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
飲門檻低”是很多人選擇餐飲創業的原因。
然
而,當創業者們真正站
到
了
餐飲老板的位置時,往往才發現,
“坐等收錢”并不存在
,狀況百出才是行業常態。
現金流動快、回本速度快、對從業技術要求低……這些標簽一直伴隨著餐飲業。不少人懷揣著“開一家自己的店”“做自己的老板”等想法興奮入局,結果卻虧得血本無歸。
事實上,“有人關張歸故里,有人把酒開新肆”才是餐飲江湖的真實狀態。
“餐二代”干餐飲
第一家店沒撐過三個月
97年生的寇寇算是個“餐二代”,父母開了二十多年的東北菜館。因為自小就在家里菜館幫工,寇寇很早萌生了開餐飲店的想法,但一直沒有付諸實踐。
2019年,寇寇的父母恰巧找到了學校附近的一家門店,覺得可以讓他開店鍛煉鍛煉,寇寇就有了第一次餐飲經營的機會。
在多年思維慣性的影響下,父母非常自然地幫寇寇的餐廳選定了東北菜這個品類。
當時,寇寇也曾有過疑問,學生群體日常里很少會“下館子”,似乎更傾向于選擇方便快捷的快餐簡餐,東北菜能行嗎?但由于缺乏自己開店的經驗,寇寇還是選擇相信父母,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
△圖片來源:攝圖網
沒想到,餐廳開了之后,生意并不好。
2019年8月店鋪開業后,客人就一直不多,人均客單價只能做到20元一位,日營業額在700-1000元左右。最終,飯館只堅持了三個月就倒閉了。
第一家店的失敗,沒有讓寇寇氣餒。2020年,他又開始籌備第二家店。他認為,第二家店才是自己餐飲創業的開始,這次他選擇做快餐簡餐。
彼時,日式便當在當地還屬于空白市場,加上疫情使得外賣需求激增,寇寇看到了商機,就拿家里的店鋪門面開了一家叫“名古屋日式便當”的外賣店。
△圖片來源:攝圖網
由于競爭對手少,日式便當店開業后生意非常火爆,剛開始一個月能做到5000多單。然而好景不長,才三個月,同城就陸續開了6家同品類的加盟店,互相打起低價戰搶客源。
加盟店間的競爭也影響到寇寇店里的生意,日式便當店的單量逐天減少,最終,一個月連1000單都做不到,日利潤常常只有100多元。
于是,短短一年時間,寇寇的第二次餐飲創業又宣告失敗。
現在,寇寇的日式便當店已經貼上了“店鋪轉讓”的告示。而這次的創業經歷,也讓他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等店賣出去后,他打算先去比較大的餐飲品牌店里打工,學習新的模式、經營策略,再嘗試開店。
食品工程師轉戰茶飲店
好產品≠好生意
比起寇寇,身為食品工程師的阿良有過更多餐飲相關的項目經驗。作為食品工程師,阿良曾經跟著大公司做過產品研發,選址、測人流等也都有經驗。因此剛開始,他認為自己餐飲創業很有優勢。
在創立自有品牌還是加盟的選擇上,阿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己創立品牌。在他看來,加盟費用高且產品比較固化,做自有品牌不僅能夠節省下一些啟動資金,還有空間創造出更好的產品。
于是,2019年,他選擇了當下大熱的茶飲行業,開了一家叫“融心堂”的茶飲店。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定好項目之后,阿良開始選址。最初,阿良看中了廣州番禺區步行街上的一個鋪位,但租金、轉讓費超出了預算,再三斟酌下,他還是把店開在了離步行街10米遠但租金相對便宜的街區里。
然而,一時的便宜確實解決掉了資金問題,但是卻為后續人流不足、經營乏力埋下了隱患。為了增加曝光率,阿良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引流,比如入駐外賣平臺、搞促銷、做會員。
由于是食品工程師出身,阿良一直希望能在產品上實現自己的創意于想法。于是,他在融心堂的產品研發上投入了不少心力,以“健康無添加”為理念做茶飲,制作水果茶時使用的都是鮮果。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這樣一來,門店的產品品質確實有所提高,但成本也隨之上升了不少。而作為一個不知名的小品牌,阿良并不敢把飲品價格定得太高。10元一杯的客單價賣真材實料的茶飲,融心堂的毛利率一直提不上來。
在上外賣平臺時,阿良把店里賣的最好的一款產品設置成了8元一杯的引流爆品,點單率是提高了,卻逐漸失去了市場議價權:明明產品定位是高端的,但是價格卻是低端的,自己還不能輕易提價,擔心提價會嚇跑現有的客戶。
2020年2月,雖然還在盈利,但阿良還是決定把店關了。在他看來,這家店的收入遠遠低于預期,已經失去了繼續做下去的意義。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對于這次創業失敗,阿良也進行了反思。首先選址上,因為省錢選了不好的位置,為后續經營帶來了難題。
其次,在產品上,犯了產品思維的誤區,認為高品質的東西就一定有人喜歡,卻忘記了好產品≠好生意。
最后,自創品牌需要經歷漫長的品牌培育期,前期文案、設計、經營模式尚未形成系統方案,品牌沒有打響名號,缺乏流量,經營就會面臨許多困難。
干餐飲做甩手掌柜?
這是不可能的
相比寇寇和阿良的小成本餐飲創業,若清的創業算得上大手筆。她第一次餐飲創業就開了一家500平方米的店。
店大,意味著投入增多,人員管理也更復雜。因為知道自己餐飲經驗不足,若清一開始就打算請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比如后廚管理。
△圖片來源:攝圖網
她動用自己的關系網絡,找到了一位經驗豐富的主廚。為了顯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態度,若清把廚房承包給了主廚,并給主廚開了一個月3萬元的薪水,讓他自行安排人員。
但她很快發現,主廚招人十分隨意,隨便聊聊就讓人來上班,開工資也很隨意。結果就是,整個后廚團隊的成員水平參差不齊,出品也時好時差,但是用工成本卻遠遠高于其他餐飲門店。
最讓若清崩潰的是,主廚在管理上也十分松散,員工早退遲到,上班時間偷懶的現象屢禁不止。
最嚴重的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因為若清的餐廳開在一個旅游區,春節長假會吸引很多游客來游玩,本著體恤員工的念頭,若清提前給店里的員工放了三天假,好讓大家有更好的狀態迎接接下來的忙碌。
結果,假期結束后,若清發現不少員工都沒有回到店內,主廚也都聯系不上,好好的春節旺季就這樣錯失掉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次事情讓若清忍無可忍,立馬辭退了主廚,對廚房進行了大換血,并加強了員工培訓,把人事管理權重新抓到了自己手里。
吃了找外人的虧,若清覺得要在廚房放一個自己人,于是又找了自己的一個堂兄來管廚房。但很快,若清又發現了問題。
有一次,新來的切配跟若清說,剁的排骨少了很多。若清通過店里監控,發現正是堂兄把切好的排骨順走了。這讓若清很受打擊,堂兄平日里為人樸實,善良,她才想著讓他來管廚房的,結果卻是這樣。
△圖片來源:攝圖網
無奈之下,她找了個理由把堂兄辭退了,從此飯店里也不再雇傭親戚了。
事后,若清對自己的創業經歷做了一次復盤,她認為自己就是吃了用人管理方面的虧。她說,干餐飲真的是一件需要事事親力親為的事情,哪一樣沒管到位,那都會是致命傷。
餐飲真的門檻低、賺錢易嗎?寇寇、阿良、若清的故事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啟動資金、技術只是餐飲創業的開始,而要真正做好經營,后廚管理、市場定位、營銷宣傳…….方方面面都需要發力。
面對日益競爭的餐飲業,餐飲創業者或許更應該意識到餐飲創業的系統性。貿然入局,市場的浪潮只會把自己淹得血本無歸。
注:寇寇、阿良、若清均為化名。
延伸閱讀
創業6年,我把3家還不錯的面館全關了
開店生意不好,餐飲創業避免三月死?
餐飲創業失敗的人,到底犯了什么錯?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