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它就是“有家酸菜魚”的創始人——張小平。
1
搬過磚、當過老師,借錢開店
從打工仔變身餐飲老板
張小平是地道四川人,在大部分孩子17歲還無憂無慮上學的時候,張小平就因為家境情況不好,輟學了。高中只上了一年的他,拿著母親賣掉家里唯一的一頭肥豬得來的280元,踏上了奔往寧波打工的路。
當時張小平在一個磚廠打工,辛苦不說,錢也掙不了多少。“當時我177的身高,體重只有90斤。”這份工作做了半年,張小平就回老家了。
回老家做過代課老師,但只教了一年,他發現這份工作并不適合自己。他說:“我是個不太安分的人,而那半年在外打工的經歷對我影響很大。我在外面看到了不一樣的生活,讓我有了奮斗的欲望。我經常想,別人可以過上那么優越的生活,我一定也可以!”
之后的期間也從事過很多工作,包裝廠、勘探等等,直到99年張小平到杭州,才真正開始從事餐飲工作。
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杭州火車東站旁的范家村,張小平和一個四川朋友開了家大排檔,地方其實是違規的,所以城管休息的時候他們就上班。
有家酸菜魚第一家門店——吳中店
但這樣的餐廳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張小平決定去飯店上班,一步一腳印,張小平從傳菜員做到經理。到2002年張小平萌生創業的念頭,當時他想到了肯德基和面館,最后覺得面館不錯,便去一家面館工作了15個月,所有崗位全通,做到店長,到提名為區域經理的時候,張小平辭職到蘇州昆山創業,與人合開面館。
2003年11月第一家面館開業,2004年5月第二家開業,那時兩家面館月營業額過百萬。本應小資的生活,卻促使張小平去賭博。一賭便一發不可收拾,面館也無心經營。最后竟輸的房子車子都沒了。合伙人也就撤資離開。
一無所有的張小平打算重整旗鼓,重新開一家店,但是開家什么店呢?
有家酸菜魚第一家門店內景
想來想去,張小平還是從一道幾乎每家餐廳都有最平常酸菜魚下手,為什么做酸菜魚呢?
張小平覺得,一個就是他來自四川,酸菜魚是從小吃到大的美食,比較了解;第二個,做酸菜魚不會受制于廚師,也比較好復制再開店,另外,酸菜魚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不用去教育市場,就連他自己的女兒每個星期都一定要吃兩次酸菜魚,酸菜魚應該會受年輕人的喜愛。
于是,2013年五月,張小平去蘇州和一個朋友開了第一家酸菜魚店。因為沒錢,第一家店他借了十萬,兩層130平方米,11張桌子,總共投資了25萬。
2
固執堅守,誠信經營
對人待事他都細致入微
最開始店里生意并不好,最慘一天天才做了300多塊錢,在賠了20天以后,張小平干脆做起了免費試吃。
對于后來是怎么火起來的時候,張小平用了這樣的一句話形容“有的免費吃到實在不好意思了,就帶朋友來吃,朋友覺得味道不錯就告訴了身邊人,一傳十十傳百,然后我們就這樣火起來了。”那時候,這家店最多一天做了109桌。
2014年2月28日,有家酸菜魚第四家門店——園區店
(沒有招牌卻依然做的很火)
張小平認為速度非常重要。生意火起來之后,他感覺發展的時機到了,便開始迅速開店。“當時我想,要快速占領蘇州市場。酸菜魚這個品類火起來之后,會有很多仿冒的品牌出現。一旦被這樣的品牌超過,就會很被動,別人很可能會覺得我是仿冒的。”于是,他用速度制勝,在快速開店的同時,成立了蘇州康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搭建管理框架,開始規范地運營一家餐飲公司。
這樣,張小平第一年就開了8家,月流水在400萬左右。就這樣四年多就開到了五十多家,流水也翻了近5倍。
開店初期,張小平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人才,“我那個時候一心拓店,沒會計,工資自己做,沒人事,員工自己招,沒財務,利潤自己算,供應商貨款自己發。”直到張小平開第二家店時,去邀請了一個幾十家西餐連鎖的總經理來幫忙,張小平才算是輕松了下來。這幾年公司團隊也在慢慢壯大。
不僅在事業上他認真謹慎,對待團隊員工甚至陌生人,他也是滿懷關切,善意相待。
張小平的店里有項不成文的規定,店里員工結婚,他都會給1000元紅包,女員工懷孕會給1000元奶粉錢。他說:“很多公司一見女員工懷孕就想盡辦法讓她們走,不想留著一個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員工。但我更愿意分享她們那份喜悅和給予她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誠信做人,一直是張小平秉承的理念。有家酸菜魚生意火爆,每天對魚的需求非常大,張小平便到菜市場找了個合作伙伴,每天為店里供魚。原本擺攤賣魚的老板為了接下這個大單,特意買了輛大車每天給張小平的店里送魚。
之后有人眼紅這個大買賣,好幾個人找到張小平談合作,愿意以更低的價格為其供魚,但都被張小平拒絕了。張小平說:“人家為了給我送魚,花大成本買了運送車,我不能讓他虧本。雖然我們沒簽合約,但做生意要講誠信,說好的就不會變,其他人來找我,再低的價格我也不會答應的。我跟對方也是這樣說的,只要他確保魚的質量,我們就會一直合作下去。”
3
堅持一魚兩味
四年時間打造極致大單品
說起有家酸菜魚的餐廳特色,老食客們都知道,張口就能說得出來:只有兩種口味、只做新鮮黑魚、只用自制的酸菜、老年人和軍人以及警察永久享受折扣……
如今,很多店里大多都是大雜燴,基本上要什么有什么,什么好賣賣什么,但是在有家酸菜魚,你永遠只能吃到一種魚——黑魚,也永遠只能吃到兩種口味白湯酸菜魚和紅湯酸菜魚。這些年來,餐廳也一直沒有開發新品,因為張小平覺得如果把一種魚和兩種口味做到極致就夠了。
酸菜魚除了魚的選材,酸菜必須保證味道。開店初期,張小平在家附近租了一個房子,弄了幾個大罐子,自己腌泡菜。他用的是四川老家那邊腌泡菜的配方,酸菜魚所用的酸菜、蘿卜、包菜等配料都是自己腌制,口味有自己的“秘方”。
隨著店越開越多,張小平建了一個一千多平米的泡菜廠,現在的產能足夠供應150家門店。目前泡菜不對外銷售,但張小平認為,當有家在酸菜魚領域做得足夠自信的時候,也會考慮對其他餐廳開放銷售這些產品。
有家酸菜魚使用的泡菜由工廠統一腌制
隨著餐廳連鎖規模的變大,有家酸菜魚逐步建立起了4D廚房,做產品標準化。門店使用的泡菜、魚,包括煮魚的水,都是稱好、有標準分量的,這樣做出的酸菜魚的口味也是標準和穩定的。“有的客人口味重一點,我們可以給他加點鹽。客人的口味淡一點,我們商量一下給加點湯,但一般我們都按照自己的標準操作。”
這樣嚴格要求下酸菜魚,自然俘獲了眾多食客的胃口。單靠兩種口味就能俘獲一座城的人,這樣的味道確實不能錯過。
除了“堅持不創新”,有家酸菜魚的湯也特別開胃,和別家漂層油的酸菜魚不一樣,有家的酸菜魚一點都不油膩!酸酸的湯汁搭配爽口的酸菜,一口就讓人欲罷不能,必須要準備兩個碗,一個吃魚一個喝湯才能滿足。
而這樣的味道,其實耗費了張小平大量的心力,“那四年,為了研制這個秘方,我幾乎每天都要試吃,實在是吃膩了,但還是得不斷地吃,不斷地改進,朝著自己想要的味道靠近。四年時間,我終于調制出了屬于自己的秘方。這個秘方主要是去除魚的腥味,所以我的酸菜魚沒有腥味。”
4
未來規劃:
不盲目擴張,永不加盟,永不上市
張小平和他的團隊對于未來規劃很清?:第一階段目標是十年百店,才四年多,已經開業五十多家,但張小平絕不提前完成任務,而是選擇求穩。在菜品口味上,有家酸菜魚也將永不改變,堅持口味、品質。
另外,對于一家店的經營擴張,張小平有自己的考量。在很多人眼里張小平是倔強的,因為當人們抱著錢來找他加盟的時候,他輕易的就把他們給拒絕了。
但是張小平其實有著自己的考慮:“我覺得經營單品風險是極高的,我想把它當我的女兒一樣傾注一生去哺育,所以我很珍惜,怕在別人手里搞砸了,于是決定永不加盟。”
有家水煮肉片單品餐廳10月份下旬開業
最后,張小平告訴深食君,有家酸菜魚也永不融資上市。“我們要一直做下去,我們要有一萬個家人。我覺得創業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像馬云這樣的人物,全球僅此一人。學會知足常樂。我的工作其實很輕松,所以更多的時間是陪家人、陪朋友,我很愛我的家人,喜歡和她們一起自駕游。我覺得努力工作就是為了好好生活。”這就是張小平對生活的態度和堅持。
與其說,有家酸菜魚是一個寒門孩子,通過自強不息直到成功的案例,倒不如說它是一個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依然懂得舍棄的案例,誰能說舍棄不是另一種得到呢?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深食記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carina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