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大灣區美食發展報告新鮮出爐,揭示廣東餐飲十大趨勢



    11月8日粵港澳大灣區美食產業論壇暨美食之都發展研討會在廣州星河灣酒店隆重舉行。

    本次論壇由廣州市商務局主辦,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廣州市美食之都促進會、廣州星河灣酒店共同承辦,笨鳥品牌戰略、亞洲吃面公司、圍爐品茗協辦,美食導報、餐飲O2O作為戰略合作媒體。

    旨在更好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餐飲產業協同發展,積極促進大灣區“9+2”城市餐飲品牌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共建“世界美食之都”。

    論壇邀請了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的餐飲品牌負責人、餐飲領域的專家、學者,新媒體、大數據領域的前沿企業,共同探討粵港澳大灣區餐飲產業發展狀況,就”共建大灣區城市美食產業”建設展開討論。

    現場高朋滿座、嘉賓云集,與會嘉賓群策群力以期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共建“世界美食之都”。這是一場智慧的交響曲,更是一場思維的盛宴!


    01
    廣東餐飲的十大趨勢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譚海城的演講主題是“弘揚特色飲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

    1、2019年廣州營業總額1267億,深圳約1000億,深圳門店總量比廣州還多,深圳已經成為餐飲業一個創新的城市;

    2、佛山是美食名城,特別是順德,順德是聯合國認定的美食之都,一直有傳承和發展其特色美食產業,第四名是東莞(2019年220億)。

    3、2019年香港餐飲業營收總額為1225億港元,澳門是220億澳門幣。

    4、大灣區消費年均貢獻7000元,廣州位于前茅。

    5、粵菜是大灣區餐飲市場的核心,粵菜的門店飽有量達4.8萬家,占廣東門店總數的12%,同時占有全國粵菜門店的50%。

    6、大灣區消費結構是旅游業與餐飲業共生共存,游客到各地首先關注美食,米其林、黑珍珠、鳳凰美食等榜單以及美團點評具有風向標和指引作用。

    7、美食夜生活是大灣區的一個特征,夜經濟成為城市的活力象征。

    8、大灣區美食同源的文化特征,制定粵菜的標準體系是各地重點推進的項目。

    美團大學餐飲學院首席分析官宋楊就《大數據導航餐飲進化新方向》進行主題演講,從大數據可以看出廣東餐飲的十大趨勢:



    1、餐飲業最近十年仍保持高速增長,相對于GDP6%左右的增速,餐飲的年增速為9%;數據顯示餐飲大賽道很長、很寬,還有很多機會,不同的周期不同的品類會成為爆品,比如火鍋、比如燒烤。

    2、無論是用戶線上化還是商家線上化都保持快速增長,數字化已經成為生活中的“水電煤”——美團C端用戶達到4.5億,B端線上活躍商戶2019年年底達到620萬,不管B端C端用戶都在快速增長。

    線下店做好出品,線上店做好口碑;線下店通常被3-5公里的用戶知道,線上店可能被10-30公里的用戶知道,線上店的經營可以幫你走得更遠。

    3、廣東省2020年10月線上門店數相比2018年上漲1.08%;很多城市的門店數比2018年是下降的。

    而廣東能維持增長已經相當不易,說明疫情后廣東餐飲業在同業的努力下快速崛起、快速復蘇。

    2020大灣區美食發展報告新鮮出爐,揭示廣東餐飲十大趨勢

    其中廣州市線上門店數最多,其次是深圳、東莞、佛山、惠州;揭陽市門店漲幅最高,漲幅為28%,其次是汕尾。

    4、小吃快餐門店數最多,其次是茶飲、水果生鮮、粵菜。燒烤漲幅最高,為59%。
    也符合餐飲O2O對市場的估計:燒烤、火鍋、茶飲是疫情后增長最迅猛的品類。

    5、2020年10月廣東線上訂單量相比2018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門店只增加1.08%,但線上訂單量增加134%。

    6、廣州、深圳、佛山線上訂單量名列前三甲;云浮漲幅最高,從側面說明知名品牌進軍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還大有可為。

    2020大灣區美食發展報告新鮮出爐,揭示廣東餐飲十大趨勢
    7、飲品店訂單量最高(小吃快餐門店最多,但線上訂單量排第三),其次是火鍋、小吃。燒烤訂單量漲幅最高,門店和訂單量增長幅度雙料冠軍。

    對此餐飲O2O羅華山早有判斷,并稱之為疫情后的“吉祥三寶”——茶飲、火鍋、燒烤,該判斷再次被市場和數據證實。

    8、按客單價看,由于小吃和飲品的客單價都在50元以內,所以50元以下的訂單量最高;從各個價格區間的增幅來看,100-150元漲幅最高,達到259%,說明在廣東中高端消費正在崛起。

    9、同比2020年與2019年用戶關鍵詞搜索TOP10,排名發生一定變化。

    2019年10月餐飲關鍵詞排序:火鍋-烤肉-海底撈-自助餐-燒烤-蛋糕-點都德-早茶-咖啡;

    2020大灣區美食發展報告新鮮出爐,揭示廣東餐飲十大趨勢

    2020年10月餐飲關鍵詞TOP10:烤肉-火鍋-早茶-咖啡-自助餐-海底撈-燒烤-蛋糕-椰子雞。

    烤肉在今年成為搜索排位最高的關鍵詞,顯示這一品類的增長潛質!早茶從第八位到第三位,說明早茶市場在復蘇,從陶陶居、點都德的火爆可以證明這一點。

    10、消費者的行為變化在細無聲處,在點滴之間。不到一年時間,消費者對菜品的態度都在變化,需要抓住消費的節奏和變化。

    2019年10月消費者推薦菜TOP10:烤茄子-肥牛-酸菜魚-三文魚刺身-紅糖糍粑-金針菇-生蠔-原味椰子雞-干炒牛河;

    2020大灣區美食發展報告新鮮出爐,揭示廣東餐飲十大趨勢

    2020年10月消費推薦TOP10:原味椰子雞-烤茄子-酸菜魚-肥牛-臘味煲仔飯-三文魚刺身-干炒牛河-生蠔-紅糖糍粑,原味椰子雞成為消費者推薦菜的冠軍,大概誰也想不到吧。

    11、主力消費人群以25-30歲的居多,其他省份是30-35歲的消費人群居多。消費人群收入以4000-8000元居多,8000元以上占20%,學歷85%以上都是本科學歷。

    02
    灣區美食產業化
    隨后舉行的大灣區美食產業化論壇,由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鋼主持 ,嶺南集團副總經理李峰、廣州美食之都促進會理事長張廣忠、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吳潘宏校長、資深媒體人一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陳非。

    2020大灣區美食發展報告新鮮出爐,揭示廣東餐飲十大趨勢

    嶺南集團副總經理李峰先生在美食產業化論壇上表示,疫情后對行業發展有很大的沖擊,也有很大的機遇。

    1、周邊游的恢復開始火爆,旅游休閑目的地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旅游目的地需要更多的內容,餐飲美食就成為引流的方向。

    2、文旅融合方面打造創新的供給。文旅怎么做精了?廣州博物館典藏的菜品中精選一批名菜,經中國大酒店廚師翻新、復活,聯名發布、推出之后,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關注。

    3、打造新生活方式和美食新體驗。在過去半年在花園酒店的瀑布、愛群酒店旋轉餐廳的杏會(杏仁為主題),南沙花園酒店的陽臺之約等等,都是有關新生活方式的轉變,這是未來餐飲發展的一個方向。

    廣州美食之都促進會理事長張廣忠表示從美食之都變成為美食產業之都,美食產業依靠信息技術、文化傳承將大有可為。

    而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吳潘宏校長的談話從教育出發:美食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通過美食交流文化、交流感情等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所以要從人才、培訓、標準、文化四個方面來推進餐飲行業的繁榮。


    03
    灣區美食品牌化

    美食品牌化沙龍由笨鳥品牌文化戰略創始人曹洪主持,曹老師表示餐廳遍地都是,品牌萬里挑一。從文化底層邏輯上看,餐廳是農業文明的思考,而品牌是工商文明。

    2020大灣區美食發展報告新鮮出爐,揭示廣東餐飲十大趨勢

    曹洪從馬斯洛七大需求出發概括為身體、心靈、靈魂的需求,餐飲可以提供身體的滿足——吃飽吃好之余,要吃出愉悅感,吃出“意義”即精神如何得到滿足。

    曹洪直言:餐廳如果僅僅提供吃飽的地方,沒有任何“意義”,開和關都沒有任何價值。人性要滿足的是體驗,很重要一點是品牌可以產生精神的共鳴,品牌文化是飲食的根。

    嘉賓陣容十分強大——廣州酒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何偉暉先生、客語董事長許可鵬先生、太興集團品牌與業務策劃總經理陳家強先生、蒙自源董事長李紅偉先生、香港翠華集團首席運營官中國行政總裁唐一瀚先生等聯袂出席。

    翠華唐總表示:從市場來看,當品類有需求的時候,品牌的價值就會突顯,從步行街、超市到綜合體、購物中心,每一段時間都有不同的變化,需要緊跟時代的腳步。

    蒙自源李總表示,疫情后重新審視企業,制定10年開一萬家店的規劃,要沖擊100億,沒有自信、沒有能量是很難將企業推到新的高度。蒙自源今年新開210家店,模式的迭代非常關鍵。

    太興陳總簡要回顧香港餐飲企業進軍內地的過程,分析餐飲業的競爭勢態:

    1、香港餐飲的競爭態勢很簡單:一條街十個茶餐廳,每一年都在PK,可能就只有兩、三家留下來。

    2、十年前來深圳,后來發現要調整模式才能當地市場,很多港式餐飲品牌在廣深還好一點,去到成都、重慶會虧錢,去內陸城市謹慎。

    3、太興集團有十幾個品牌,三年前上市,總共200多家店,多品牌也是市場倒逼所致,香港人少,不一定開100個項目100個都賺錢。

    客語董事長許可鵬先生透露,曾經在日本考察半個月,一直在思考,為什么沒有一家品牌讓顧客選擇客家菜,客語就是要成為客家菜的品牌:

    1、產品文化

    厘清客語與其他的差異是什么,獨特性在哪里;延伸到好食材,好食材意味原汁原味;從而做到菜有菜味、肉有肉味,還原食材本身的味道,產品必須注入靈魂。

    2、品牌文化

    大時代 大客家,產品的背后是品牌、是根本,僅僅講到產品層面,就沒有內涵、沒素養、不長久。

    3、遷移文化

    客家的文化是遷移文化,并落地生根。在遷移的過程中創造了很多美食,三杯雞、鹽焗雞、釀豆腐是一路遷移、一路創造的美食


    04

    灣區美食年輕化

    灣區美食年輕化論壇由亞洲吃面公司創始人胡傳建(痞總)主持,太二酸菜魚培訓總監林洋、超級文和友廣深項目總經理簡歡躍、福客品牌創始人郭亮、瑞儒文化沈羲文等參與。

    2020大灣區美食發展報告新鮮出爐,揭示廣東餐飲十大趨勢

    亞洲吃面痞總表示品牌年輕化意即品牌尋求符合時代的一種表達,品牌年輕化很重要一點就是尊重甚至鼓勵個體差異。

    福客創始人郭亮講述了福克的經營之道(福客是深圳成長起來的快餐品牌,13年歷史,以麻辣燙為特色,客群20-30歲):

    • 1、年輕的消費者自帶傳播流量,有消費活力,但也有消費主張——對于自己喜歡的品牌,堅持追逐;但是對品牌討厭的時候,不要錢也不吃,喜歡你就追捧你。

    • 2、顧客體驗:門店呈現更加簡潔明快,也點綴夸張表達的元素。福客超級菜柜,同時容納30人選菜,也會推U型菜柜,方便高效。

    • 3、高效:3-5分鐘出餐,不等餐。

    • 4、自助的菜柜,米飯免費吃,小菜、配料隨便吃,但自助菜品品質很高。

    • 5、回音計劃,天熱每人發一個小風扇,提供手機支架方便刷抖音,6、六種湯底,隨時令推湯底,比如7月雙椒湯底。

    • 7、經營創新:一店雙鋪,特色小吃車:四川味小吃如糖油果子,甚至很多公司特別為此訂下午茶。

    • 8、顧客共創:讓顧客參與,麻辣燙社群,快10萬用戶,線上提意見,與社群伙伴一起成長。

    瑞儒文化沈羲文表示,美食年輕化是大趨勢,90后+95后+00后餐飲消費者占比66%,5G時代到來,年輕人吃飯讓手機先“吃”,傳播即王道,90后占70%,因此消費年輕化是必然。

    小結

    本次論壇集合各方面代表、餐飲品牌創始人、專家、學者、新媒體齊聚一堂,通過深度研討、行業數據、案例分析、觀點碰撞,展示了餐飲行業澎湃的活力和變革的動力。

    全新的一幕正在大灣區上演,老字號煥然一新、新品牌魚貫而出,或許這是餐飲最好的時代,最具變革的年代。

    -end-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11月28-29日長沙研學營火爆報名中……

    2020大灣區美食發展報告新鮮出爐,揭示廣東餐飲十大趨勢

    延伸閱讀

    • 費大廚辣椒炒肉火遍湖南深圳,到底有何絕招?

    • 為何我說文和友、茶顏悅色是中國餐飲的進化方向!

    • 一個都不能少!茶飲逆增長的密碼是什么?

    • 從“單品為王”到“周期性爆品”,探魚、樂凱撒、松哥都做加法了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949.html

    (1)
    上一篇 2020年11月12日 13:30
    下一篇 2020年11月12日 14:3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