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家店開始
就想到要開1000家
小吃作為國民喜愛的美食品類,具有龐大的消費客群基礎,一直以來小吃快餐門店數都以超過44.3%的占比持續穩居第一,更是因此誕生了許多極具借鑒價值的優秀連鎖企業。
1999年,上海人民路的一家叫吉祥餛飩的小飯館,20個座位,不到15㎡的空間,每天卻能賣出1000碗餛飩。
20多年過去,當初的草根品牌,已經蛻變為餛飩界年入15億的頭部品牌,全國門店數超3000家。
實際上,吉祥餛飩當初只有一家店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千家店的展望。
之所以做餛飩這個品類,就是因為從原料生產加工,到運輸至門店,再到儲藏和蒸煮,更容易做到標準化,模式天然具備復制裂變的特點,具備做成連鎖品牌的基因和潛力。
但是,拿到了好的品類并不意味著可以做出穩定的產品,做出了穩定產品也不一定能做成遍及全國的連鎖品牌。
吉祥餛飩是如何做到把小吃品類做成大生意的?
做餛飩品類首個成品供應鏈模式!
吉祥餛飩最初的商業模式設計,就是朝著特許經營的產品線來設計的。
吉祥餛飩走的加盟路線,但不同于賺取加盟費用的模式,吉祥餛飩采用了低加盟費,高產品供應比例(高產品黏性),不靠加盟費而靠產品差價盈利的模式。
如此一來,產品和供應鏈成為重中之重,產品與供應鏈實為一體兩面,對此,吉祥餛飩有著深刻理解。
當市面上餛飩店普遍只有數種產品的時候,吉祥做到了上百種;但當大家意識到要豐富品種的時候,吉祥餛飩又將SKU減到了四五十種,乃至二十幾種。
當市場上餛飩還按個、按碗賣的時候,吉祥餛飩開創了餛飩品類統一克數、按盒計數,一盒一盒賣餛飩的先例,而且一直堅持一盒只賣10個。
品種的增加是為了搶占市場并檢驗甄選產品,優化產品種類則是為了供應鏈能夠獲得最大化的生產效能,降低采購成本,優化生產結構,精細產品生產,同時也讓加盟管理更加有效,利于管理。
而首推一盒10個餛飩,則為“成品配送”模式打下了基礎。對于一家店來說,包10種左右的餛飩就已經很累,而且門店還不一定消耗得完。吉祥餛飩的成品配送模式,實現了顧客到店后店員直接就可以煮給顧客吃,核心區域一天一次鮮品配送則保證了產品的品質。
一般來講,門店越多,越容易出現層次不齊的產品質量狀況。
吉祥餛飩高完成度的產品倒逼了加盟管理,創始人張彪說,至少99%的加盟商都認可吉祥的產品。
同時,吉祥餛飩持續地通過規模來減少采購在內的各項成本,無疑為加盟商帶來更大的收益空間。
吉祥餛飩成品供應鏈體系,獲得了眾加盟商的認可。
4月19-21日,大魚游學·走進上海,3天拜訪6大品牌:吉祥餛飩、喜家德蝦仁水餃、楊國福麻辣燙、蜀海供應鏈、桃園眷村、正新集團,從品類創新、加盟體系建設、合伙人模式、供應鏈打造及運營等多個角度,詳細解讀快餐連鎖的幾大技能!
掃碼立即加入游學

?
添加“小游君”,限時免費領取品牌觀察報告!
小游君:18610754299(微信同號)
(詳見下圖)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