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注冊企業多了2000家,牛雜品類火了?不,你被騙了!

    溫馨提示:本文約4405字,燒腦時間13分鐘,筷玩思維記者陳敘杰發于北京。

    近期各大媒體傳出了一個聲音:牛雜品類火起來了!
    真相呢?牛雜真的火了嗎?據數據顯示,2015年,牛雜新注冊企業數為2479家,2020年,即使在疫情的影響下,有關牛雜的新注冊企業數居然達到了4220家,如果單看這期間的增長,短短五年間,牛雜的新注冊企業數幾乎翻了一倍,增長近2000家。
    且不論牛雜火了沒火,對于任何一個品類,一旦它被人評價火了,入局者反而得更加慎重,比如2017年的酸菜魚米飯、2018年的小龍蝦、2019年的奶茶,再比如2020年確實火的一塌糊涂的螺螄粉,我們今天再去看那些新開業的螺螄粉門店,其實大多的生意也非常一般。
    歷史總是告訴我們:一個品類越火,不懂這個品類的人越是得避開。
    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對于牛雜這個品類,火沒火倒不是重要的,理清它的品類根本才是核心。

    牛雜品類突然火起來了?你被騙了!
    說牛雜火了,這其實是耍了一些數據統計方面的小心思。
    1)、從數據來看,牛雜品類的火,其實是虛火
    從2015年到2017年,牛雜新注冊企業年均增長數為331.5家;從2015年到2020年,牛雜新注冊企業年均增長數為348.2家;至于中間出現的小波動,主要是因為新注冊數從2017年到2018年滯緩了200家,把這個數據帶到2019和2020年,我們就會發現,總數據值其實是均衡的。

    圖注:趨勢與實際處于均衡的狀態

    這意味著,牛雜品類其實根本就沒有火起來,它的增長率是“平”的。但如果用年均增長線性值來對比平均增長值的話,我們就能看到牛雜的實際增長甚至是下降的(可能有疫情方面的相關原因)。

    圖注:虛線為實際增長趨勢線、橙線為平均增長線、藍線為實際增長線,后兩者都低于趨勢線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從大環境來看,2015年和2020年還是有差異的,其中出了不少品牌維權事件,如鮑師傅、鹿角戲/鹿角巷、答案茶、茶顏悅色/茶顏觀色等商標糾紛,雖然沒有確

    的統計數據,但我們也可以確定越是后期的創業者,他們對于品牌方
    面法律法規的重要性也越關注。
    再看其余波動因素,牛雜更多屬于小吃,在2015年的時候,新創業者開牛雜店大概是“裸開”或者簡單擺個小攤,到了2020年,這時候的創業者基本會先注冊再開店,路邊攤的從業者也逐步走進了商鋪(和城市治理有關)。
    由此可見,如果帶入全部因素,牛雜的實際趨勢其實是明升暗降的。
    2)、牛雜品類的增長并非實火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惑,2020年牛雜新注冊企業數比2015年多了1741家,增長率達到了41%,這難道不算增長嗎?(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上文的評估僅提到了新注冊率,但并沒有提到閉店率,單談增長而不看閉店率,這基本屬于統計流氓,由于我們沒有拿到閉店的數據,所以也略過對于閉店數據的綜合評估)
    我們來對比大數據,2015年我國餐飲業門店數為5074852家(約507萬家),2020年我國餐飲業門店數為9116183家(約911萬家),相較增長數為404萬家,增長率達到了44%。雖然兩組數據的對比邏輯并不成立,但從中也可見牛雜品類的火根本就是虛火。
    再來看品牌,目前牛雜品類超過一百家店的品牌一共有4家,分別是孺子牛雜、阿婆牛雜、古樂牛香牛雜火鍋、半城外牛雜火鍋,它們基本都是2015年之前的“老品牌”。可見2015年至今并沒有跑出真正強勢的新牛雜品牌。

    牛雜品類具體是什么情況?
    當然,我們花了這么大的文章篇幅并不是為了說明牛雜品類有問題,數據僅僅是表面,我們還得深入其中才能對牛雜品類做出真正客觀的評價。
    牛雜又稱為牛雜碎,是牛肚(包含百葉、毛肚、牛雙胘等)、牛腰、牛心、牛肺、牛粉腸等內臟做成的廣東小吃(并不僅限于廣東),它包括鹵水牛雜、牛雜火鍋、蘿卜牛雜、牛雜面、牛雜蓋飯等,其中多以牛雜小吃為主,類似于便利店的關東煮。
    1)、以門店呈現看牛雜,從快餐到正餐、從小吃到火鍋,可謂一應俱全
    門店數達到302家的孺子牛雜成立于2011年,門店主要產品有純牛雜大雜燴、蘿卜牛雜、牛雜米粉、牛雜面、牛腩、牛肉丸等,其人均客單價在10-25元左右。發展至今,孺子牛雜經歷了三個變化,其一是從小吃檔口升級到主食餐廳,其二是從專賣牛雜升級到了經營牛肉食品,其三是從單一的走街消費升級為堂食、外賣的綜合體驗。
    阿婆牛雜的門店數達到了240家,門店同樣集中在廣東。2020年,阿婆牛雜的新開門店數超過了100家,門店產品除了牛腩、牛雜以外,還加入了咖喱魚蛋和可添加素食(類似關東煮),門店提供堂食、外賣、外帶,人均客單價在30元左右。
    兩廣牛雜的門店數為66家,門店主要位于江浙滬,與阿婆牛雜、孺子牛雜的快餐模式不同,兩廣牛雜將牛雜做成了牛雜煲,產品同樣是牛雜面、牛雜蓋飯、牛雜煲等,此外還加入了潮汕蝦球、咖喱魚蛋等小吃。從定位來看,阿婆牛雜和孺子牛雜的牛雜還帶著輕小吃屬性,而兩廣牛雜則是把牛雜做重,進而做成了正餐消費,不過兩廣牛雜的人均也僅是在30元左右。
    牛小灶成立于2014年,門店主要位于廣州。牛小灶的產品是比兩廣牛雜更進一步的正餐牛雜煲,人均達到了70元。

    從差異來看,牛小灶還推出了咖喱牛雜煲、咖喱牛腩煲、牛尾牛雜煲等,顧客消費時可以加入土豆、金針菇等配菜。其門店主要以堂食為主,也有顧客評價略牛小灶的產品遜于牛雜火鍋(這可能是牛小灶發展速度過慢的原因之一,其門店數不到30家)。
    大鼓牛雜是大鼓米線的新品牌,門店主要位于上海,消費方式類似于牛小灶,同樣是牛雜煲的形式,但大鼓牛雜的人均波動較大,覆蓋了30-80元的消費區間,在牛雜之外,門店還提供牛肉粉、清湯面等非牛雜產品。
    古樂牛香牛雜火鍋、半城外牛雜火鍋,它們用牛雜鍋作為鍋底,再燙入火鍋食材,這種方式完全將牛雜變成了火鍋。具體來看,古樂牛香除了鍋底是牛雜鍋,其余則和一般火鍋店區別不大;半城外則是將牛雜變成了一個點綴,鍋底方面除了牛雜鍋,門店還提供鴛鴦鍋、番茄鍋、川鍋等常規火鍋鍋底;兩者的人均消費均在80元左右。
    2)、牛雜品類具有成熟的全國性優勢
    牛雜能進入高端餐飲么?在上海人均達到1000元的潮汕菜菁禧薈餐廳就有一道牛雜菜品,它被歸為小菜,一份牛雜煲售價為98元;在人均390元的港式火鍋入圍煮餐廳,它的牛雜鍋售價則為198元。即使翻看了其它的高檔餐廳,大多牛雜菜品的售價基本不會超過200元。
    但大家看到這里,可別認為牛雜就是純粵菜,在北京金融街,有一家人均達到300-600元的芙蓉無雙榮派湘菜,它店里就有沙煲牛雜,且并不是一道改良湘菜;入選北京米其林的湘愛餐廳也推出了售價128元的資水牛雜鍋;再看人均達到250元的御仙都·北京菜館,這一家被評為正宗京味的北京菜餐廳也有牛雜這道菜品。

    即使是遠離廣州4000多公里的烏魯木齊,在這座遠廣城市,無論是外來的潮汕牛肉火鍋、四川火鍋,又或者是營業多年的當地餐廳,我們都能找到牛雜這個菜品。
    在筷玩思維看來,一道菜的成功不在于當地人有多擁護它,而在于它到了別的地方還能不能被異地人接受且喜愛。這一點,牛雜顯然做到了。
    通過第一部分,我們從數據的角度看到了牛雜的實際發展情況,數據告訴我們,牛雜根本就沒有火起來的跡象;通過第二部分,我們從市場的角度看到了牛雜的消費呈現,市場告訴我們,牛雜雖然沒有火,但它天然具備火的潛力。到此,我們就可以進入本篇文章的第三部分、一起來探討牛雜品類的發展實情。
    有沒有必要去開一家牛雜專門店?
    牛雜品類沒有火,但具有火的潛力。這個評價如何呢?
    回到2017年,此時的酸菜魚米飯餐廳、小龍蝦餐廳不僅確確實實有火的潛力,它們還確確實實火了,但到了2021年,局勢就很明朗了,今天的從業者十有八九不會再去開酸菜魚米飯餐廳,更不會去開單品小龍蝦餐廳,有些老板甚至認為,開小龍蝦餐廳、開酸菜魚餐廳,這樣的想法最好都不要有。
    那么,小龍蝦餐廳、酸菜魚米飯餐廳的增長停滯了么?并沒有,它們換了一個存在方式,從一家餐廳變成一道菜,然后進入了各個消費場景繼續發揮熱度,如通過零售化進入家庭、超市、其它餐廳等。

    歷史告訴餐飲人,你如何對一道菜、如何思考一家餐廳,這決定了你的未來。
    比如說牛雜是一道菜還是一家餐廳?牛雜的未來是零售還是餐飲?牛雜是本地的生意還是全國的生意?
    1)、牛雜是一道菜還是一家餐廳?
    有業內人士認為,牛雜是一個新興品類,開店規模可大可小,從早餐的牛雜粉和湯到中餐的粉面飯,再到晚餐的干鍋和火鍋,牛雜店都可實現全天候經營。言外之意是,請從業者像2017年進入酸菜魚米飯、像2018年進入小龍蝦餐廳一樣涉足牛雜吧!
    人們很容易被這樣的簡單分析遮蔽了大腦,比如說你開了一家牛雜面餐廳,你投入的是全部,你也只會做牛雜面,但如果牛雜面真的火起來了,其它面館直接推出一個牛雜面單品就把你的消費必要性打沒了。
    要謹防廣告遮蔽效應,那些說牛雜好做的,一般是在靠賣牛雜產品賺錢的。不要因為一個事情有利益而去做,不僅要想想自己是否擅長,也要想想市場在未來是否還需要這個模式,更要想想你的商業模式是否可以構建穩固的護城河。
    2)、牛雜是零售還是餐飲?
    牛雜品類的連鎖化率為什么這么低?有牛雜從業者表示,牛雜的食材處理極為麻煩,每家牛雜店的調味方式也各不相同,這也是大多牛雜店開不了連鎖的原因之一。連鎖品牌門店大多用的是冷鏈冰鮮牛雜,受訪者表示,冰鮮固然方便,但味道就差很多了,需要用更多的調味品去掩蓋牛雜的腥味。

    如果我們將時間拉長,牛雜冰鮮化會是一個必然趨勢,也就是說,牛雜連鎖化率會越來越高,而牛雜也會越來越“不好吃”。當餐飲變成了零售,從表面看效率是提高了,但長遠看這對于牛雜品類并不是一件好事兒。
    越高的效率、越高的連鎖化率是表面優勢,但如果味道下降了,它同樣會帶來市場容量及消費需求的下降,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發展悖論。
    3)、牛雜是本地的生意還是全國的生意?
    牛雜“火起來”的時候,業內有人在擔憂牛雜供應鏈,擔心牛雜再增個幾千家,到時候供不應求必然推動牛雜食材漲價。比如小龍蝦就是典型案例,但小龍蝦不只供于餐飲,一些零食工廠也在和蝦農訂貨,更有一些蝦商去搶貨然后再賣給餐飲人,效率越來越低、流程越來越繁雜,這自然導致產品供應價格的不穩定。
    我們要明白的是,牛雜并不具備小龍蝦那般八面玲瓏的商業價值,比如小龍蝦菜品有小龍蝦水餃和小龍蝦比薩,但當下還沒有牛雜水餃和牛雜比薩,如果牛雜品類真到了供應價格影響銷售價格時,這也意味著牛雜品類即將衰亡。
    回到餐廳端,如果牛雜品類要做全國品牌,最好是將它當成一道菜,而不是去開一家牛雜專門店,這是牛雜品類在全國發展的實際情況。任何一個從業者要賺的永遠不是當下的錢,而是從當下到未來全時間線產生的可持續經濟價值。
    2021版筷玩思維內容營銷(廣告投放)執行報價已于1月1日正式施行,有廣告投放和內容營銷需求的客戶可與宋女士(微信:kwthink2016)
    具體洽談和溝通,期待與您攜手共贏。
    官宣:筷玩思維啟用“筷幫”品牌,正式推出會員成長體系。筷幫是什么?筷幫是筷玩思維面向全平臺累計300余萬粉絲推出的以資源導入為核心的會員服務品牌,旨在借助一系列的專屬組合特權與您建立更長期的雙贏關系,全方位提升和豐富您在筷玩思維全體系內可享受到的陪伴式成長體驗。
    喜大普奔、限時特惠!現在成為筷玩思維會員僅需298元/年,太劃算啦!!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購買“筷玩思維成長會員”吧,無筷幫、不老鐵!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25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29日 11:05
    下一篇 2021年6月29日 11: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