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花費10萬請網紅做廣告卻打水漂,錯在哪里?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

    有一種店,叫別人家的網紅店!
    別人家玩抖音收獲了百萬粉絲,自家玩半年,收獲了寥寥可數的“親友點贊”;
    別人家做直播“破圈”成網紅了,自家做直播,收獲了個“寂寞”;
    別人家請網紅做廣告,店里大排長龍,自家請網紅,錢花出去了,沒等來半點響動……

    到底哪里出錯了?

    平臺做是廣域流量更多餐廳要的是“到店消費”
    餐廳的走紅幾乎沒有“意外”,背后都是蓄謀已久!
    我們在抖音上看到某個餐廳突然火了,“一夜之間”粉絲漲到幾十萬,店內平均排隊時長兩小時。我們在羨慕其“偶然”爆火的時候,卻往往忽視了這些餐廳走紅的深層邏輯——團隊運作抖音號。
    所以,大多數的網紅餐廳都是連鎖餐廳,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去團隊化運作營銷渠道,營銷內容也多是針對品牌推廣。從營銷內容轉化為到店消費,也大多需要經歷長長的路徑——營銷創意→線上傳播→品牌知名度提升→到店消費。他們的店以連鎖的形式遍布全國各地,用戶在看到營銷內容后即可選擇就近消費。
    然而,單店依然是中國餐飲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餐飲報告2019》中的數據顯示,中國餐飲連鎖化率僅有5%。與連鎖餐廳做營銷的目的有所不同,單店的營銷目的很直接,就是吸引到店消費。這就造成了從營銷內容輸出到流量價值轉換之間的嚴重脫節。

    餐廳花費10萬請網紅做廣告卻打水漂,錯在哪里?

    單店營銷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抖音、小紅書等這一類的超級流量池,內容極其豐富,單店很難搶占用戶被極致分散的注意力。單店的營銷創意能力有限,支撐持續營銷的勢能也有限,這就決定了單店在平臺營銷方面的弱勢。
    二是平臺面對的都是廣域流量,而餐飲單店做的是半徑三到五公里范圍內的生意,這本身就是存在矛盾的。所以,很多單店很疑惑,花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請網紅做推廣,在線上收獲了數以百萬、千萬計的閱讀量,為何等不來生意。因為這些閱讀量有相當一大部分來自三五公里以外。畢竟在當下美食遍地情況下,餐廳很難吸引遠距離用戶到店消費。
    那么,大多情況下,單店的“圈”其實就在三五公里以內,餐廳首先把五公里內的生意做好了,再考慮“破圈”。考慮“破圈”的時候,事實上就是餐廳考慮品牌化運作的時候。
    也有人把單店做成了排隊店面為何我不行?
    單店就不適合在抖音、小紅書這樣的超人氣平臺做推廣?不是絕對的!但相對于連鎖品牌把營銷這件事交給專業的團隊來運作,單店想要在廣域平臺上搶占流量的難度較高。在成功者的身上,我們依然看到了可行性。這些單店營銷的成功,或許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1、做垂直、新鮮內容

    “大家好,我是花豬印象建伢子”,這是花豬印象文化主題餐廳老板羅建華在抖音內容里的開場白。
    花豬印象是一家主打寧鄉花豬特色菜的餐廳,2016年開業。由于生意火爆,羅建華在長沙開設分店。但是,當非洲豬瘟與新冠肺炎接踵而至,花豬印象的生意遭遇致命打擊。令羅建華沒想到的是,轉機發生在短視頻平臺上,一則做啤酒鴨的短視頻獲得了240多萬的播放量,花豬印象因此漲粉30000+,直接帶動了店面消費,店面起死回生。如今的花豬印象抖音號擁有70000+粉絲,其中有一部分粉絲已經轉化為店面會員。
    餐廳花費10萬請網紅做廣告卻打水漂,錯在哪里?
    來自“建伢子”的美食分享
    看似偶然走紅的花豬印象,其實也有著它成功的必然性:
    ·契合店面特色,以鄉土特色美食制作為垂直內容入口,精準鎖定志趣相投的用戶
    ·視頻制作雖然粗糙,但勝在內容新鮮,接地氣,受眾廣泛。
    說到底,就是通過垂直內容去養目標粉絲,內容具有自己的風格,甚至形成標簽。這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做到的卻不多。打開很多餐廳的抖音號,大多都將內容做得很分散,今天分享一道菜、明天跳一段舞蹈、后天又跟風拍一個“同款”,像這種情況,極有可能一個粉絲也留不住。無論是短視頻內容還是文字內容,做營銷內容也需要有精準的定位。這個定位最好與餐廳特色相輔相成,而后基于定位進行內容創作,吸引有限人群的注意力,會比吸引廣泛群體注意力要容易的多。
    2、做持續、穩定輸出

    一個小店收獲130多萬粉絲,濤仔酸菜魚做到了。
    在很多人看來,濤仔酸菜魚的抖音號更像是一個記錄餐廳經營日常的載體,絕大部分是菜品制作的視頻,其中,以酸菜魚“出鏡率”最高,被“不厭其煩”地制作成短視頻。其實,這也正是濤仔酸菜魚做短視頻值得借鑒的地方:做持續且穩定的內容輸出。
    餐廳花費10萬請網紅做廣告卻打水漂,錯在哪里?
    除了短視頻外,濤仔酸菜魚還每天進行線上直播,直播內容以后廚炒菜與酸菜魚制作方法分享為主。直播不僅為濤仔酸菜魚吸引了大批喜歡美食的網友,同時也將濤仔的后廚開放于人前,成為一個“另類”的宣傳出口,面向廣大食客呈現出安全、放心的制作流程。
    在內容營銷的路上,有太多人因為前期看不到效果而放棄。但是,真正吸引粉絲并實現價值轉換的內容號,一定是經歷長時間積淀,在博主的精(持)心(續)呵(輸)護(出)下成長。如果做不到持續穩定的內容輸出,即便某一篇內容收獲不少流量,也會迅速流失。
    小店不妨先把“垂直”平臺做好了

    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等,這是當下最火爆的平臺,也是很多餐廳收割流量的重要陣地。這些平臺是基于興趣標簽將內容推向用戶,用戶相當于在“被動”接收餐廳信息,流量很高,但消費轉換率較低。但點評網站不同,這是基于用戶搜索推送內容,是用戶在主動尋找信息,它的消費轉換率較高。
    餐廳花費10萬請網紅做廣告卻打水漂,錯在哪里?
    點評網站是餐飲線下線下相融合的重要場景,沉淀下的數據對餐廳運營也有著重要參考意義。點評網站作為一種更“垂直”,流量價值轉化率更高的平臺,餐廳不妨先把它做好了。
    1、優化點評質量

    同樣是好評,但引流效果差距很大。好評的數量與質量均會直接影響平臺對商家“評星”,商家積累優質點評還可以提升店鋪的搜索智能排序。
    餐廳花費10萬請網紅做廣告卻打水漂,錯在哪里?
    比較“懶”的用戶一般會默認好評,或是評論上一句菜好吃,環境不錯,這樣籠統的評論并不能展現出餐廳的特色與優勢。也有一些評論,會描述為什么好吃,服務好在哪兒,這樣的評論才更具引流價值。比如同一款湯品的評論,“湯品濃郁鮮香”會比“好喝”更能帶動消費。
    所以,引導與積累有趣、積極、全面的評論,會對引導消費大有裨益。
    2、突出點評關鍵詞

    打開點評網站的頁面,“口味”、“環境”、“服務”、“食材”等關鍵詞引人注目,點評的“關鍵詞植入”同樣也會影響店鋪的搜索智能排序。比如,當“環境好”高頻率出現在點評中時,網友在搜索“環境好的餐廳”時,平臺就會優先推薦。同時,點評中的關鍵詞還可以助力商家更有針對性地吸引消費。
    餐廳花費10萬請網紅做廣告卻打水漂,錯在哪里?
    3、推動人氣曝光

    瀏覽量、訪客量、收藏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商家的人氣曝光度。在通過優質內容與頁面設計推動人氣曝光的同時,商家還要注意人氣曝光度與到店轉化率,如果曝光多、點擊率高,但到店轉化率卻不高,就需要在活動設置、點評內容優化等方面再下功夫。

    結語
    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營銷已經成為餐廳運營的標配。
    在所有新營銷渠道中,沒有做不好,只有不會做。對于單店、小店而言,營銷的最大難度其實不在于選擇適配的平臺,甚至不在于創意。而在于沒有精力堅持做持續的內容輸出,把營銷做成了一件“心血來潮”的事情。那么,對于中小餐廳而言,先確定營銷機制會比確定營銷創意更為重要。比如,確定人選維護社群,確定社群溝通方式;確定內容主題、輸出頻率,以及內容維護員工等。先有機制,再有營銷,避免讓營銷行為淪為無用功。

    餐廳花費10萬請網紅做廣告卻打水漂,錯在哪里?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zhang

    本文來源:餐飲界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餐影人書店

    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08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4月27日 11:22
    下一篇 2021年4月27日 17: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