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餐飲:解封,不等于復蘇!

    疫情過境,一片兒狼藉。

    6月27日下午,廣州市荔灣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關于恢復荔灣北片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活動的通告》。在廣東連續多天無本土確診新增后,廣州的餐飲機構距迎來光明又近了一步。

    解封了,開放堂食了,等待餐廳的又是什么?
    報復性消費嗎?
    想多了!
    幾乎整個6月,廣州都在接連封閉,陸續解封的日子中度過,餐飲業更是艱難度日。
    6月15日,在各區封閉半月左右的時候,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其官方微信上發布了一封《社會請援呼吁書》(現已刪除),“呼吁書”中提到,協會連續兩周開展問卷調查,在樣本餐企中,近9成營收同比下降50%以上,近5成下降80%以上。超過9成的樣本企業面臨員工薪酬發放困難的境況,超85%的樣本企業稱難以承受房租壓力……疫情反撲,廣州餐飲遭遇精準打擊。
    熬過了舉步維艱的封閉期,解封了,就等于復蘇了嗎?還遠沒有。從2020年疫情常態化防控至今,第一次全國抗疫與不斷的小范圍反撲的抗疫經驗告訴我們,解封后,迎來的不是報復性消費,而是隨之而來的蕭條與等待!
    在一則關于廣州解封,“一起飲早茶”的報道下,網友“爭”得熱火朝天。有人認為解封了就可以出去“飲早茶”了,但還有相當一部分網友認為,“有待持續觀察”。疫情防控常態化環境下,人們的安全意識已經全面提升,面對變異的病毒,人們更草木皆兵。解封初始,更多人的態度是“持續觀望”,而非“立即消費”。
    同時,針對解封后的餐飲業,政府給予了明確的指導意見。在各區的解封公告中,均提及以下內容:
    1、消殺
    恢復堂食服務前,必須全面對營業場所、設備設施、餐飲用具、食品儲存場所等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
    2、公勺公筷
    在經營期間,餐飲服務要提供公勺公筷,且每桌用餐人數不超過10人。每天做好餐廳清潔與通風消毒。
    3、員工健康監測

    促員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從業人員需持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上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嚴禁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的員工上崗。

    28日晚間,位于番禺區的一家烤肉店上座率不足60%,不復往日的人聲鼎沸。老板表示:“顧客‘自覺’隔席而坐”。老板對這種情況感到“欣慰又無奈”,欣慰的是人們用餐的安全性提升;無奈的是,這種“自覺”的背后,事實上是人們的“小心翼翼”,是對就餐安全的“試探”。
    “已經做好了再挺一段時間的準備……不知道要挺多久,不知道能不能挺過去……”烤肉店老板或許說出了大多數廣州餐廳老板的心聲。直到顧客摘下了口罩在餐廳里高談闊語,服務人員與顧客可以隨意接觸的時候,才是餐飲業真正走出疫情陰霾,重現勃勃生機的時候。
    靠外賣救命?
    外賣只能“續命”!
    疫情常態化環境下,外賣被捧上了“神壇”,大量依靠外賣成功自救的案例接踵而來。
    針對廣州疫情,美團和餓了么也相繼宣布啟動專項扶持計劃。美團在廣州啟動5000萬專項扶持資金,并給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優質餐飲外賣商戶相應的新費率折扣優惠,至少一個月的歇業保護期;以及一定的補貼扶持與資源傾斜等。餓了么在廣州啟動每月5500萬元的專項扶持計劃,并承諾給全市所有上線餐飲企業單位提供專享費率減免,給予到店團購產品定制優惠費率,給予額外一個月的免費運營專家服務等。
    美團和餓了么的扶持為廣州的商家帶來一絲安慰。但是,對于更多餐廳來說,外賣并不是自救的“靈丹妙藥”。相對于堂食損失,“外賣營收只是杯水車薪”,這才是疫情下外賣自救的真實現狀。
    在2020年初全民居家時期,大龍燚、馬路邊邊、小龍坎、海底撈,甚至巴奴、太二等都加大外賣運營;麥當勞中國CEO、必勝客總經理上陣推廣生鮮外賣;全聚德、便宜坊、西貝等運營線上提升營收,均取得一定的成效。
    與大型連鎖餐企相比,中小餐企在私域流量、平臺議價、外賣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實力懸殊,這導致很多連鎖餐企的外賣模型并不適用中小餐企。對于這些餐廳,外賣或可保證餐廳“不斷糧”,但想要依賴外賣成功自救,很難。這就倒逼商家在盡力增加外賣營收的同時,還要做好其他相關的對策。

    正視!
    是它們拖垮了餐廳!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歷了長達1年半的抗疫。大量倒下去的餐廳早該是我們敲響的警鐘,如何盡可能地提升餐廳的抗風險能力,讓餐廳能夠有能力“挺”過每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反撲。在這里,我們從幾個最先拖垮餐廳的維度來分析。
    1、現金流
    現金流=餐廳生命,疫情封閉,現金流斷節,對于餐廳的影響是致命的。
    西貝莜面村曾公開叫苦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而身邊很多中小餐企的現金流,則撐不過兩個月,甚至一個月。
    在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調查的樣本中,廣州餐飲封閉不到1個月的時間,員工薪酬與房租就已經成為難題。“這個月的收入用于下個月的成本,而后略有盈余,已經成為一種運營常態”,一位餐飲老板如是說,“不要說滿足運營三個月的現金儲備,一個月都不行。”
    這些餐廳中,很多不是沒有能力儲備現金,而是沒有“習慣”。所以,當疫情反撲這種“概率性事件”發生,才會措手不及。
    2、食材供應
    廣州疫情期間,一些日料餐廳因為供應問題出現多款餐品“售罄”的情況。
    疫情環境下,物流、食材安全監測等均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帶給餐飲業的影響,便是不穩定的食材供應。特別是針對一些隨機采購的餐廳來說,食材供應更是會因疫情反撲成為大問題。
    從現在開始,特別是中小餐企,或需要重新思考食材供應,重塑更穩定、更優化的供應鏈,以弱化突發情況下因食材供應對餐廳可能產生的影響。
    3、政策解讀與遵守
    6月10日前,在番禺區針對疫情防控的突擊檢查中,有39家餐飲單位因拒不執行暫停堂食規定受到處罰。
    疫情當前,遵守疫情防控規定,是餐飲運營的底線。如若觸碰底線,輕則受罰,重則品牌口碑受到影響。如果因為違反規定而產生感染病例,那餐廳就會瞬間淪為“千古罪人”,受人所唾棄。無論是哪一種,都得不償失。
    愈在此時,餐廳愈需要以大局為重。不顧大局者,或失大利。

    不盲目悲觀,也不盲目樂觀,才是當下廣州餐廳面對疫情的正確態度。

    目前,廣州疫情防控整體向好,餐飲業也迎來復蘇期。
    始終堅信,我們同心抗疫,終會迎來勝利;
    餐飲業也終將走出寒冬,迎來熱烈炎夏,重現該有熱鬧煙火氣。

    餐飲人,加油!
    點擊關注餐飲界視頻號
    每天呈現最新餐飲資訊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由餐飲界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27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29日 17:10
    下一篇 2021年6月29日 17: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