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一篇關于跑步的文章,記錄這幾個月跑步的經歷。雖然只是寫跑步,但這個主題太過茫然,究竟該寫什么,如何去寫,思緒實在紛紜雜亂。這一次我突然想到,將自己感到的、想到的原模原樣、樸素自然的寫下來就得了。
初中的時候,老師會在課間操的時候帶著我們跑步,高中的時候會偶爾在晚自習之后跑步,大學體測時的跑步都沒太多問題,畢業后就很少跑步了。
最近開始規律地跑步,是從三個月前開始的。8月中旬加入木屋,然后8月25日在咕咚上完成了第一次跑步。記得當時跑完喘氣很厲害,很不舒服。
9月份的時候就開始每周4~5次的跑步,跑得很慢,也沒有再出現過大喘氣的現象了。還在9月29日完成了一次10公里的跑步。
10月份的時候,跑5公里就太輕松了,經常跑8~10公里。在10月15日完成了第一次半程馬拉松,還記得跑完21公里后很累,有想吐的感覺。
11月份的時候,天氣變冷了,工作中也開始出現了一些不順心,每周的跑步次數就降到了2次,還好平均配速有了進步。
12月份,天氣依然很冷,依然保持每周2次的跑步,工作日跑一次,休息的時候跑一次。平均配速更穩定了,能用穩定的配速跑完21公里,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高興。
以上是自己跑步的經歷,接下來也要把從跑步中的感悟寫下來分享一下。
首先是堅持,跑步一次兩次,看不出效果,堅持幾個月、幾年之后,再和最初的自己對比一下,一定能看到質的飛躍。工作中也一樣,一定要堅持在一個行業扎根3~5年,5~10年,可以慢慢進步,甚至可以有一段時間原地踏步。時間久了之后,會有很多人退出,留下來的你就是這個行業的專家。
然后是穩定,跑步中穩定的配速很重要,我的話,只要能一直用鼻腔呼吸,就能保持穩定的配速,有時候身體狀態好,可以配速快一點兒,身體狀態不好的時候會跑慢一點兒。工作中穩定的狀態也很重要,不能心情好了就好好工作,狀態差了工作就做的一塌糊涂。要給自己定一個標準,不管狀態好壞都不能低于這個標準很多,也不能高于這個標準太多。
最后是伙伴,跑步中和伙伴一起交流、互相競爭能進步很快。前幾天跑步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從東北趕來廣州參加馬拉松的大姐,一起跑步的半個小時,向她學到了很多跑步的知識。工作中伙伴或者團隊協作很重要,一定要和伙伴們配合好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在團隊協作中可以學到別人的優點,看到別人的缺陷,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寫下來,也要回歸主題結束這篇文章了。希望更多的人能喜歡上跑步,在跑步中感到快樂,希望以后自己能多參加木屋燒烤公益跑團的活動,和更多的木屋人一起奔向美好的未來!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