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ner熬贏了瑞幸,留不住“純粹”

      

      資本從來都不是咖啡的解藥。


    “火到連續一個禮拜都登不上小程序點單”,繼瑞幸的生椰拿鐵一度被喝到斷貨后,又一杯來自Manner的“熊貓咖啡”持續走紅,甚至有人稱愿意六點半早起只為了喝到一杯咖啡。
    這一杯由Manner和野獸派聯名推出的熊貓咖啡呈藍色、白色、咖啡色漸變,顏值高但價格不過20元,其背后的Manner,是一家中國本土的精品咖啡品牌。

    Manner在2015年時將第一家咖啡店開在了上海,期間不溫不火了三年,直到咖啡市場因為瑞幸火熱之后,才慢慢走到了大眾面前躋身為資本新貴。

    甚至,在6月字節投資之前,Manner的熱度跟它的門店一樣幾乎沒有突破上海。
    如今,在Manner身上,資本的風頭已經蓋過了咖啡本身。
     
    三年的時間里,Manner三年共完成五輪融資。其股東陣容包括“風投女王”徐新掌舵的今日資本、前老虎基金全球合伙人陳小紅發起成立的私募基金H capital、美團龍珠和字節跳動等。
     
    有頭部VC/PE加持,Manner從最初的兩平米檔口模式咖啡店逐漸走上規模化擴張的道路,目前全國范圍內有百余家門店,其又開始試水大店模式,新增了50平烘焙工坊與200平輕餐店的新店型。
     
    在市場依舊看好的咖啡賽道, Manner打響了名聲,又推出了新的門店模型、加速擴張,確實滿足了資本的期待。以前閑適時能喝上一口的小眾Manner,現在也成了一杯網紅咖啡。

     01

      Manner,無法繼續佛系

    2015年前后,我國咖啡行業剛邁入加速發展期,精品速溶咖啡、精品咖啡、自助咖啡機、咖啡小店、茶飲咖啡等各種咖啡模式并行發展。
     
    當時,韓玉龍與妻子陸劍霞在上海南陽路剛剛盤下了一個兩平方米的小檔口,走窗口式咖啡店的路線,不提供堂食也不提供外賣,消費者隨取隨走。

    壓低了租金和裝修成本后,Manner把咖啡售價定在10元-25元之間,如果消費者自帶杯子則立減5元,買咖啡豆自帶罐子立減18元。
     
    在韓玉龍“佛系”的經營理念里,Manner三年內只開出了3家門店。
    位于上海靜安區南陽路的Manner首家門店
    彼時市場上還不存在瑞幸,也不存在其他狂飆猛進、大力補貼的咖啡店,普普通通的Manner自然也沒有引起資本的關注。直到“風投女王”徐新以及她的今日資本入場。
     
    2018年初,徐新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星巴克的咖啡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嗎?那為什么你一喝咖啡就想到星巴克?因為你到處都可以看到它,所以開店是一個解決方案。”
    那時,與慢吞吞似蝸牛、也沒有明星創始團隊的Manner相比,瑞幸咖啡顯然更符合資本的商業邏輯——從2018年1月第一家店鋪開業,兩年的時間里瑞幸咖啡門店數量激增至近4000家,順利登陸資本市場只花了17個月的時間。
     
    當時主流的視野關注在瑞幸上,但徐新挑中了當時只有7家門店、面積僅有2-3平米的Manner。
    業內曾有傳言稱,徐新也看過其他品牌,她堅持用低價換增長的策略讓一些創業者很難贊同,2平米檔口模式、主打10-25元低價精品咖啡的Manner則比較符合徐新的理想模式。
    Manner的菜單
    徐新投資的風格在品牌發展上經常起到重要作用,當年投資京東時,徐新又給錢,又幫劉強東找人,投資Manner也是如此,Manner半年內的三輪融資也是由徐新親自主導完成,且未對外開放融資窗口,外界戲稱“這兩輪算是朋友圈融資”。

    有了今日資本的入場后,Manner開啟“融資-擴張”模式,陸續進入蘇州、成都、北京、深圳等一線及新一線城市,至今為止有百余家門店。
     
    但韓玉龍不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反而有著一股子天真。有一位早期曾采訪過韓玉龍的媒體人稱,他對咖啡館經營的理解很簡單,“選址唯一的標準就是降低成本,夠小,夠便宜,這樣我才能按15 塊的價格做起來”。
     
    或許從一開始,Manner就壓根沒想要和瑞幸走一樣的路線。只不過,隨著資本力量的加入,韓玉龍的想法注定泡湯。

     02

      難續理想之路

    韓玉龍曾把“我只想開一家純粹的咖啡館”寫進Manner的介紹里,在2018年瑞幸大肆擴張時,Manner還曾經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段文字:Manner,還是慢慢走吧,像個孩子一樣,不摔跤就好。我們還是想平安,長大,成人。
    這一段文字并沒有署名,但可以看出韓玉龍對一杯低價好咖啡的期待。一個咖啡圈內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初期門店所有豆子都是由韓玉龍親自烘焙——他確實把Manner看成自己的孩子。
    但恐怕沒有資本愿意等待這個“孩子”慢慢成長。
    前段時間,今日資本與徐新正式退出了Manner的隊列,有人稱今日資本并非主動退出,而是資方與Manner創始人韓玉龍產生經營上不可統一的矛盾。


    報道,創始人韓玉龍甚至表示,若今日資本不退出,他就再造一個相同定位的新品牌。
    Manner的拓店名單
    Manner如今想要找到新的投資人并不難。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曝光、補貼型玩家始終難逃虧損之后,投資人在Manner身上看到了更健康的瑞幸的影子。

    只是,事實證明,只要是資本,無論是誰,都很難允許咖啡過于純粹。即便徐新和今日資本離開,Manner依舊沒有停下“瑞幸化”的步伐。
     
    眼下Manner已經進入高速擴張期,今年計劃新開200家店,將總門店數提升至300家,并聚焦上海、北京、深圳三座城市,進一步在全國鋪開。

    除了加速擴張,Manner沒有停留在2平米的狹小店面模式里,而是將門店面積擴大到10平米左右。據了解,Manner有的店甚至與服裝店共享空間,大的也不過幾十平米,配上幾把簡單座椅。
    Manner漢光百貨店
    在門店升級上,Manner先是將門店升級到20—30平左右,隨后又啟動了50平門店并陸續新增烘焙工坊,以及輕餐店等超200平新店型。

    為了成功入駐高檔商場,Manner改變門店形象做出“旗艦店”,還加入了最高198元的精品手沖咖啡,一改廉價形象。
     
    門店的位置也變了,Manner走出兩平米的小檔口,開在了西單、大望路等高端商圈。“不是開在辦公樓下就是商場樓下,哪怕選擇開在商場,也會開在靠近辦公樓的地方”,有媒體曾采訪的Manner的門店運營員工稱。
     
    與之前純粹的窗口式咖啡店相比,Manner開始朝著瑞幸速度發展。
     
    此前有報道稱,韓玉龍曾經拒絕了有客人想一次性訂購30杯咖啡外賣的要求,他“不愿意為了賺這一筆快錢而損失掉品牌的信譽”。

    在他看來,咖啡是一種有機的飲品,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這樣一來原本醇香的咖啡就會變成了一杯酸苦的“藥水”。
    如今看來,這份“快錢”已經變成了資本開出的巨額支票,Manner不一定還能堅守住那份純粹。

     03

      殘存的純粹感

    Manner還保留了一定的“情懷”,作為處在規模化擴張期的“精品咖啡”,Manner的出品使用的是半自動咖啡機。

    與星巴克、瑞幸咖啡等使用全自動咖啡機相比,半自動咖啡機確實能做出更好喝一點的咖啡。
     
    據報道,Manner為此在人員培訓上花了很大價錢,咖啡師開的工資也不低,要比普通的咖啡店開的高1000-2000元。

    “Manner的小白咖啡師月薪5000元左右,熟手7000元-8000元,店長1萬。”Manner前員工曾告訴媒體。

    不僅給員工開高價,Manner有時還會與咖啡師簽訂競業協議,要求對方在離開后一年內不能在咖啡行業任職。此前,咖啡行業沒有競業協議一說。
     
    借助資本的力量,想要通過控制“人”來保證品牌的差異化的Manner短時間內自然不用在招人成本上犯愁,只是,半自動咖啡機做不到出品的穩定性和全國范圍內快速出品,這份殘存不多的“純粹”又能保留多久?
     
    Manner的崗位薪資
    此外,嚴格意義上來說,Manner不算精品咖啡。有媒體報道稱,Manner使用的豆子其實算不上“精品”,它只是用精品咖啡的概念,避免給消費者留下“低價=廉價”的印象。
     
    不過,在規模上來看,Manner遠遠趕不上瑞幸咖啡和便利店咖啡。
     
    Manner至今重點發力并且真正跑通的城市,只有上海。在全國范圍內Manner有136家門店里,上海占據了122家,占比近九成。

    據自媒體吳懟懟的報道,在上海的部分商場里,Manner甚至還會多店同開,這是沿用了星巴克一貫的手法,目的是為了排他。
     
    經過一年爬坡期之后,北京、深圳兩地門店已基本能夠穩定在日銷1萬元左右,但蘇州、成都的門店營業額則未能達到這一業績。

    小店模式尚且能盈利,但大店模式之下,原本的門店成本就得增加,對銷售單量的要求也會提高,Manner反而會失去單店盈利的可能。
     
    韓玉龍曾接受《行走的咖啡地圖》采訪時表示,“我們完全可以做一個中國自己的咖啡民族品牌”。可是,低價做規模的打法未必就是咖啡民族品牌的標準化打法。
     
    一杯熊貓咖啡一度在上海被哄搶到小程序崩潰,這一杯“純粹”的咖啡,魔都人民喝不到,魔都外的圍觀群眾盼不到。

    -END-
    來源 | 資本偵探 葛煜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資本無人問津,品類“銷聲匿跡”,第一品類中式米飯快餐怎么了?

    • 高瓴創投首次出手餐飲,五爺拌面半個月再獲A+輪投資

    • 24小時無人自助火鍋從火爆到遇冷!餐飲到底如何創新?

    • 喜茶放棄樂樂茶卻戰略入股Seesaw,咖啡賽道就這么誘人嗎?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40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25日 04:06
    下一篇 2021年7月25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