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最近,一則“六年級男孩一心鉆研廚藝卻被母親痛罵”的新聞引發了社會大眾的關注,事件當中的小孩喜歡研究廚藝,其母卻認為:“燒菜沒出息!”

    為什么國人會如此討厭孩子學烹飪?

    六歲小孩不愛讀書只愛烹飪

    母親覺得“燒菜沒有出息”

    在浙江杭州,有一個讀六年級的小男生小胖,從三年級開始,他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給家人做一頓可口的晚餐。

    按理說,這樣的小朋友算是比較孝順和體貼,不會沉迷玩手機、看電視。然而,他的母親卻高興不起來。這是因為,小胖對研究廚藝幾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對學習卻怎么都提不起興致。

    小胖說,自己實在是不喜歡讀書,一看到書本就犯困,老師上課講的東西也聽不懂,可是他自從三年級為媽媽做過一頓晚餐,看見爸媽吃得開心,就有一種難以言表的喜悅和滿足,于是從此便愛上了烹飪,越來越喜歡鉆研廚藝。

    其實,小胖頗具烹飪天賦,電視和雜志上的食譜他看一次就能記住,做出來的菜比母親做的要好吃得多。

    可是,小胖母親卻覺得“燒菜沒出息”,甚至每天回來看到小胖在廚房就會發火。

    不難看出,小胖母親是發自內心的討厭自己的孩子去學烹飪,說到底她還是認為只有讀書才是正道,而學烹飪、鉆研廚藝,是一件沒有前途的事。

    像小胖母親這樣對廚師行業帶有偏見的人并不罕見,他們認為,做廚師都是沒文化的人才去做的,是沒前途的,即便看到衣著光鮮的大廚,也會覺得“這只是一個伙夫”。

    這是何等的輕蔑與不屑。

    甚至,還有人武斷地在此新聞底部評論道:“長大后,沒文化+廚藝=小工,低文化+廚藝=廚子,有文化+廚藝才叫廚師。”意思是說,如果沒有文化或者文化水平不高,哪怕廚藝再高也只是廚子,連廚師都算不上。

    無論是小胖母親,還是看熱鬧評論的人,似乎都把廚師行業貶得一文不值,認為廚師就是一份低下的工作。

    更遺憾的是,不僅外行人覺得做廚師是沒前途的,甚至不少廚師自己也認為,干這一行沒有干別的行業好。

    實際上,假如小胖是一名廚師的孩子,相信很多廚師都會做出與小胖母親同樣的選擇——反對自己的孩子干廚師。

    有廚友告訴紅廚網記者:“但凡你問十位廚師,肯定有九位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廚師。”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許多廚師

    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廚師

    為什么大部分廚師都會像小胖母親一樣,反對自己的孩子從廚?

    大家反對的理由有很多。這些理由,很現實,也很心酸。因為廚師自己是最了解廚師這一行的,也知道這一行有多不容易。

    1.工作又累又辛苦

    成都某店廚師長劉顯春師傅坦言:“廚師又臟又累,私人時間又少,別人休息和家人團聚的時候正是自己忙的時候。但我們現在已經從事這行了,沒辦法。雖然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是最好的出路,就算不愛讀書,我也會讓他選擇其它的職業。”

    劉顯春師傅還補充道:“像這位小胖同學是通過做飯勾起了對烹飪的興趣,要是我我就會把孩子對烹飪的興趣扼殺在搖籃里,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

    2.待遇很差,老板很黑

    提到“會不會讓孩子從廚”這個問題,撫順的宗洋師傅顯得十分激動:“這職業有啥好干的呢?工作時間那么長,工資也沒保障,還不享受國家給的待遇。而且現在很多餐飲老板都很黑心,根本不拿人當人,要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工資低不說,還沒有加班費,加班費沒有,扣錢的時候倒是從不馬虎,反正我以前的很多朋友都轉行了。”

    “我自己熬過來就算了,就這職業,哪個做父母的還敢讓孩子去做呢?”說到這里,宗洋師傅長嘆了一口氣。

    3.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改行也不知道做什么

    新疆昌吉某酒店廚師長胡楊師傅告訴紅廚網記者:“做廚師累,忙,沒有時間休息和陪伴家人,別人下班了你在上班,別人一家人出去旅游你在上班,別人過節團聚了你還得上班。我自己干廚房干了這么多年,干著干著也不想干了,想跳槽改行,卻不知道能做啥。為了養家糊口,沒辦法只能接著干。”

    胡楊師傅感慨道:“所以說,不管以后孩子會去干啥,我都不想他去干廚師這一行。我會教孩子基本的做菜方法,能自己做做飯,招呼一下親朋好友,當成一個基本的生活技能,但不會允許他做廚師。”

    4.還有很多工作可以選擇,廚師并非最優選

    陜西西安的張森師傅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廚師。

    張森師傅表示:“除了少數的大店、大酒店、大城市的餐飲公司,大部分廚師工作都不理想。工資不高,沒有什么假期,工作時間長,一天忙到晚,一年忙到頭。別人以為你忙忙碌碌肯定賺到錢了,可只有廚師自己才知道自己的苦楚。”

    “再說,職業選擇有很多,能學的技能也有很多,但唯獨廚師這門手藝讓我覺得不值得花那么多時間去學。哪怕不愛讀書,去工廠打工,或者去技校學修車,也不愿意孩子學廚。”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在紅廚網記者采訪的數位師傅當中,只有寧夏的李楊師傅表示會讓孩子自己選擇,這與他自身的經歷不無關系。

    李楊師傅說:“我不喜歡這一行,但我親叔叔是做廚師的,當年除了從廚,家里也不支持我做其它行業。所以雖然我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廚師,但如果他真的喜歡烹飪,我會尊重他的選擇。”

    誠然,有不少人都覺得做廚師是沒出息的,甚至連廚師自己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從事這個行業。不過,并不是所有人、所有廚師都這樣認為。

    也有部份人,是因為真心喜歡烹飪而做的廚師,他們是對烹飪發自內心的熱愛,且覺得,做廚師并不是那么低人一等。

    他們認為,做廚師,其實并沒有外行人所認識的那么不堪,他們喜歡烹飪時的那種創造感,喜歡被老大和老板贊賞時的認同感,喜歡因廚藝出眾而被餐企爭相求賢時的自豪感,喜歡菜品出鍋時的那種自信感,更喜歡看到客人品嘗自己的出品時,展露出來的那些滿意笑容。

    而紅廚網記者采訪到的其中幾位廚友,正是這樣的人。

    下面一起來看看,他們是為什么走上廚師這條路,又是怎樣看待廚師這個職業的。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我為什么會做廚師

    因為熱愛,因為有收獲

    入行2年的鞏長朋如今在沈陽君悅酒店做荷王,回想起當年入行的緣由,鞏長朋坦言:“我就是因為對廚房工作有濃厚興趣才做的廚師。”

    鞏長朋16歲從學校出來后,就選擇了做餐飲行業。他做過服務員,然后又重新從學徒做到咖啡師,后來去到一家餐廳的吧臺當“開荒”員工,結識了后廚的廚師長,兩人之后有了不錯的交情。

    鞏長朋深知,要在餐飲這一行做下去,就要多去接觸和了解餐飲各崗位的工作。于是,他便利用空余時間,向廚師長了解后廚的工作。

    在廚師長的引薦下,鞏長朋結實到越來越多圈子里的前輩,還到一位包廚師傅的廚房里學習烹飪。漸漸的,鞏長朋發現自己愛上了烹飪,因此心里萌生了一個想法:我要當一名正式的廚師。

    不久后,他就跟父母說自己要當廚師的想法。父母自然是反對的,認為做廚師太累太苦,而且也清楚現在做廚師遠沒有70、80年代那么吃香;另一方面,做咖啡師的收入也不低,又體面又干凈,能經常與不同的客人打交道,前景也還不錯。

    好在,鞏長朋向父母闡述了自己對烹飪的熱愛、酒店的工作環境以及自己認識那些廚師的現狀后,開明的父母還是尊重了他的意愿。

    于是,鞏長朋便向自己餐廳的領導申請到廚房學習和體驗廚師的工作,“我開始白天做前場工作,晚上利用下班時間去后廚學習。”

    餐廳新來的廚師長很贊賞鞏長朋的態度,對他關照有加,給了他許多學習的機會。鞏長朋自己也很努力,每天下午6點下班后,便到廚房里免費做打荷、遞盤子、幫忙打掃,后來又跟著師傅學著做涼菜和熱菜,這一下來就是大半年。

    起早貪黑的努力沒有辜負鞏長朋,經朋友介紹和推薦,2018年底,他終于入職沈陽君悅酒店,正式成為一名廚師,僅用了半年時間,他就從普通打荷做到了荷王。如今,他正在找機會升任尾鍋。

    回憶過后,鞏長朋笑道:“其實一開始想做廚師,是因為覺得既然做了這一行,就必須要摸索清楚餐飲業各個工種,要趁著年輕多學習、多嘗試,結果一嘗試就愛上了做廚師,愛上了烹飪,徹底上頭了。”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如今再回看自己這兩年的經歷,鞏長朋認為自己在廚房里收獲了許多無法在前廳學習的東西,也從來沒有后悔過當初的選擇。

    “前廳大部分工作一個人就能完成,做后廚不同,需要互相協作,一群人分工明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天忙碌的工作,這很鍛煉每一個人的團隊協作能力。”

    當談到很多人都說做廚房又臟又累時,鞏長朋卻不這么認為,“現在的廚房越來越講究衛生管理,尤其是大酒店的,個人整潔衛生是起碼的要求。而且,越來越多餐廳開始把廚師打造成餐廳的IP,讓廚師以干凈整潔又自信的狀態走出后廚與客人溝通。現在的廚師,已不再是人們以前認為的那個樣子了。”

    談到未來前景,鞏長朋認為,廚師是一個下限很低、但上限也很高的行業,“這一行門檻雖然低,但只要夠努力,也能有更高的上限。實際上在進酒店之前,以前合作過的老板都有跟我聯系,向我伸出橄欖枝;之前認識的廚界前輩,也主動問過我要不要做他們的徒弟,這就說明我的努力被看見了,各種機會會自己找上門,我也能被推薦進入上限更高的五星級酒店。”

    鞏長朋說,像他這種半路入行的人,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同樣可以立足廚行,“其實這一行只要你夠上進,就一定有出頭之日,所以我不認同那個‘低文化+廚藝=廚子’的評論。在我看來,學歷低不代表沒有知識,而做廚師有的是廚藝知識、管理知識等等。像我,雖然學歷不高,但做廚師后可以說是一次完美的蛻變,這些是書本上不能給我的。”

    當然,鞏長朋從廚以來得到的所有人脈、資源、贊賞,都不及烹飪帶給他的樂趣與成就感。

    “如果你很熱愛烹飪,你就會愛上做菜時與食材交流的感覺。這就跟研究生做課題一樣,一個個小問題地去解決,慢慢摸索油溫、火候、水、調料與食材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逐漸掌握對溫度的把控、成菜的時間和各種烹飪技巧……這些與烹飪相關的東西細細思考琢磨起來,真的很有意思。”

    此外,鞏長朋還認為,廚師烹飪出來的每一道菜品,都是屬于自己創造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我覺得做菜的時候,每個步驟都是一種享受,做出來的成菜也很令人賞心悅目,當看到食客吃后的那種歡愉表情,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他笑道:“我自己屬于那種做一行愛一行的人,只有努力提高出品質量,提高做事效率,才不會辜負自己的努力與他人的賞識。因為我始終相信,感恩過去,堅定前行,越努力就會越幸運。”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有技術不怕沒活干

    有手藝讓我更有底氣

    與鞏長朋以興趣為主導而入行相比,從廚6年的林夕入行的理由要簡單得多——貪玩沒認真讀書,早早便出來社會,只好選擇做廚師。

    這也是不少廚師的入行原因。

    事實上,林夕的父親也是一位廚師,從小林夕就知道做廚師會有多忙、有多累,“一年到頭都難跟家里人坐在一起吃幾頓飯”。而且從學校輟學后,林夕還有很多選擇,可以和其它同學一樣做汽修、美容美發……

    不過他依然選擇了從廚。

    “我爸沒說什么,我媽挺反對的,因為她也很清楚做廚師意味著什么。不過當時我喜歡做飯,我媽拗不過我,想著廚師也是一份正經工作,最后也只好點頭,加上我爸有資源,能把我介紹到他朋友的餐廳里工作。”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林夕剛入行的時候也十分迷茫,糊里糊涂地端盤子,又糊里糊涂地被調去做打荷,然后就是做蒸菜,一直干到炒鍋。

    “在我爸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我而言廚房的工作都比較好上手。說實話,一開始也是工資驅動著我向前走,之前在一家店里做配菜,后來另一個配菜走了,我就跟老板說加我工資,我能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兒。”

    后來,林夕告訴父親說自己上灶了,父親只是點了點頭,點燃一根煙說:“既然做到炒鍋了,那就更要主動去學真本事,不要怕吃苦,學好本領就不怕沒活干。”

    林夕聽從了父親的話,開始把“喜歡做飯”變成“喜歡烹飪”,每次上灶,他總能找到不一樣的感悟。他跟紅廚網記者分享道:“有的菜做起來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就是一出鍋就知道客人一定會喜歡吃,我特別喜歡那種自信的感覺。”

    今年年初因為疫情,林夕一直在家里待業。年中疫情穩定后,一家人開了家飯店,林夕便留在家里一邊幫父親忙,一邊跟著父親學習更多烹飪技法。他打算等明年家里飯店生意穩定下來后,就只身出去闖一闖,看看外面廣闊的世界,體驗不同地方的廚師工作。

    “做廚師讓我有了一門手藝,出去闖蕩更有底氣了,不行的話回家幫忙,也能生活得很踏實。沒錯,文化是很重要,但努力更重要,因為廚師也是一種手藝人,手藝人的本事都在一雙手上,所以我認為怎么稱呼是別人的事,做廚師的只要把自己該做的做好,做出來的菜肴對得起每一位點單的食客,能看著他們大快朵頤,心里就會收獲一種自豪感。”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我們不會埋沒孩子的天份

    做廚師并不等于沒出息

    “我們家比較開通,不會有硬逼著孩子去讀書,非要混個公務員那種思想。”

    現年42歲的豪哥是一名粵廚,廣州人,已從廚26年。他表示,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而對烹飪有興趣的話,他們夫妻倆是不會去阻攔孩子的。

    豪哥有一個孩子,現在已經17歲了,讀書成績一般。豪哥說,早在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跟妻子商量好了,“如果他喜歡讀,那就讓他讀,如果讀不下去,我們就把他帶進這一行。”

    據豪哥介紹,他的妻子也是從事餐飲業的,他們夫妻倆都不覺得這一行很差。相反,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不喜歡讀書,他們“挺愿意把孩子帶進這一行。”

    “這個行業,在我看來并不是那么差,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這一行里混得好的也大有人在,起碼在我認識的人里面,至少有一半都混得不錯,都是年薪幾十萬,也有房有車。我們夫婦倆,收入也算可以。”

    “有的人就更離譜了,以前我認識一位港廚,是我們的集團總廚,零幾年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欠了兩千多萬債務,可他用了三年就還清了,你說他的月薪有多少?”

    頓了頓,豪哥繼續補充道,“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只是一小部份人能達到的高度,但就算你讀完書出來工作,滿肚子學識了,不也是只有一小部份人能走到頂峰,大部份人都只能平平凡凡么?”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而對于很多人都認為的“做廚師很辛苦”、“不想孩子步自己后塵”等,豪哥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你告訴我,有哪一行是不用辛苦的?如果有,全國十幾億人都會去搶著干。”

    豪哥說,做廚師是挺辛苦,但很多行業也不會“很舒服”,“你看那些什么互聯網公司、大機構大公司,還要天天加班到深夜,有些20多歲的年輕人,累到在街頭突然暈倒。”

    “而且如果孩子不讀書,還能選擇什么職業?所以跟我入行是最好的選擇了,我在這一行有那么多年的經驗,可以讓他少走很多彎路。況且讓孩子吃點苦,對他成長更有幫助,以后更扛得住風浪。同時也能讓他明白,不辛苦怎能得世間財,做人就是要腳踏實地。”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此外,豪哥還認為,把孩子帶在身邊,能彌補“長期不能在家教育孩子”的問題。

    “我爸也是廚師,年輕的時候也是全國到處跑,到現在差不多七十了,才來后悔以前沒多點在家教育我。”

    豪哥表示,做廚師這一行,經常要全國換著餐廳做是常事,這也讓這個行業的人,不能在家對孩子進行教育,“如果我的孩子跟我干這一行,我就能經常看管著他了,我也會把我這么多年來累積的經驗,全部教給他,讓他更快成長。”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說到這里,紅廚網記者問到:“那么您對小胖母親說的‘燒菜沒出息’有什么看法呢?”

    豪哥聽后笑了笑,回答道,“那你說,怎樣才叫有出息呢?是要成為王健林、馬化騰那樣的人嗎?還是要干出什么驚天動地、顛覆行業的事情才算是有出息?這樣的人全國能有幾個?你能嗎?你的孩子能嗎?那豈不是全國大部份人都算是沒出息?”

    豪哥說,在他看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都會有頂尖的人才,“那么那些人,算是有出息還是沒出息?”

    而對于小胖母親說的話,豪哥認為“那樣的思想很陳舊、很迂腐”。

    “這不明擺著嗎,那孩子的天賦就不在讀書上,而是在烹飪這塊。他不是那塊料,你就是逼著他讀,他也考不出個60分來,如果把他的這個天賦也給抹殺了,那他以后就會更沒出息。”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豪哥稱,有的人,就是不喜歡讀書,可是對其它東西卻充滿了興趣。而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會做得很好。

     

    “對于這一點,我自己是深有體會。”

    據豪哥介紹,當年他是考上了高中的,但確實是不喜歡讀書才入的行,還覺得去學校上課“是被迫的”。

    “我16歲那年,也是因為不喜歡讀書而入的行。交學費的那天,我就很直接的跟我爸說了,就算你逼著我去學校上課,我也是去睡覺的,你愿意花這個錢嗎?”

    “那時候我爸很生氣,而我也很反叛、很任性,在跟我爸吵架的時候,我就問了他一句‘為什么你們大人,那么喜歡逼人家去做不喜歡的事?’然后我爸就沉默了。”

    在得知孩子的確無心向學,多次溝通無果后,豪父最終妥協了,“他跟我說,要是不讀書,你就只能去學技術了,有技術傍身,你以后走到哪里也不怕沒飯吃。”

    “我也很同意他說的,總之不要逼我坐在教室里就行,干什么無所謂。”

    于是,同是廚師的豪父,便把豪哥帶進了廚師這一行。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不怎么喜歡烹飪的,是后來做著做著,才覺得自己越來越喜歡了,而且也越干越好。干了一年多后,我發現,自己的天賦就在烹飪這一塊上,很多東西只要一看,我就能領悟到。”

    豪哥說,那時候他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不喜歡的事,你逼著他去做也是沒什么用的,反而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他會越做越好。”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與其它行業相比,

    廚師沒有那么不堪,上限也能很高

    從以上廚友的觀點不難看出,做廚師并沒有人們看來那么不堪,熱愛烹飪的人,會覺得這一行很適合自己。再不濟,做廚師也等于擁有了一門手藝,多了一條退路。

    正如上文的豪哥所說,如果自己的小孩也像小胖一樣,真的不喜歡讀書,那他還有什么好的職業可選擇呢?

    選擇是有的,但不是特別多,紅廚網此前也發布過一篇文章,里面就有提到要是不做廚師,還能有什么選擇(點擊藍色字體回顧:36%廚師已改行!疫情逼迫下,廚師轉做什么行業比較好?)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歸根到底,做父母的,最好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而針對此事,也有不少評論是支持小胖的:“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書,這孩子以后當大廚說不定也是月入幾萬的人才,甩開月薪幾千的大學生好多呢。”

    也有網友認為,小胖以后要是做到五星級大酒店總廚,或者自己開家私房菜館,也是很不錯的人生選擇。現在小胖有天賦卻被父母逼著去讀書,浪費天賦不說,長大后也未必能找到比廚師更好的工作。

    還有網友評論道:“這對父母不知道,一個真正熱愛又擅長的東西才叫事業,才是人生。我們這種讀書還不錯,但是不懂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比他兒子差遠了。”

    而專業的心理醫生也建議,與其花時間讓孩子補習,不如因勢利導。小孩對燒菜有濃厚的興趣且有天賦,作為家長應該高興,要培養他的興趣,給他創造機會發揮他的長處,激發他的潛能。

    孩子愛烹飪,卻被母親罵“燒菜沒出息!”為什么國人那么厭惡孩子學烹飪?

    事實上,無論選擇哪一行,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處。而廚師這個行業,雖然不算是最優的職業選項,但也不能說太差,能達到月薪過萬的廚師還是很多的。

    據了解,粵菜師傅年薪數十萬的大有人在,而且,越來越多菜系的師傅也能拿到這種薪資。甚至一些名廚,年薪數百萬并不罕見,如前幾年的“上海唐閣為留住總廚譚仕業,開出300萬年薪”一事,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只是很多的行業頂尖人才,鮮為人知,少被報道。而大眾對于這個行業的認知,還停留在幾十年前。

    總 結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個例,但事實上,廚師就是這樣的行業——好的會很好,普通的也不會太差。

    在這一行只要夠努力,能不斷地精進自己的手藝,同時保持好各種人際關系,好機會自然就會找上門,那上限更高的上升通道也就打開了。

    說到底,廚師就是一個手藝活兒,技術越好就越值錢,關鍵在于你能不能成為價值高的那一類廚師。

    因此,如果孩子真的喜歡烹飪,父母也不必像小胖媽媽那樣警惕、排斥。

    同時,紅廚網也提醒一下想要從廚的年輕人,這些由從業多年的師傅們給出的反對理由,都是他們曾經遇到過的實際情況,也是廚師行業確實存在的現象。

    所以在選擇從廚之前,要想清楚是不是真的能面對這些困難。如果真心喜歡烹飪、那不妨迎難而上。畢竟這一行雖然普遍收入不算特別高,但也有很多高工資、聲名顯赫的大廚,更有大董、楊貫一等功成名就的人士。

    如果你的孩子不愛讀書,

    但對烹飪有天賦,

    你會支持你的孩子成為一名廚師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460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24日 02:10
    下一篇 2020年12月24日 02: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