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柑價格飆升8倍 全被奶茶店買走了


    中國飲品快報

    一股“油柑風”已然迅速卷起。


    by Kuaibao

    廣東潮汕,5月正午的陽光非常火辣,與油柑這種當地特色水果在市場上走俏的行情一樣。

    從深圳市區出發,1.5小時高鐵到達普寧,再輾轉小車走40分鐘的村道,一片油柑果園便出現在眼前。

    “沒有可以采摘的油柑了,下一季結果后的價格要根據行情來定,但已有很多商家提前預定。”5月28日,潮汕本地多名果農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火爆的源頭來自數百公里之外的茶飲品牌們開發的新產品。

    油柑,從前僅在潮汕等華南地區小規模栽種、小范圍食用,如今因為新茶飲企業們的“翻牌”,搖身一變成網紅茶飲品類,直接導致供不應求,價格飆漲。

    油柑成本價從去年的不到5元/斤暴漲到40元/斤,哪怕用全部力氣也頂不住了,面對競爭對手百萬級的收購,只能忍痛下架部分的油柑產品。”5月中旬,深圳本土品牌混果汁甚至在公眾號發文透露,原產地潮汕的油柑已經“告急”,面臨隨時斷貨的風險。

    一顆油柑引發茶飲行業狂歡。

    奈雪的茶、喜茶等多家頭部品牌紛紛推出系列油柑茶產品,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相關網紅博主的自制油柑茶測評成為風潮。 

    “自今年3月份開始,油柑就出現缺貨現象了,期間經歷了多方面的擠壓、爭奪和哄抬。”5月17日,混果汁品牌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一場由油柑帶來的市場熱度,爆發得猝不及防。

    新式茶飲從爭奪資本到搶占貨源,陷入一場新的“內卷”游戲。

    01PART  ——

    果農:

    “油柑都被奶茶店老板買走了”

    距離廣深數百公里外的潮汕,正在感受這一場油柑的風暴。

    “現在基本上就一兩個果農有,所以價格炒上天。”5月18日,一位潮汕本地水果批發商家張勵(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5月以來,油柑已經斷貨很久,很多本地人都吃不到。

    “有一些承包商囤貨掙了幾十倍的價格,但是不散賣,而是賣給企業或者老客戶。”張勵表示,自己拿到的油柑,除了自己家果園散種的,還有一些收購自本地小果農。“就算現在提前預定下一批油柑,價格也不能確定,得根據到時候的行情。”

    “新晉網紅”油柑,由于耐旱耐瘠,適應性強,在沙質壤土、土層淺薄瘦瘠的環境下均能正常生長,種植或打理上并不難。但即便如此,油柑哪怕在有食用習慣的潮汕地區也屬于小眾水果,產量遠遠低于荔枝、龍眼等。

    據混果汁多方調研提供的數據,2020年國內油柑全年產量4000~5000萬斤。相比之下,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荔枝預計投產面積為810.46萬畝,其中廣東投產面積為394.91萬畝,產量128.80萬噸。兩者并無可比性。

    除了產量小、不成規模之外,潮汕本地種植油柑的果園也十分分散。5月18日至20日,時代周報記者走訪揭陽普寧云落鎮、惠來縣鰲江鎮,實地了解到,多數種植油柑的果農果園規模并不大,更多是當地村民自家散種。 

    其中,位于揭陽市惠來縣西南部的鰲江鎮,屬于純農業鎮,主要以生產農作物為主,地理位置較為偏僻,然而就在這里,一場有關油柑的爭奪戰打得正酣。

    “油柑是全年掛果的,只要管理得好不去采摘,可以在樹上掛很久。”5月19日,揭陽惠來縣的本地果農賴叔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種植油柑的成本很低,但是在行情火爆之前,本地果農只不過是把油柑當成“順手”種植的水果,不至于會缺貨

    賴叔的果園有十多畝地,種植接近400棵油柑樹,按照一顆油柑樹產量100斤、一年結兩次果計算,400棵油柑樹正常的產量在每年8萬斤左右。賴叔透露,種植油柑需要三年的成長期,而他所種植的甜油柑品類,屬于新品種,正式引入到國內也就接近6年時間。

    不成規模的產量跟不上油柑“紅得發紫”的熱度,油柑價格更跟隨行情不斷上漲。

    “今年油柑賣出去價格在25元/斤左右,往年賣出的價格最多是在8元/斤,更低一點2—4元/斤都有。”5月18日,潮汕揭陽本地果農張志(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因為行情火爆,今年收工早,4月份之前果園里的油柑基本上就被收光了。

      潮汕揭陽某油柑果園(時代周報記者攝)

    張志只知道是在廣州、深圳做奶茶生意的老板們買走了,但是最終做成什么油柑產品,他并不清楚。“今年勢頭好的話,打算再多種一些,農民都是看著行情來的。”張志說道。

    “有一家果園,有外地老板直接每年給100萬元承包,油柑隨便摘。”5月19日,一位經常與潮汕本地果園打交道的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很多果農因為種植油柑,收入比之前高了不少,如今很多本地人都想著隨便種一點,好賣出去。

    “按現在的行情,一棵能夠結100顆油柑的樹,最少可以賺1000元,也就是3年種植成長期過了,一年就能回本,甚至得到不錯的收益。”上述人士透露,有些果農有十幾畝地用于種植油柑的話,一年收益在60—80萬元不等。

    5月25日,時代周報記者從淘寶、閑魚上發現,一些商家掛出的油柑價格甚至高達50元/斤,發貨地均為潮汕。其中,一名商家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50元/斤,購買2斤才可以包郵。

    02PART  ——

    茶飲企業:

    油柑產品躍升銷量TOP1

    “沒想明白油柑是怎么從潮汕‘出圈’的。”土生土長的潮汕人謝琳(化名)是油柑重度愛好者,5月24日,她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油柑是每一個潮汕人從小吃到大的水果,但是僅在潮汕地區流行,此前未被外地人接受。

    關于油柑的味道,謝琳將其形容為,外地人吃第一口或許會忍不住想要吐掉,但是只要堅持吃下去,就會發現口感在苦澀之余,會有清甜的回甘,“越嚼越上頭。”謝琳形容道。

    事實上,早在2019年,就陸續有華南本地的茶飲品牌將油柑調制為水果茶,包括茶力的小怪獸、混果汁、野萃山、星滿杯等品牌,均有油柑類飲品。如今,除了各大頭部品牌紛紛推出油柑產品,在深圳街邊小店、餐飲店都能看見油柑茶的身影,油柑茶成為2021年新式茶飲行業“爆款”。

    3月23日,奈雪的茶推出新品——霸氣玉油柑,宣稱“用66顆油柑榨一杯,3秒微澀,5秒回甘”。隨之,這款油柑茶飲上架后銷量急速攀升,一度成為銷量最高的爆款。

    5月26日,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截至目前,霸氣玉油柑在奈雪茶飲產品中的銷量占比已超過20%,躍升產品銷量TOP1,超越常年銷量榜首的霸氣芝士草莓。

    油柑迅速成功出圈,還不僅僅局限于珠三角地區。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表示,油柑商品銷售量前十區域中,除去珠三角地區一帶,北京、上海、西安、武漢、南京等國內多個城市均有上榜。

    “任何一款產品,只要抓對用戶需求,就會保持熱度。”上述負責人表示,奈雪的茶誕生于廣東,油柑這種極具代表性的小眾鮮果,是對家鄉味道的深度挖掘,也是對國內特色多元飲食的探索。

    油柑成為茶飲“頭牌”產品,另一頭部品牌喜茶也加入陣營。

    5月17日,喜茶一口氣推出三款油柑產品,分別為“雙榨楊桃油柑”“王榨油柑”“雙榨橄欖油柑”,但限定北上廣深以及潮汕區域上線。為了迅速吸引熱度搶占市場,喜茶甚至聯合清潔產品品牌威猛先生,主打結合“去油功效”的營銷賣點。

    “喜茶油柑系列新品所使用的油柑鮮果,本身就具有去油解膩、生津止渴等功能,與威猛先生主打的廚房清潔去油污等功能,具有內在的契合性。”5月27日,喜茶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目前市面上各家油柑類飲品中,一杯油柑類飲品價格基本在20~35元不等,在包裝上看沒有太大差別,更多是混合不同的清茶或水果搭配進行差異化的產品區分。或許正是各式水果與茶類搭配多樣,各大社交平臺也開啟了對各式油柑茶的測評熱潮。

    “從3月開始,油柑茶就突然變成了新寵兒。”混果汁相關負責人回憶道,很多社交平臺上的網紅、消費者都在做測評,比如誰的好喝,誰的果味濃,誰有回甘。

    一股“油柑風”已然迅速卷起。

    5月30日,時代周報記者在多個社交平臺發現,有關各家品牌油柑飲品的測評層出不窮,除了網紅 KOL、商家,眾多消費者也自發加入評測,甚至發布自制油柑茶教學。小紅書上,有關油柑的筆記已經超過1萬多篇,話題涵蓋功效解答、親身測評、自制教程等。

    03PART  ——

    行業:

    新一輪內卷襲來

    油柑爆火背后,體現出行業追逐爆款的群像。

    “茶飲行業在產品創新方面‘跟風’的現象由來已久,現在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并沒有那么高,當有新的網紅產品出現后,都很樂于嘗試。”5月27日,餐飲行業分析師、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師林岳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行業充分競爭其實才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用戶也才能真的獲益。”5月26日,混果汁創始人程向東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似乎印證了每個行業的發展規律,在經過高速發展的時間后,創新變得無比珍貴和稀有。

    《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

    2017—2019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從442億元攀升至978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83.15%;門店數量從25萬家擴展至50萬家。2020年,國內新式茶飲行業已經邁入數字化3.0階段,預計2021年預計增至1102億元,門店數量將突破55萬家。


    中小品牌廣布門店,是各方資本的紛紛涌入。天眼查數據顯示,國內新式茶飲賽道中有百余個品牌曾產生超200起的融資事件。截至目前,2021年該賽道已發生近十余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8億元。

    行業高歌猛進,資本快速入局的同時,也在迅速出局。根據奶茶行業協會數據,2019年全國有近2萬家奶茶加盟店倒閉關門,經營時間多數沒有超過1年。前瞻產業數據透露,截至2020年6月,中國茶飲門店數量約48萬家左右,較2019年底減少2萬家。

    在規模激戰與市場競爭中,新式茶飲從爭奪資本到搶占貨源,無可避免地陷入一場新的“內卷”。

    “茶飲行業搶占貨源和爭奪資本的本質相同,出于利益驅動,這種‘內卷’一時半會不會消失。”林岳認為,可能最終勝出的是有規模化、有體量的茶飲品牌,中小品牌需要思考更多出路。

    在程向東看來,行業嚴重內卷,影響的不僅是創新的發生,品牌個性的喪失,更多的是一杯“好產品”的交付。

    “在內卷的洪流中,任何中小品牌都是被裹挾的,在這種狀態中,只能首先保持獨立清醒,思考如何在洪流里保持游泳的本領,做不被洪流卷走的人。”混果汁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


    原創首發:猛犸工作室(ID:MENGMASHENDU)

    原文標題:《潮汕油柑缺貨價格飆漲8倍:新茶飲追爆款,從搶資本到搶貨源》

    作者: 涂夢瑩,(時代周報記者劉婷對此文亦有貢獻)

    ARTICLE 

    文章

    涂夢瑩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32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2日 11:05
    下一篇 2021年6月2日 17: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