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海底撈近來也入局了火鍋食材市場,有網友反映海底撈開賣火鍋食材:幾十平米的小店,百種SKU、包括肉類、火鍋配菜、底料小料、自熱火鍋,還有鍋具等很多的方便食品。食材也都是提前包裝好的,顧客回家直接開撕就可以享用,同樣在門店也可以自由選擇。
海底撈的這家火鍋食材超市名叫“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這家店里火鍋產品很全,從食材、鍋具用具到底料蘸料、自熱鍋等,凡是海底撈外賣能點的,這里都有,還有部分燒烤食材。
而店里的產品也可以分為7個區:
1.食材區
分為肉類和配菜,像是牛羊肉、毛肚、蝦滑、鴨血、筍、青菜等這些常規火鍋食材,還有部分的半成品家常菜像魚香肉絲、蕃茄魚、鮮椒魚等等,還有搭配好的牛肉套餐,羊肉套餐等,或者燒烤用的食材牛羊肉串等等,琳瑯滿目可供消費者選擇。
2.底料區
口味比較齊全,清湯、三鮮、麻辣、番茄、清油等等,且不僅有常規的零售底料,還有門店同款外賣包裝底料。
3.自嗨火鍋專區
就是自熱鍋,有不同的口味,番茄牛腩、番茄小酥肉、泡菜風味等
4.蘸料粉面區
辣椒、蒜泥這些都是常規小料,還有下飯醬、調味料酒等。
此外還有鍋具區、包裝區、以及海底撈零食區。
超市的菜品價格和海底撈外送價格基本一致,比如麻辣滑牛肉32元/半份、鴨腸24元/半份。
底料,清油火鍋底料售價為14元,其他大型購物超市的售價為16元左右,底料相對來說是有一點優勢的,但菜品價格跟其他食材超市是沒有太大區分的。
目前這家食材超市沒有其他區域布局的計劃,海底撈這家食材自提站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外送功能。顧客在海底撈外送、美團、大眾點評下單,可選擇外送、也可到站點自取;二是直接銷售 。顧客可以在門店現場選購食材,包裝后即可提走。
海底撈一直在探索“到家消費”的場景,這個食材配送站就是連接消費者的渠道,疫情期間推出賣食材、推出到家半成品“方便菜肴”。
當下火鍋食材市場格局
今年的疫情影響之下,火鍋食材市場迎來了爆發期。
不僅出現了各種的火鍋食材超市,入局者也是越來越多。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海底撈,還有“河南凍品大佬”千味央廚旗下的火鍋食材超市——煙火客,定位火鍋、燒烤、招牌菜,也即將在鄭州面市。
還有前段時間,“超級玩家”三全在商超布局涮烤匯。眼看著這些大佬紛紛加入火鍋食材賽道,不禁讓人好奇,火鍋食材賽道這是風口還是泡沫?
但其實,不能說是泡沫,不能說是危機重重,因為每個品牌的生存之道都是不同的。
在“火鍋超市”賽道,已經呈現梯隊化發展了,品牌也很聚焦,這些品牌基本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 以海底撈、蜀大俠、大渝為代表的傳統火鍋品牌——品牌影響力和食材供應鏈上有優勢
今年蜀大俠推出定位火鍋食材的“自然饞”,一次性開出了25家,目前已發展出上百家店面。
2. 以盒馬、千味、三全為代表的跨界選手
最新數據顯示,雙11期間,盒馬火鍋銷量是去年的8倍,7成訂單來自線上外賣,業績表現亮眼。
3. 以鍋圈食匯、懶熊、九品鍋為代表的專業玩家,增速與規模穩居行業前列。
火鍋和燒烤蘊藏的市場潛力巨大。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火鍋占據餐飲行業約15%的市場份額,且逐步增長,預計今年火鍋市場規模突破7000億元。產業研究機構智研咨詢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燒烤用戶規模達到2.45億人,燒烤市場規模突破1900億元。
得益于市場規模的增大和相關火鍋餐飲品牌的聲名鵲起,像鍋圈食匯、涮烤匯、懶熊火鍋、涮哆哆、鍋得剛、九品鍋、惠發小鍋、自然饞、川小兵、鼎匯豐、我的鍋、首品燴、川鼎匯、火鍋物語、大渝家庭等火鍋燒烤食材品牌和加盟店開始展露頭角。
今年7月,成立于2017年的火鍋燒烤食材超市品牌鍋圈食匯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零售圈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從2019年8月獲不惑創投4500萬元A輪投資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鍋圈已連續完成四輪融資,累計金額近9億元人民幣。
能夠看出,在火鍋、燒烤食材市場中,海底撈面對的競爭者非常多,競爭很是激烈,面對當下食材行業的格局,海底撈自身優勢什么?又會面臨哪些難題需要解決呢?
海底撈做火鍋食材,有何優劣?
優勢:
首先從品牌力來看,海底撈一直面向的是C端消費者服務,不僅能敏銳感知到市場動向,還有著強大的顧客口碑,吃火鍋首先想到海底撈,這就是品牌力。
從供應鏈來說,目前海底撈的門店遍布千萬家,在位置上也是有絕對優勢的,觸角遍布全國大多數區域,在這樣一張密集的網格下,后端供應體系在為海底撈門店供應食材時,只需順便捎帶一份給到食材超市即可。
從產品端來看,海底撈對火鍋底料、蘸料、醬料和自熱火鍋的零售開發,研發能力強,SKU豐富,而且背后依靠蜀海、頤海這兩大強大供應鏈體系,產品輸出穩定性強。
劣勢:
同類型品牌較多,而且拿鍋圈食匯為例,它已經做出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而且價格比海底撈便宜很多。它的冷鏈物流網絡、信息化體系、人才梯隊等,這些消費者看不到,但通過重構上游效率,塑造了終端性價比的競爭力。因此,在沒有服務場景的支撐力之下,海底撈在食材市場的發展很有局限性。
一般來說,顧客點了海底撈的外賣是為了海底撈外送中的服務,也就是幫忙收拾餐桌等等,而改為下線自提,或者純線下購買食材,無法體現海底撈給予顧客的附加值,那顧客的就餐體驗就會大打折扣。花著一樣的錢,享受不到海底撈的服務,這點確實值得人們思索。
能夠看出,海底撈的品牌影響力是巨大的,從目前來看,想要爭奪食材品類的市場還缺乏一些核心競爭力,未來海底撈會做出怎樣的改變,還讓我們拭目以待。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多云轉晴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