呢。
前不久,愛討好女性的海底撈在上海開了首家女性主題店。不過,除了滿眼的粉色以外,和普通門店并沒太大區別,甚至在服務上還略遜一籌。
事實上,隨著門店的增加,不少人發現海底撈不再稀缺,吃海底撈的儀式感也慢慢變淡了。
這就好比,肯德基、麥當勞剛進中國的時候,吃一頓漢堡、香辣雞翅可以向小朋友炫耀好幾天,但現在滿大街的肯德基麥當勞,誰還會炫耀自己中午吃了個麥辣雞腿堡呢?
02
極致服務也有弊端
海底撈的服務無微不至,無所不能,無盡感動。
服務員會密切關注你的身體健康,看你太瘦,她會在你吃飯的時候用腦筋急轉彎的方式提醒你邊吃邊想,為讓你多吃一點。
會關注你的職場發展,當你吐槽自己的工作遭遇,想著跳槽的時候。他們會過一會就送來步步高升的果盤。
甚至,還會操心你的終身大事!當你一個人去吃海底撈的時候,他們會在你面前放個娃娃,然后再問問你需不需要他們店里最帥的小哥哥陪你吃飯。
就連“內急”也會幫著操心。當你上完廁所洗手之后找不到擦手紙,特們會在旁邊拿上紙遞給你,上廁所也會服務到。
但是,這一切的服務如今卻不靈了!越來越多的人輸出不滿 “ 這些服務員太“熱情”,是不是有點過頭了!”
網上流傳著一句話:如果你恨一個人,就在他生日時帶他去海底撈。
在海底撈過生日,你就是最靚的崽。
首先,你會被一群喜氣洋洋的服務員和一堆五顏六色的熒光棒360°無死角立體環繞住。
接著,他們會為你唱最洪亮的生日快樂歌,還要拍著手掌翩翩起舞。
你的朋友再接著添一把火,大家一起又唱又跳。吃瓜群眾也從四面八方趕過來,圍觀湊趣。
身為主角的你,不知道是否能招架住?能否承受住這份突如其來的熱情?
想必大多數壽星都是勉強裝一下,但內心已經很想逃離了。
總之,這個生日除了你自己生無可戀,其他人都是滿滿高興。
人多的時候,總歸能好一點。比起一個人去海底撈更像是“噩夢”。
如果你一個人去海底撈吃飯,服務員就會一直在你身邊,若是在凌晨,店內人少一點,服務員更會一直盯著餐桌,吃的過程就會很尷尬,還會一直提醒你煮菜的時間,不停的幫忙倒水等等,這種狀況你們體會到過嗎?是不是有一種無形的壓迫感?
其實,海底撈的服務對于不少人來說已經不是“亮點”了,而是“槽點”!
對于顧客來說,總歸是不損失什么的,但這份服務對于企業自身也會造成負擔。羊毛出在羊身上,過度的服務必定會伴隨著額外的人力支出,最后還是得消費者來買單。
據說,海底撈平均每個新人的招培成本在1400-1800元,完全獨立還要500元,這就是吃一頓海底撈貴的原因所在了。
當然,海底撈現在自己也進行了反思,通過給顧客提供“請勿打擾”的提示牌,目的為了讓自己的服務降溫。
但海底撈弱化服務也意味著主動降低自己的護城河,那競爭對手模仿海底撈的難度系數也會降低,這樣降溫后的海底撈還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嗎?
03
難找下一個增長點
近期,海底撈也不止一次陷入危機中,比如,疑似抄襲巴奴,當時一度登上微博熱搜,話題閱讀量近3億。
網友有圖有真相,爆料出海底撈的擺盤方式與巴奴相似,兩家火鍋店的豆芽、繡球菌、毛肚、小油條等菜品的擺盤均存在抄襲。網友還指出,海底撈的活體豆芽更是抄襲巴奴井水黃豆芽中的文案。
海底撈還出現了一些安全問題,曾因為“老鼠門”、“蒼蠅門”飽受市場詬病,今年在寶雞市又出現消費者在海底撈就餐時出現疑似煙頭物質。
海底撈的安全問題就像一個地雷隨時可能會爆炸。
再看看出品和口味,海底撈半年報里對未來的發展是這樣描述的:
一是進一步提高餐廳密度和拓展餐廳覆蓋區域;二是繼續提升海底撈就餐體驗,包括不斷精進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增值服務;三是繼續加大技術投入,比如優化、研發業務管理系統、智慧餐廳技術,以及策略性地收購優質資源,進一步豐富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
這些策略集中在門店發展、服務質量、技術及并購上,卻唯獨沒有關于餐飲產品的研發及投入。
網友評論中,10個人就會有8個認為海底撈的火鍋并不比其他火鍋好吃,甚至有消費者認為海底撈“與其他火鍋著實有差距”。
不禁想起海底撈張勇曾廣為流傳的金句——好吃并不是核心競爭力,不值得拿出來說!
確實,好吃可以不拿出來說,但必須拿出來做。只有這樣,才能在消費分級的今天,告別慣性生長方式,真正洞察消費者需求。
當海底撈的服務達到極致,如何通過其他途徑來提升品牌,是真的需要思考了。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多云轉晴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