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要當上店經理,吃木屋燒烤這碗飯。
這是上海龍茗店的伙伴錢延超說的一句話。不禁感嘆這位伙伴的目標很明確,殊不知,他幾年前做過燒烤店店長、開過早餐店,還當過男主播,是一個有故事的男同學。
經歷過很多事,見過很多人,為何現在一門心思的想成為木屋的店經理呢?
一切還要從幾年前的燒烤店開始說起。
少不更事的錢延超步入了大連一家帶表演性質的燒烤店,努力的他從學徒一路到廚師長再到店長,管財務、采購和經營。相當于從一無所有到一呼百應,那感覺真不錯。
后來店里主營業務從燒烤慢慢變成了表演,他就離開了,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
由于爸爸是山東人,所以選擇去山東創業——做移動早餐車,開始了和包子油條豆漿打交道的日子。
圖/網絡
那時候賣早餐一個月能掙12000,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因此不久后開始擴大規模,雇人、找場地,準備大干一場了。
沒想到早餐攤卻成了城管的眼中釘,一次次被攆走,車都差點被沒收。

圖/網絡
創業路就這樣以失敗告終,但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因為他是“打不死的小強”。
看著別人做主播,自己也想試試,雖然家人不看好,但一天做6個小時,一個月也能掙個5000來塊。
當時每天做搞笑直播(如吃生雞蛋、吃芥末等),干了4個月后,不滿足現狀的他又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圖/網絡
看到上海發展大,便只身一人來到上海,進了家做本幫菜的餐廳,做了兩年也做到了副經理,但餐廳沒能扛過疫情,他只能再次出發。
也許是第一份工作就是做燒烤的,所以兜了一圈還是想做燒烤,于是開始找各大燒烤店。

他在大眾點評上一搜索,看到木屋燒烤有6家店的規模,還有2家是0分,這就說明即將要開業的,心想,疫情期間還能開店的企業,真是牛!

4月27號,蹬了半個小時哈羅單車來店里面試,因為有燒烤類的工作經驗又特別積極,剛來的時候,都以為他是來偷學藝的。
但他不管那么多,厚著臉皮纏著管理組問這問那,盡可能的多學點東西。所以3個月就考過了金服,成為上海的第一批金服。

一是自己肯學,二是管理組肯教,來了5個月后,他便準備去事業部競聘前廳主管。
9月份競聘,從5月就開始學晨舞,剛開始也不怎么會,全身僵硬,后來跟著視頻八拍的動作一個個練習,才慢慢會跳。
他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店經理黃康說競聘那段時間總是看到他沒日沒夜的背題,一遍又一遍的過PPT,甚至開始前的那三天都沒怎么睡過覺。
果不其然,他競聘時回答問題用時最短,PPT脫稿演講,一次就競聘上了。

黃康說,6個月能從一個小白變成一個合格的前廳主管,他為了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可以死皮賴臉纏著你,讓你教。這種努力學習的氛圍影響了身邊的人,完完全全體現了木屋人的風格。

其實在木屋,錢延超付出了之前做主播3倍的時間和精力,他為什么還在木屋干得這么起勁呢?
他說,在這里做工作都是為了自己干,而且有人帶有人教,比如在群里說話該怎么說,都會教。店經理黃康會分析他的性格,給他羅列優缺點。羅總經常晚上給管理組深夜加餐培訓,這半年來基本上沒停止過學習。
現在當上管理組后覺得責任更大了,在木屋要關心伙伴才算是好管理組,和之前做燒烤那種一呼百應的感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自己好像更喜歡這種和團隊一起拼搏的感覺。
2021年,他想當上木屋燒烤的店經理。他說:“木屋的PK機制讓我再也沒有了之前干到頭的那種感覺,只要我足夠優秀,一定會脫穎而出。”
最后,他說,明年見到我的時候,希望能叫我:錢店長!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