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回頭率,餐廳體驗的18個關鍵時刻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
    用戶與餐廳的關系,雖然大多數餐飲同行都希望回頭客生意,但現實中的行為,卻總是在做“一錘子買賣”的事情!

    也就是說,對于大多數餐廳而言,他們的絕大多數用戶都是來過一次,就不再回頭消費,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說“一錘子買賣”并不過分!

    那么,如何才能經營好用戶,讓他們更容易記住我們餐廳,然后增加回頭復購的概率呢?

    01

    餐廳服務的關鍵時刻

    事實上,消費者與餐廳的關系,一切都關乎“體驗”兩個字,“峰終定律”就是針對整個接待流程里的中間某環節和結束環節,做深度的差異化體驗。

    整個體驗動線的設計,宜家就是用了峰終定律的模型。

    宜家最后的一元冰淇淋的體驗環節,已經被當成經典口口相傳。

    因此,我們今天來看看,餐廳的就餐消費體驗里,有哪些關鍵節點:

    1

    到店前的體驗


    消費者在還沒有到店消費前,其實就已經對餐廳有體驗了,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眼見”:也就是從各種宣傳上看到的圖文或者視頻信息,對餐廳所產生的好奇或無感等體驗;

    二方面是“耳聽”,也就是在朋友口碑傳播下對餐廳的認知。

    2

    預定體驗


    有些消費者在決定要去一家餐廳,尤其是一家生意很火爆的餐廳前,會提前預定,要么通過電話,要么通過其他在線的方式。

    這個環節的體驗對于他們來說,也很關鍵,可能直接決定他們是否按預期到店。

    3

     門頭體驗

     

    消費者不管是溜達路過,還是針對性的到一家餐廳,門頭的吸引力很重要,為什么去日本大阪的人,到了道頓崛,都會拍那只栩栩如生的螃蟹?

    因為大家都被這個門頭所吸引了,成為世界級的門頭,反之,有些餐廳,看了門頭就想掉頭走人,完全沒進去消費的欲望!

    提升回頭率,餐廳體驗的18個關鍵時刻

    4

    迎賓體驗


    當消費者走向餐廳時,海底撈的服務標準時,必須微笑著小跑迎上去,詢問人數等基礎信息,不管嘴里說什么,消費者的感受就是“熱情”。

    因此,不管店里是否排隊,都應該有人在門口充當迎賓者,給予那些走向自己,或者路過自家門口的人,以不一樣的體驗。

    5

    排隊叫號體驗


    如果餐廳需要排隊,切忌接待人員傲嬌神態,別人愿意排隊就餐,這是餐廳應該感謝的事情,這個道理老板都懂。

    但是,那些在前廳負責排隊的工作人員,很多一副十分不耐煩的樣子,在不停的給就餐體驗減分!

    6

     等位體驗


    這方面海底撈是業界榜樣,不管是以前的擦鞋,美甲,還是超高清的LED屏,都是在給等位的客人以差異化的體驗。

    因為這個帶頭作用,很多排隊的餐廳,已經在跟進,比如姚酸菜魚、蛙小俠都有排隊小吃瓜子!

    7

    叫號入店體驗


    很多餐廳都出現叫號環節的沖突,那就是一些客人覺得自己被別人搶了位置,被不公平對待,甚至怒氣沖沖的離開。

    很多排隊厲害的餐廳,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別人排隊很久,結果在臨進店時被氣得七竅生煙,這樣的體驗經常被餐廳忽略!

    8

    進店落座體驗


    有一天,我們走進成都一家老字號餐廳,因為比較晚,我們進去時,員工正在吃飯。

    當迎賓把我們領到座上時,我發現周邊幾張桌子上都是殘羹冷炙,地面也全是還沒清掃的餐巾紙和酒水殘渣。

    我想換個干凈點的位置,但整個一樓幾乎都這樣,這種不好的體驗太深刻,以后每次我去之前,估計都會浮現這種臟污的場面! 

    9

    點餐介紹體驗

     

    點餐環節,傳統點餐時,員工一般會給客人介紹菜品,引導客人點餐,現在流行掃碼點餐,為此很多人吐槽說掃碼點餐沒了人情味,真的如此么?

    這個環節如果真的讓消費者體驗不好,那就需要調整,但如果不影響體驗,可能體驗更好,那就需要發揚,甚至強化!

    10

    注冊引導體驗


    未來的餐飲,一定要深度運營自己的會員,而運營會員的前提,就是需要知道客戶的相關信息,這也是大勢所趨。

    那么這個環節,如何讓消費者體驗更好?避免因為填寫手機號碼等帶來的不爽和吐槽,這些都是餐廳運營時,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11

    菜單點餐體驗


    菜單是餐廳的第二張臉(第一張臉是門頭),但當前的很多餐廳,不管是傳統菜單還是電子菜單,幾乎都不合格,點餐環節的體驗十分糟糕。

    這方面涉及到非常重要的視覺營銷范疇,因此需要在點餐環節做特別設計,以增加客人在點餐時的美好體驗!

    12

    等餐上桌體驗


    客人點餐下單后,到第一個菜品上桌前,根據品類不同,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的等待時間。

    這個空閑時間,也涉及到用戶體驗問題,到豪蝦傳吃過龍蝦的好吃嘴,應該知道,我們每桌都會贈送一份白面鍋盔和一盤鹵煮藕片。

    13

    等餐環境體驗


    在等餐過程中,消費者除了玩弄手機之外,過程中很容易被周邊環境所吸引。

    比如視覺上很有沖擊力的顏色和結構,比如聽覺上一些讓人舒服的音樂,以及餐廳嘈雜的聲音等。

    提升回頭率,餐廳體驗的18個關鍵時刻

    14

    菜品上桌體驗


    菜品上桌的過程,客人會從很多方面獲得對這個環節的體驗:

    容器的精美,盤飾的搭配,裝盤的效果,菜品的分量,以及菜品的溫度,甚至上菜的速度等方面,都會讓消費者的就餐體驗完全不一樣。

    到餐廳就餐,最討厭米飯端上桌時,溫度不夠熱,如果遇到以后會很排斥再去,這就屬于典型的餐品上桌體驗!

    15

    就餐過程體驗


    正常的就餐過程,前廳人員給予適當的熱情服務即可,針對回頭客,需要私底下的區別對待。

    但有三類情況需要特別注意:第一是加菜,第二是退菜(酒水),第三是加人。

    這三個環節如果能從消費體驗角度去深度思考,并做特別設計,就能讓消費者的就餐體驗明顯區別于其他餐飲同行!

    16

    結賬買單體驗


    買單原本至于一種場景,就是消費行為結束后,到吧臺結賬,這屬于后置買單,但掃碼點餐出來后,前置買單開始大行其道。

    兩者優劣今天不說,但針對這兩種買單場景,需要做一些設計,以讓消費者有不一樣的體驗:

    比如買單時,自動彈出“儲值3倍,本單免費”的提醒,這可能讓很多消費者因為節約眼前利益而選擇儲值,結果呢?

    他們覺得自己占了便宜,商家拉升了儲值用戶的比例,獲得留存,兩全其美!

    17

    離店送客體驗


    離店分為三種場景,離店前、離店中和離店后,比如呼叫買單代表即將離開,屬于離店前;起身走向餐廳大門屬于離店中,離開店的視線范圍內屬于離店后。

    每一個場景,都可以為用戶體驗做針對性設計,以讓他們更容易記住餐廳,這是“峰終定律”發揮作用的最主要環節!

    18

    喚醒體驗


    客人離開店以后,想要讓這些曾經來過的消費者再次回頭消費,就需要針對他們做喚醒體驗。

    針對那些經常來,很活躍的用戶,和針對那些來過一次就不再來的用戶,在喚醒體驗上肯定要有所不同。

    即便是送券,都要有所差別,哪些是為了帶來客流?哪些是為了帶來當下利潤,這些都需要去做定向的思考和設計!

    02

    為何重視MOT設計

    對于一家餐廳來說,消費者的“用戶全服務生命周期”,大概就包含在上述的18個體驗里。

    餐飲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好服務,不是某單一環節的服務好就是好,而是需要各個環節都去做好體驗,否則一個環節的體驗出問題,整個鏈條的體驗都失效,

     

    比如有的餐廳,客人全程消費都很愉快,結果在結賬買單時,僅僅因為幾元錢的零頭,消費者希望收銀員多減幾元錢,而收銀員可能以權限為由堅持不少。

    結果,最終客人怒氣沖沖的帶著怨氣離店,甚至出門就在朋友圈吐槽,或者到大眾點評等公域平臺上寫差評,這就典型的屬于“倒在黎明前”。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峰終定律是餐廳接待MOT中非常重要的東西,所有做服務行業的創業者,都需要了解“峰終定律”。

    提升回頭率,餐廳體驗的18個關鍵時刻

    參照這個定律,在客人的就餐過程中,設計那個“峰值”,,或者設計“終值”。

    如果不匹配峰終定律,只是知道餐廳接待環節的各個關鍵節點,其實對于提升用戶體驗上,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峰終定律所強調的,無非就是讓大家注意,真正能讓消費者產生強記憶的,主要是兩個點:過程中的體驗最好(也可以是最不好)那一刻,和消費結束時那一刻。

    哪怕你是一個可以從始至終做到好服務的餐廳,也需要找出好服務過程中的峰值,或者在服務結束時,給予一個強記憶。

    網上很多關于海底撈的段子,都是“峰終定律”的經典體現:

    比如一個人正吃火鍋,服務員突然在你對面放一個小熊,說陪你一起吃,這可能讓就餐人瞬間感動,并永遠記住這一刻,它就是“峰值體驗”;

    比如你喜歡海底撈的西瓜,結果離開時,服務員打包一個完整的給你,讓你驚訝萬分,它就是“結束體驗”。

    如果不是這些“峰終定律”帶來的終極體驗,網上不會有那么多關于海底撈的段子,事實上,不知道大家發現沒?

    所有對海底撈超級好服務的印象,恰好全都來自于消費者在海底撈消費時的那些“峰終體驗”。

    否則,不會有這么多人在網上去分享他們的這些經歷,也就沒人去傳播海底撈的服務多么牛逼。

    因此,哪怕你擁有非常好的服務,具備從始至終提供好服務的能力,也得想辦法給客人以“峰值體驗”和“終端體驗”,這也就是我前面所強調的,兩者并不矛盾的原因。

    只有在自身不具備從始至終提供好服務的能力情況下,才將注意力只放在“峰值體驗”和“終端體驗”上,這至少好過什么都沒有。

    提升回頭率,餐廳體驗的18個關鍵時刻

    當然,現實中,絕大多數餐飲人,都不知道峰終定律,甚至以前都沒聽說過這個詞語。

    所以在服務中也就無法針對性的給客人留下深刻的消費印象,很多餐廳所謂的好服務,完全是無意識中得以體現:

    比如大多數員工懶散情況下,某個員工特別勤快的話,就會被人認為這人服務真好,是那只“白鵝”。

    餐飲未來的發展,可能不再是曾經那種低學歷,低文化老板之間的競爭,因為越來越多的高精尖人才進入餐飲。

    這種趨勢下,我們傳統的餐飲老板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認知,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服務中的“峰終定律”。

    我認為是餐飲行業的老板們了解的基礎知識點,老板有了這個意識,管理團隊才有可能這么去做。

    不然,就又只是一句空話!

    提升回頭率,餐廳體驗的18個關鍵時刻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zhang

    本文來源:餐飲o2o

    作者:佚名 ;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餐影人書店

    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232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3月23日 20:26
    下一篇 2021年3月23日 20: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