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來嘴里像放鞭炮,噼里啪啦”,是小紅書網友對這款小料的評價。 近段時間,一款被叫做“爆爆珠”(也有爆爆彈、雪精靈的叫法,以下統稱爆爆珠)的小料在小紅書平臺受到推薦,單篇筆記有近10萬點贊、2000多條詢問評論。幾篇高流量筆記,已有超20萬點贊。 由于許多茶飲店都還未上架,甚至引來網友到某寶買原料吃。 究竟是什么小料,讓消費者忍不住推薦,茶飲店卻沒有注意到? 這款爆爆珠小料,被推薦較多的款是將紅豆、青稞、黑米、燕麥等谷物包在一層透明的皮里。看起來晶瑩剔透、內里有料。咬下去,外層的皮破裂彈開,里面的谷物軟糯。吃一大口,確實會有噼里啪啦的脆彈感。 一種料提供兩種口感的滿足,以及口感變化帶來的驚喜,或許是這款小料被推薦的主要原因。 到門店探訪發現,有茶飲品牌已經在上架使用這個小料,如滬上阿姨的谷谷爆珠、一只酸奶牛的爆爆珠、雅克雅思的龍珠等。但整體來說,使用范圍及流行性并不算高。 值得注意的是,古茗在其最近上新的泡魯達產品中,新加入一款紅寶石小料,和爆爆珠類似,外面一層皮,但內部包裹的是荸薺,同時用天然莧菜汁染成紅色。 這款雙層的“料中料”爆爆珠,是如何做成的?會不會開啟一個做小料新思路?
據了解,這種“外面一層皮、里面有包裹物”的小料在茶飲業推出已有10余年。
但其最初的形態是液體爆爆珠,外層膜里包含果味汁,一口咬下去出現爆漿的口感。現在某寶上還有很多售賣,社交平臺也有體驗吃此類爆爆珠的視頻。
最近的升級變化是在2015年10月,肯德基上架一款爆爆薏仁馬蹄飲,馬蹄飲里加的爆爆薏仁就是有了固體內容物的小料。
太二酸菜魚推出的一款花椒奶茶里,也添加了紅豆爆珠。
在零售產品領域,花花牛酸奶中也添加有黑米爆珠作為小料。
到最近的古茗上架,是在此基礎上做里進一步改良,在爆爆珠加五谷的基礎上,古茗推出的是加荸薺,并增添了顏色。
據了解,爆爆珠內容物+外皮的實現,在制作上主要分2種:
一種是將紅豆、燕麥等內容物蒸熟后裹粉,再分散到海藻酸鈉汁(一種褐藻類的海帶或馬尾藻的提取物)中成型,形成薄膜,可以理解為“膠囊”。
這種做法出來的爆爆珠口感更“脆”,外形也晶瑩剔透。一般工廠生產完后,會放置在糖水保存液中常溫存放,到門店直接添加使用。
另一種是將紅豆、燕麥等選擇好的內容物直接放在木薯淀粉里滾動,包裹均勻,可以理解為“滾湯圓”的做法。
這種做法出來的爆爆珠口感更“Q彈”。一般工廠生產成類似珍珠的狀態,到門店冷凍,用之前需要煮。
整體來講,這兩種操作實現的技術難度都不高,但在國內目前規模性的生產廠家也并不多。
據了解,古茗上架紅寶石后,已經有多個品牌在詢問這款小料。再加上網友的極力推薦,爆爆珠有沒有流行的可能,茶飲店要不要上架?
先算筆成本帳:
在某寶上,同一家店鋪中,1kg寒天售價19.8元,900g紅豆、燕麥等谷物售價12.8元,900g谷物爆爆珠售價29.8元。
一種物質兩種用料加上工藝的復雜,讓加谷物的爆爆珠價格略高。從目前的門店出品看,品牌會選擇加價2~3元,額外添加在一杯飲品中。
爆爆珠出現至今10余年,隨著茶飲行業的發展,要被廣泛地使用,最該解決的是原料健康、有價值感的問題。現在賣爆爆珠有3種思路:
市場主流:爆爆珠+谷物
創意啟發:水果有沒有機會被“爆”?
在生產環節,爆爆珠要實現加水果類的內容物,需要挑選質感硬、汁水少的水果,水分多的軟性水果會出現水分難把控的問題。
價值延伸:與功能性物質的融合
將膠原蛋白胎等功能屬性元素與爆爆珠結合
,
是正在被研究的一種使用方法。
統籌|妮可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這篇文章來自咖門的朋友——飲力實驗室,聚焦飲品產品測評與分析。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離產品更近一步。
茶飲店低成本獲客實戰6講:
產品研發精選課合集: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