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日 NO.889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看到這句話,不由得會聯想到《孫子兵法》里提到的“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你看,他們說的是不是一個原則?
能夠知道別人,了解別人,這樣的人,才算得上是有智慧的。
而比看清他人,了解他人更為重要的,則是看清自己,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能力邊界在哪里,了解自己的極限在哪里,了解自己到底要往哪個方向走。
現在,我們看到更多的人,都是在研究對方,研究對手,而在自己的身上下的心思卻并不多。而這樣很可能導致一個結果,就是研究的對手,壓根就不是自己的對手
這樣,又如何稱之為“明”呢?
我們現在的“自知之明”,出處就在這里,這次熟悉了吧。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戰勝別人,只能算得上是“有力”,這并不算什么很厲害的本事。
為啥呢?
比如說,有不少人,特別喜歡和人抬杠辯論,甚至有時候都是“無理也要辯三分”的那種狀態。所以,很多時候,他贏了,他勝了別人。
能在辯論中獲勝,這已經算是有力,算是厲害的了。
而塔勒布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想贏,一種想贏得辯論。
請你仔細體會一下這兩者有什么不同。
想要贏,唯一的對手,就是自己,唯一的目標,也就是戰勝自己。
而贏得辯論呢?是不是總要盯著對方?
我和不少人都說過,別糾結別人如何,只要確定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更好了,更強了,就成了。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當下的社會,知足變得越來越難了。
我猜測,在老子的那個年代,雖然物質生活沒有現在豐富,甚至相差甚遠,但在當時,自足也是非常難得。
為啥呢?因為在八十章,老子說出了他的理想國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體會一下,這樣的狀態下,人們是不是很知足,很滿足?
當然,這只是老人家的理想國而已,現實中的社會,不可能是這樣的。
而現在,我們的物質太豐富了,那些“聰明人”們絞盡腦汁把人們的欲望往出勾引,比如那些金融貸款的廣告,把三觀都毀完了。
知足,越來越難了,因此你也看到了,人們越來越焦慮,即便賺錢不少,也很難滿足,心態更是不可能富足。
當然,這并不是說要消極應對。知足是為了讓內心富足,內心富足之后,心態自然平和,心態平和,做任何事情,都更容易做好,也更容易做成。
若能保持心態平和,然后堅定的去實現自己的目標,這就叫做“強行者有志”。
全本道德經里面,似乎只有在這一章里面推崇了“強”,“自勝者強,強行者有志”,在其他地方都講“自然,無為”。
因此,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個“強”,說的是意志堅強,說的是內心強大,說的是人格豐滿,說的是心有大志。
我們還有一句話,叫做 “有志者事竟成”。
其實,在我看來,這個志,實質上就是 “使命、愿景、價值觀”。
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企業和組織,這三點,都非常非常重要。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不失其所,這個“所”,結合上下文,就是上面說的“使命愿景價值觀”。能夠守住這個根,就能夠長久。這個,也可以叫做是精神寄托。
毛主席說過,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不做壞事。
同理,若能夠堅守住自己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已經很不容易了。若能做到這樣,這個境界已經是很高了。
但,老人家緊接著支出,另一種狀態,才算是長壽。
如何呢?
“死而不亡”。
人沒了,消失了,但沒有“亡”。
老人家也不是給你講鬼神那一套,要知道,這些話是給那些帝王們聽的。
如何死而不亡呢?
就是精神永存,不會被后世忘記,永遠活在后人的心中,這才叫做長壽。
你看,老子這么說,他也這么做到了。
3
這一章,雖然不長,只有八句,但句句都是金句,相信你多少都有聽過。
這一章,雖然沒有提到“道”,但這八句話,沒有一句話離開了道。
而且,都是一層一層的上臺階,先說一個不錯的境界,再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這八句話,可以算得上 “統治者的自我修養”,用這八句話寫本書都綽綽有余。
4
道理很好,怎么運用?
這八句話,兩兩一段,分為四段。可以看做是上臺階的做法。
最后的一句,境界最高,要求也最高。
而第一句,相對來說,難度就不是那么大,那就從第一句開始,先成為一個能夠知人的人,發現他人的優點,然后再內省,修煉自知的本事。
隨后,再一步一步上臺階。
修煉,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想要達到老人家說的“死而不亡”,則需要用一生去修煉。
最后,祝你“得道”。
5
白話文翻譯
能夠知道別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是明智的。
能夠戰勝別人,證明力量大,能夠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者。
知道邊界,知道滿足才叫富有,堅持不懈的完成自己的愿望,叫做有志。
不失去自己精神追求的才能長久,即便離世,思想還能夠傳承的,才叫做長壽。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