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品牌打造成IP,突破門店的邊界走近顧客

    餐飲品牌發展受兩大因素限制,一是產品,產品不好只能網紅一時;二是地理限制,門店觸達不到的地方,品牌難以產生影響力。

    但如果把品牌打造成一個IP、一個符號,走進顧客心智,品牌動作就會與品牌調性掛鉤,產生門店地理限制之外的影響力。
    餐飲老板內參  小游君 | 文

    網紅鼻祖,用4招“創新”引爆一個品牌

    2014年,一個把“豆漿油條”升級做出調性的品牌“桃園眷村“誕生。把門店開到LV旁邊、被稱為“早餐界的愛馬仕”、顧客排隊2小時等消息全網刷屏,成為餐飲業最早的網紅品牌之一。

    回看品牌從誕生到火爆,桃園眷村CMO程輝總結了4個關鍵點:

    一是產品,不只是餐品,還包括環境、服務、食品安全。
    豆漿、油條、燒餅,是中國傳承千年的美食,但又是常見而普通的。把這些食物升級、創新,加入沙拉、豬排等,給顧客既熟悉又新鮮的感覺。

    二是品牌文化,把桃園眷村的“眷“理念進行包裝,延伸成為產品架構。
    “眷”,是一種眷戀。以前的一些美好、一些口味、人和物都能放到“眷”的概念里。桃園眷村把這些有記憶的小吃重新包裝,給大家一種情感,所以產品架構里可以裝進很多傳統小吃。

    三是把店鋪做成一個自媒體,讓消費者自發傳播。
    桃園眷村從空間設計到消費體驗,在每間店鋪的每個小細節上都花盡心思、制造驚喜,吸引消費者在店里拍照,這就是品牌自帶的傳播力。另一個就是制造沖突,“會寫詩的文藝豆漿店”、“豆漿油條中的愛馬仕”,讓消費者對老品類的原有認知產生了沖突,然后想辦法把沖突放大,不斷重復,自然就形成話題。

    把品牌打造成IP,突破門店的邊界走近顧客

    四是持續內容制造。
    桃園眷村本就是個充滿話題和沖突的品牌,跨界與音樂、電影、運動品牌、打車平臺聯動營銷。將品牌與大眾關注的事物或生活中的事物產生聯系,持續保持話題和內容輸出。

    在一系列的籌備和品牌動作之下,桃園眷村成為了消費者心中“有調性的小吃品牌”代表。桃園眷村的火爆,給當時的餐飲創新帶來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并吸引了資本的注入。


    把品牌打造成IP,突破門店的邊界走近顧客

    創新之后“突破”,打破門店體驗邊界

    無論任何餐飲業態,都不可能把消費者的每一餐都抓住。因此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開始思考,不只讓顧客走近門店、走近品牌,品牌也要更多地走出門店、走進消費者。

    怎樣打破門店體驗的邊界?讓品牌更多地走近消費者、走近更多生活場景?

    桃園眷村近兩年門店收縮,關閉因各種因素而盈利不佳的門店。同時用門店以外的方式,把品牌帶到更多消費場景中。

    把品牌打造成IP,突破門店的邊界走近顧客

    比如“小眷村”。程輝介紹,在門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置“小眷村”專區或不定期做“小眷村”活動,讓顧客可以帶小朋友一起動手做豆漿油條這些傳統小吃,增加互動性。讓消費者在桃園眷村用餐之外,還能有更多親子互動體驗。

    2020年,桃園眷村還啟動了一種新的門店模式——“朝餐暮肆”,以迎合餐飲業當下“餐+酒”的需求。

    把品牌打造成IP,突破門店的邊界走近顧客

    白天食人間煙火,可以吃豆漿油條燒餅,夜晚聊慰心靈,可以吃鹵味串串和酒。一家門店、兩個入口,門店環境設計也是一半黑、一半白,與兩種不同場景的“晝夜”相對。


    把品牌打造成IP,突破門店的邊界走近顧客
    持續“突破”,把品牌做成IP
    打破線上線下界限
    營銷大師小馬宋曾說,餐飲業的營銷有兩個性質:第一,產品是最核心的,產品不好品牌肯定做不下去;第二,非常依賴地理位置,門店觸及不到的地方,品牌就會大大受限。
     
    品牌怎樣打破門店邊界、打破品牌產品邊界,甚至打破線上線下界限?
     
    從2018年開始,桃園眷村已經開始籌備品牌的新零售布局。
    已經在消費者心中造出有調性、有品質、有文化的品牌,這些都是可以成為突破界限的品牌利器。

    把品牌打造成IP,突破門店的邊界走近顧客

    “眷集”,是桃園眷村專門做新零售產品和品牌周邊的懷舊感集市。
    國潮大勢下,中國傳統元素的產品備受關注。顧客在桃園眷村門店看到的有趣、有調性的元素和產品,都擺上了眷集。有品牌“四大金剛”產品做成的襪子、門店最網紅的“為你磨盡一生”的豆漿碗、燒餅外形的手機殼等等。
     
    另外,桃園眷村對“餐+酒”需求的探索,除了“朝餐暮肆”新店型,也有新零售產品。
     
    程輝介紹,桃園眷村從“低度酒”這樣一個介于飲料和酒之間的緯度切入,推出了“眷村米釀”
     
    把品牌打造成IP,突破門店的邊界走近顧客

    受疫情影響后的消費需求變化,2020年,這款眷村米釀在線下大型商超、線上直播等平臺銷售,銷售表現已經成為線上米釀產品的領軍品牌。

    思考:為什么桃園眷村能突破門店、品牌的邊界?
     
    桃園眷村做突破、做新零售產品的方式,與其他品牌不同。不做門店已有的產品、不做品牌食品的零售化,而是做門店沒有的、另辟蹊徑的產品。
    為什么桃園眷村的新零售這樣做、還能實現好的銷售成績?
    程輝說,回到品牌,這就是品牌力在突破門店、品牌邊界的體現。
    桃園眷村是做豆漿油條的品牌,但如果僅限于食物產品本身,就很容易被其他品牌替代。
    而“桃園眷村”這個品牌給消費者的印象,不只是豆漿油條燒餅這些產品,還有文藝、情懷、調性。這些是桃園眷村品牌獨有的元素,或者說品牌IP特質,也是品牌的護城河。


    程輝表示,這也是桃園眷村堅持做品牌內容營銷的原因之一。從品牌、門店、產品的各種細節設計,到品牌內容營銷輸出,形成“自來水”,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紅書等平臺自發傳播。

    當品牌、品牌調性和品牌觀點進入了消費者心智,也許消費者沒有經常到門店消費,卻能對品牌有認知、有認可,品牌衍生產品才能被接受。品牌有了自傳播能力,可以幫助產品實現更多、更廣泛的銷售。

    以眷村米釀為例,選擇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都是與品牌調性相符的。品牌和品牌觀點,通過在各種渠道鋪設的米釀產品延伸。在全國很多沒有桃園眷村門店的區域,也是先有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繼而產生的品牌產品購買行為。

    除了同調性的銷售渠道,桃園眷村還為這款產品做了一次保持品牌調性的跨界聯動營銷——與國潮說唱酒吧聯合推出一款雞尾酒。以眷村米釀為基底,上面放半截油條,取名“眷戀”。這款酒的趣味性、沖突性,也再次引發了一輪消費者自傳播。

    餐飲業,是集合了生產、銷售、服務等多元業態于一體的行業。餐飲的“產品”,不只是食物,門店、環境、服務、調性等是組成一個“大產品”的概念。每個環節都是品牌的“觸手”,也都是品牌力的價值體現。


    ?

    添加“小游君”,限時免費領取品牌觀察報告!

    小游君:18610754299(微信同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連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87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23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