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頭,一般來說,一道菜品上桌后,食客首先是會關注它的外表,然后才是味道。因此,作為餐桌上第一道出現的涼菜,就應該在造型設計上盡量抓住食客的眼球。在這個方面,一些涼菜師傅就掌握了食客的心理,做出了一些頗養眼的創意涼菜。下面,大家就來看看吧。
來源:大廚微閱讀 | 公眾號:zgdc666666
編輯:陳長芳 孫曉夢 趙雅男 齊鳳杰 石小雪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制作:高勝坤
制作流程:
白干需要先炸制定型后再泡,以免收縮變形。
制作:黨茹
這道菜是“豆瓣炒雪菜”的升級版,原做法是將青豆瓣泥和雪里蕻合炒,賣相平平,改良后選用口感更脆的周莊咸菜替代雪里蕻,并做成西點“馬卡龍”的模樣,精致美觀,深受女士和兒童喜愛。
制作流程:
1.青蠶豆瓣1000克打成泥。
2.周莊咸菜沖去多余鹽分,剁碎后用豬油炒香。
3.鍋入豬油15克,下步驟1中打好的豆瓣泥,下入咸菜碎200克小火炒香,加鹽、味精調味,盛出晾涼,然后團成重約40克的橢圓形。
4.取“橢圓”4個,用刀從中輕輕剖開,不要切斷,然后夾入一層咸菜碎,合起后擺入長盤,點綴巧克力餅干棒3根和檸檬片走菜即可。
制作關鍵:
炒豆瓣泥時不要放太多油,否則口感不清爽,也不易制成橢圓形。
制作:黨茹
制作流程:
1.香芋500克入蒸箱蒸熟,取出晾涼,打成泥后調入煉乳150克和勻,裝入裱花袋,先在盤中擠成一個兔子頭的形狀,然后裱上S形尾巴。
2.用裱花袋將自制沙拉醬裱在香芋底坯上,做出龍的造型,在龍頭上點綴兩顆紅櫻桃做龍眼,插入黃瓜絲做龍舌即可。
制作圖示:
1.用香芋泥做底坯。
2.裱上自制沙拉醬。
自制沙拉醬:
沙拉醬500克、煉乳40克、杏仁片(打成粉末狀)30克、檸檬汁10克、鹽5克拌勻即可。
制作:黨茹
竹毛肚并非新奇原料,但此盛器是一大亮點,筒的直線與碗的弧線相交匯,簡約中富有立體感 。懸空的透明玻璃將食材的色澤、質感完美展現。
制作流程:
1.干佛肚菌入冷水泡發,洗凈泥沙,飛水納盆待用。
2.取泡好的佛肚菌150克擠干水分,調入XO醬10克、鹽2克、味精1克拌勻,放入盛器即可。
干佛肚菌真身
制作:劉健
魚皮涼拌后用小草筐盛裝,賣相別致,賦予了此菜不一樣的價值。
制作流程:
1.陳村枧水10克加清水100克調勻,放入新鮮黑魚皮浸泡2小時,待魚皮漲發、表層變厚變脆,撈出沖洗干凈,入沸水汆至水開后迅速撈出,入冰水浸泡10分鐘至口感進一步變脆。
2.取海天蠔油10克、生抽15克、美極鮮5克、蔥油、辣椒油各5克調勻,再放入黑魚皮300克拌勻,裝盤點綴即可。
制作:王趙平
泰椒先腌后熬,激發出濃郁的鮮辣氣,使成菜既能保持清爽賣相又入味深透。
制作流程:
1.清水中加鹽、味精、古越龍山花雕酒、蔥姜燒沸,下入籽烏小火浸煮2分鐘,撈出一改二備用。
2.金針菇汆水,墊在盛器底部,擺上籽烏,再澆上自制泰椒醬即可。
自制泰椒醬:
新鮮泰椒150克洗凈切碎,加入魚露5克、蒜蓉20克、姜碎20克、鹽5克拌勻,靜置2小時讓泰椒入味。鍋入色拉油10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腌好的泰椒碎連汁水一共150克熬香,再加入辣鮮露10克、雞粉5克、味精5克調味,改小火熬香后晾涼,即成泰椒醬。
泰椒先腌再熬,可以突出泰椒香味,注意不要熬太久,以免泰椒變色、影響賣相。
制作:吳叢生
原料:
(8頭)
,青麥仁150克。
制作:李龍輝
將膏籽豐富的籽烏白灼后,泡入姜汁檸檬水去腥,搭配泰式酸辣汁食用,開胃清爽。
原料:
冰鮮小籽烏1只(重約150克)。
制作:
籽烏治凈,入沸水焯至斷生,撈出放入姜汁檸檬水(冰水加適量檸檬片、姜汁酒調勻)浸泡10分鐘,瀝干后改刀成片,帶頭部的前半段垂直疊摞在盤中間,后半段圍放在周邊,點綴幾顆青豆,帶一碟泰式酸辣汁走菜即可。
泰式酸辣汁:
蒜末、白醋、泰式魚露各400克、白糖320克、檸檬汁200克、小米辣碎150克調勻即可。
制作:趙大鵬
野山椒5個、海鮮素75克、白糖250克、清酒50克、東字醬油500克、熱開水1000克調勻后晾涼即成。
批量預制(10份量):
腌料汁
中浸泡一夜。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