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一個人的標識,從名字上可以分辨出這個人是誰,對于餐廳來說,菜品的名字就像人名一樣,顧客在點單的時候是通過菜名來辨別菜的屬性的,所以給菜品取個好名字就尤為重要。
但無論是給人起名,還是給菜品起名,都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情。菜名起的好了,可提高菜品的翻牌率,但取的差了或者說太奇葩了,顧客就會不知所云。其實菜品的命名也是有技巧的,餐易君本期就來跟大家討論討論菜品要如何起名字這件事兒吧。
餐易君之前在論壇里看過一位同學的吐槽,她曾經出去旅游,餓的實在不行的時候去一家餐廳吃飯,因為太餓了,就想著盡快吃上飯,于是就點了菜單上看起來速度比較快的菜。
她先點了一份看起來分量特別多的“烏云遮日”,這名字一聽應該就是一道分量多且大的菜,然后又點了一道“火山飄雪”,結果讓她吐血的是,等菜上上來的時候,她才發現原來“烏云遮日”就是一份紫菜蛋花湯!
而聽起來詩情畫意的“火山飄雪”,其實就是一份紅色西紅柿撒了些白糖,她含淚喝了一碗湯吃了一份白糖西紅柿,后發誓再也不去這種菜名奇葩的店里吃飯了,就是坑人。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能看出什么?其實,類似的菜名如果客戶能理解或者配有圖文解釋,客戶點菜的時候能看的清楚明白,那么這類菜名字就像是錦上添花,增加樂趣的同時還能吃出驚喜,但這個餐廳既沒有注解,名字還讓人不明不白,就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甚至不能理解。
曾經還有個人去一個店里,點了一道特別名字的菜,叫做“小二黑結婚”,價錢也不貴,才十塊錢,但等菜上上來時,結果卻發現原來就是一個剖成兩半的茶葉蛋,茶葉蛋!!
這人當時就懵了,茶葉蛋撐死了1.5元到2元,十塊錢,他就點了這么個玩意兒,那一瞬間,簡直猶如中了五百萬后正期待的時卻被告知搞錯了時的憤怒和無語,不說一個茶葉蛋為什么要整成這么花里胡哨的玩意兒,就這個價錢,一個茶葉蛋難道就換個莫名其妙的名字就可以貴出這么多錢嗎?這其中得有多少利潤,這簡直是黑店啊。
所以,對于一個餐廳來說,菜名也可以說是客人的印象分,菜品要怎么起名,起名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菜品起名不亞于起餐廳品牌名,一樣需要重視,一樣有很多講究。通常來說,可以根據以下幾種方式命名:質感命名、主料命名、典故命名、產地命名、寓意命名、烹飪方式、口味口感命名等等。
01
質感命名
質感代表的是菜品的口味,中國菜色香味離不開五個字,酸甜苦辣咸。菜名當然也可以通過口味來體現,比如我們熟悉的麻婆豆腐,就是四川出名的家常菜,主要以麻辣為主,這個名字就將口味體現在了其中,這就會讓不吃麻的人慎重選擇。再比如我們熟知的,糖醋排骨,其口味就是酸甜為主。
這類以口味質感命名的菜其實還有很多,都是直接了當的告訴顧客,這道菜是什么口感,南方人以甜為主,云貴川湘以辣為主,標注清楚了,顧客點餐時也能避開自己的“雷區”,讓客戶吃的明明白白。
02
主料命名
主料就是菜品的主要材料,材料是一道菜的靈魂根本,很多餐廳給菜品起名字的時候都是根據材料來的,比如“辣子雞”,我不僅能知道,這道菜的主要材料是雞,還能知道,這是一道在口味上偏辣味的菜,再比如“茉莉魷魚卷”,這道菜一目了然就能知道,它的主要材料是魷魚。
03
烹飪方式命名
烹飪方式,就是菜的制作方式,如“油淋仔鴨”、“石烹豆花”、“棒棒雞絲”、“鐵板牛肉”、“生魚片”,等等,都是以烹調方法命名的,沒有任何添油加醋,不同的烹制方法決定不同的口味,顧客選擇也容易的多。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的“水煮系列菜”,聽起來似乎是很清淡的白水煮菜,但它恰恰是麻辣味很重的菜品,是典型的川菜。
04
歷史、典故、成語命名
有些百年老店賣的是文化和傳統,走的是深度,因此有一些百年老店喜歡用歷史典故來命名,比如用古代官員等級來表示菜品的質感,例如:一品燕窩、一品酥方等。
還有一些店喜歡用成語或者好的典故來給菜品起名,比如大棗、花生成菜的“早生貴子”,百合成菜的“百年好合”,麒麟面、雞蛋為主料的“麒麟送子”,大蝦、豬肉為主料的“紅娘自配”,蟹為主料的“紅袍登殿”等。這些菜名把形象和比喻引入其中,算不得什么奇葩,卻摻雜著滿滿的祝福,就會引得客人們好感。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命名的方式,比如地域、人名等等,餐易君這里也不一一給大家舉例了,其實對于菜品的命名,我們要的是找準方式,遵循一定的原則,那菜品命名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01
簡潔明了、有記憶點
有趣、有記憶點的名字可以提高點單率。舉個最簡單例子,如果顧客在點評平臺的評論中還能記得這道菜的名字,說明這個菜品名稱起得是很成功的。在起名字時,至少要讓顧客知道自己點的是什么東西,而不是不停地叫來服務員詢問這個是什么菜,是什么口味,這種情況不僅影響食客體驗,其實也增加了餐廳的服務成本。
有些菜名過于花哨讓人搞不懂。比如餐易君曾經看到一道菜名字叫:足以慰風塵,光聽菜名,完全想象不到是什么食材、怎樣的制作方法。這樣點菜的時候就要花時間去詢問服務員,體驗感非常不好,這都是餐飲老板們使勁使錯了地方,產品名雖然重要,但切忌畫蛇添足。
雖說餐廳給菜品起名要有新意、有記憶點,但也千萬不要背離基本原則,名字是第一印象,首先要讓食客點餐點得明白才行。
02
要易傳播
易傳播其實跟有記憶點是相互綁定的,菜品名首先要能讓人記住,其次就是好聽、有意思的名字才能引發傳播。
比如四世同堂的“銅鑼烤鴨”,一方面與其他烤鴨產品名稱區別開,另一方面烤鴨端上來是放在一面鑼上切片的,菜名體現出用餐時的體驗,無疑就很容易被記住,并且朗朗上口,顧客記住的同時也會無形之中就傳播出去。
但例如“絕對雙驕”之類的一些菜名,顧客都不明白是什么東西,說出去更容易想到小說、電視劇,起為菜名,就很沒優勢。再例如臺灣有一道小吃名字很嚇人,叫“棺材板”,其實就是西式酥盒配雞肝,但這名字,哪還有傳播的欲望,讓人避之都唯恐不及,誰還愿意去傳播呀。
完
咨詢服務
▼
餐廳菜單如何設計?
餐廳菜品如何命名?
如何優化菜品結構?
怎樣打造爆款菜?
……
▼
餐語咨詢為您提供
菜單咨詢服務
掃碼下方二維碼咨詢哦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