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色文字關注我們吧!
吃穿住行,吃字為首。
做餐飲的,自然也是為了賺錢,可當一個餐廳從開店后就一直不賺錢甚至出現虧損狀況時,我們就不得不引起重視了。
有一家叫做沸騰里的火鍋,去年開了兩家店,老板可能沒什么經驗,在品牌定位,產品價值的打造,特色的包裝,顧客體驗的優化等方面沒有很深入的思考,一切都沒有體系,雜亂無章。
經營幾個月后,老板忽然發現,這幾個月的營業額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可能是做生意的人都有一個固定的計算方式:營業額=客流量*客單價*復購率。
所以老板的第一反應便是,應該是客流量的原因造成的。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老板完全把重心放在了如何拓客引流上,模仿對手推出了各種折扣、會員、代金券的方式。引流的初期,在客流量上確實得到了提升,但這種方式變相的降低了價格,流量確實上去了一些,但價格降低了,營業額依然處于負狀態。
經過深思熟慮之后,老板可能也意識到了自己認知有問題,于是咨詢了專業老師,認真的學習了餐飲創業開店之道,以及營銷之道,回來后大力整改自己餐店的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
最終將沸騰里火鍋從絕境中拽出來,經營的有聲有色。
看到這里,大家一定會問,沸騰里火鍋究竟是怎么成功的呢?
餐易君就沸騰里火鍋經營改革成功“自救”總結為以下四個點,有興趣的,可以跟著餐易君一起學習學習。
生意越不好,虧損就越多,作為經營者,此時承受的心理壓力就越大。越容易走上極端思維。
用玄學的說法,生意不好也是有氣場的,比如冬天一進門就冷,夏天一進門就很熱,服務員無精打采懶懶散散,菜色不新鮮,味道不夠好,這些都是我們“生意不好”的具體表現。
越是生意不好,我們越要明確自己品牌的定義,是做一家引領行業的品牌,還是只做一家過得去的能賺點小錢的餐店。
現代社會,是個浮華的物質化社會,也是個新潮精神化社會,年輕人們往往看重的是精神世界的共鳴,你的品牌能與之共鳴,他就越認同你。
在生意不好的時候,店員消極應對,就會讓整個店看起來死氣沉沉,年輕人的活力沒有展現出來,他們也感受不到你的文化價值,大家可能只知道這是一家火鍋店,味道尚可,服務一般。
試問,餐飲業的火鍋店千千萬萬家,別人為什么不選擇更好更的地方,而非要以同樣的價錢選擇你呢?
我選擇海底撈是因為我想去感受一下那種親切倍至的服務,我選擇大龍坎是因為我想去品嘗一番那種傳統老火鍋,無論怎樣……你都得有自己品牌理念,去服務年輕人的價值觀。
生意不好時,很多老板的第一選擇就是——降價!
其實,縱觀餐易君研究的這么多家餐廳來說,很多餐廳其實都死在這一條路上。相反,起死回生的店鋪的選擇都是,要么保價,要么提價。
很多餐飲店的老板幾乎都被毛利束縛住了,完全是按部就班的競爭,陷入到低價競爭的漩渦中,而在這樣畸形的競爭中,經營者們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和產品定位。
什么是品牌特色和產品定位?
我們是做餐飲的,餐飲業百花齊放菜色更是千萬種,首先,我們要明確大類,我們是做什么的。中餐、西餐、火鍋……在大類中,我們要找準自己的特色。
沸騰里火鍋是吃火鍋的,老板一開始的定義特色菜是雪花牛肉,老板說他們所使用的牛肉全部都是采用進口的澳大利亞雪花牛肉,牛肉的品質非常好。
其實這個定義是可以的,這么多火鍋店中,其實主打牛肉的火鍋店并不少,但牛肉太過普遍,每個火鍋店里都有牛肉,你要怎么在這么多火鍋店中以牛肉脫穎而出,還必須有自己的定義。
因為店里生意不好,老板在這方面就沒繼續鉆研了,繼而把目光投在了引流和其他方面,失去了自己的靈魂,讓人感受不到你店里的特色。
在顧客的眼中,你既沒特色也沒有值得我記住的點,有更好的選擇時,你就會被拋棄。
在這里,餐易君就想到了七分甜,楊枝甘露就是他的特色,他就主打這個爆款,憑著楊枝甘露這一爆款而迅速占領飲品市場打入飲品品牌前茅。所以,我們開店,就必須凸顯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讓自己平平無奇。
餐飲在所有的平臺都被分為生活服務類,從這個類別就可以看出,“服務”二字的重要性。海底撈為什么會把服務作為自己的價值定義,因為服務才是顧客最真實的體驗。
生意不好的時候,餐廳更應該把自己的服務做到極致,讓顧客享受到賓至如歸的體驗感。這體驗不僅僅是基本標準的體驗,餐飲行業對于服務都有自己的一個標準,如標準菜譜和操作手冊等等,這些都是基本的東西。
基本的東西每個餐廳都有,要怎么在這些基本準則之中讓客戶有峰值體驗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要讓生意更好,我們就要忘掉業界的標準,為了顧客的滿意,來制定自己的一套服務標準,讓顧客有完美的體驗感,海底撈就把這套定義做到了極致。
餐廳應該把自己當做主角而不是襯托綠葉的配角,應該把自己品牌的價值觀,品牌的精神文明和自己宏偉的夢想都傳達給客戶,這才是“后餐飲普及時代”的關鍵詞!
沸騰里火鍋在生意不好時的第一方法是引流,客戶越多生意越好的概念幾乎已經根深蒂固,但不合理的引流,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而往往很多經營者在生意不好時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調查競爭對手,模仿對手的方式來進行引流,但這樣,自己餐店的魅力不但不會增加,往往還會失去自己的魅力。
而且別人的引流方式也不一定會適合自己,每個餐飲店在引流時,都會根據自身的特色來設計方案,餐店的定位不一樣,價格不一樣,特色不一樣,設計方案自然就不一樣。
模仿別人的方式來鞏固自己,只會不倫不類,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戰勝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模仿別人形式上的東西,只是愚蠢的行為,能否得到顧客的青睞,留住客戶增加新客戶,是自己和自己的戰斗。
根據自己的品牌的定位,價格定位和消費群體定位,制定合理的營銷引流方案,提前布局,提前準備,不要急功近利,才能走的更長遠。
餐廳是一個強調消費者體驗的地方,一個消費者在餐廳中要體驗什么?通常我們可以羅列為以下四點:
第一、環境體驗。
餐廳必須要通過視覺體驗來傳達自己的對環境的感受程度,比如美觀度,裝修材質等。亦或是風格呈現,是酷炫張揚還是穩重大氣,不論怎樣,餐廳的某一種風格都必須需要與顧客對餐廳的期待相符,所以,你的環境有沒有賣點,有沒有值得宣傳的價值,就成為了現在很多年輕消費者重視和考慮的問題。
第二、產品體驗。
產品是品牌的核心,顧客在消費時,肯定希望在產品的味道,產品的價值,甚至產品的包裝和產品視覺上都要有非常好的體驗,而餐廳本身也需要把這些產品體驗給消費者呈現出去,這些體驗也會加強消費者對餐廳的認可,加深其印象。
消費者在消費時也在無形的幫助你營銷,比如朋友圈,比如微博曬一曬,所以我們無論在宣傳上還是產品上,一定要呈現給消費者一些值得宣傳的內容,創造一些宣傳機會。
第三、服務體驗。
大部分的餐廳對服務重視程度不夠,因為餐廳需要減員來減少成本,所以,很多通過人來提供的附加值服務,體驗感就會差很多,比如我們用的毛巾,又比如我們需要服務員提供眼鏡布等等,人員不夠就很難做到服務周到。
很多餐企怕管理物料和用具時麻煩,于是省去了這一步,導致很多餐企在這一步驟上跟不上,再加上國家并不倡導收服務費,餐企就更加不重視服務體驗了。但,其實服務費是對一個人服務價值的認可,你沒有好的服務,即便有服務費,消費者也不可能給你。
第四、價格體驗。
價格,是決定消費者最終消費最重要的因素,我花這份錢,我到底在這個店里體驗到了什么,這種體驗和我的價格相比劃算嗎?值不值?所以消費者花一分錢,可能購買的是你的環境,可能購買的是你的服務,也有可能購買的是你的產品或者品牌價值感。
所以,無論你的生意有多差,一定要記住我們哪些層面做的不夠好,然后針對性的去調整。當然還有一個很糟糕的體驗就是位置不夠好,位置便利性體驗不行,顧客找不到你,如果你的位置不好,很多人很難去消費,除非你在一個流量很大的地方立個指示牌,這樣可能會給你帶來點引流的作用。
●雙十一來了:餐飲業應該如何出手打動“摳門”消費者?
●這界年輕人是餐飲業難取悅的刺頭?
●“主題網紅店”越來越火,個性化品牌包裝會成為餐飲業下一發力點 ?
●雷軍看上新茶飲,馬化騰與面條對上眼了……
更多餐飲咨詢
請關注公眾號哦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